盘点史上的“中兴” 最后一次中兴止于甲午战争( 二 )


明朝:弘治中兴
明孝宗朱佑樘的“弘治中兴”是一个短暂的“治世” , 尽管存在诸多弊政 , 但是明孝宗宽厚仁和的政治品行、弘治朝君子众多、君臣关系融洽等政治特色却为这一朝带来了美誉 , 孝宗在位期间“更新庶政 , 言路大开” , 使成化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改观 。明孝宗励精图治 , 被誉为“中兴之令主” , 他在位期间 , 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富裕、天下小康 , 所以后世史学家称其为“弘治中兴” 。
清朝:同光中兴
中国进入一个特定时期 , 就是“同光中兴” , 历史书上也称为“封建社会的最后一次回光返照” 。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 , 形容清帝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 三千年未有之强敌” 。而“同光中兴” , 正是清帝国在这样复杂、凶险的环境中所探索出的一条新的道路 。虽然同治(爱新觉罗·载淳)、光绪(爱新觉罗·载湉)两位皇帝都未见得是什么英主 , 但把持着朝政的慈禧太后自是老谋深算 , 而贤王能臣如恭亲王、曾国藩、李鸿章、胡林翼、张之洞也尽心辅国 。从1864年(同治三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 一直到1894年(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 三十年间 , 国内基本安定 , 官僚求富求强 , “洋务运动”轰轰烈烈 , 西方技术、资金和人才得以引进 , 新式海陆军得以编练 , 一大批近代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 , 以及新式学校得以创办 , 留学生也不断被派遣到海外 。这一派中兴气象 , 在甲午战争后戛然而止 , 中国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