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为了当上老大都用了哪些卑鄙手段?

小时看《水浒》曾向同伴吹牛 , 说能把一百零八条好汉星宿浑号姓名一字不差背下来 , 结果把名单横竖看了几十遍也没背出 , 倒是这名单看得多了却看出点讲究来 。
中国人从骨子里看重等级排序 , 家族有长幼辈份的排序 , 年老也成为资本 , 政府有官阶大小 , 官大一级更能压死人 。俗话说“人上一百 , 形形色色” , 梁山上一百单八条好汉 , 来自天南地北 , 出于各行各业 , 忠义堂便是一个缩小了的红尘世界 , 自然少不得也要分分资历等级 , 谁在前谁在后 , 这不能含糊 , 唤作“排座次” 。
以幼时童稚思维 , 觉得排座次很简单:比本事 。本事大的坐前 , 本事小的靠后 。至于是什么“本事” , 自然就是武艺 , 武艺不好还能叫“英雄好汉”?但是这个答案明显站不住脚 , 宋江座次第一 , 可梁山上武艺比宋江好的一大把;卢俊义武艺最好 , 可宋江要遵照晁盖遗言立卢俊义为寨主时却遭到一致反对 , 可见座次不是按武艺高低排的 。
座次是一定要排的 , 而且一定要排得大家 , 至少是大多数人认可 , 不然好汉们一不乐意自家人翻脸可不得了 。自从“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 咱先不说石碣是真是假 , 座次是民主选举还是少数人内定 , 总之此后梁山内部和谐稳定 , 没人搞分裂内讧 , 那么说明这个座次的排法能够被大多数好汉认可 。而一百零八条好汉中各种阶层的人都有 , 《水浒传》的读者更是难以计数 。由此放大点说 , 这个座次排名能够被大多数中国人认可 。那么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座次前后、地位高低是由什么决定的?且来玩味一下这份好汉座次 。
老大的本事
前面说了 , 单纯的想法是认为本事大的座次在前 , 那么老大的座次最前 , 该有最大的本事 。但小时对这个问题着实想不通:宋江有什么本事 , 使得那么多本事比他大的都服他做老大?那就慢慢梳理一下 , 看看宋江到底有什么本事 。
先看宋江的武艺 , 宋江第一次出场时是这样介绍的:“更兼爱习枪奉 , 学得武艺多般” 。照这看宋江会武 , 但这“多般武艺”是强是弱?全书含糊其词 , 每到宋江有动武机会时都有人替他打 。仔细比较一下宋江的几次动武机会 , 不是“酥软了”就是“抱作一团” , 或是“下跪求饶”“拍马而走” , 可见宋江那点武艺全不中用 。不过有一次例外 , 在揭阳镇上 , 宋江赏了卖艺的薛永五两银子 , 恼了地头蛇穆春 , 要找宋江晦气 。“那大汉提起双拳 , 劈脸打来 。宋江躲个过 。大汉又赶入一步来 , 宋江却待要和他放对” , 这是宋江表现得最勇敢的一次 , 不但没求饶 , 躲过了双拳 , 还敢“放对” 。可惜这么难得一次机会让薛永搅了 , 宋江还是没能展示一下实力 。
不过可以分析一下 , 宋江敢和穆春“放对” , 定是觉得有点把握 , 遇到别的对手就没这么勇敢了 , 那是估计自己白给 , 不如直接求饶 。据此推断宋江的武艺大致和穆春相当 , 穆春的武艺怎么样?紧接着后文书中“只见那个使棒的教头 , 从人背后赶将来 , 一只手揪这那大汉头巾 , 一只手提住腰胯 , 望那大汉肋骨上只一兜 , 踉跄一交 , 颠翻在地 。那大汉却待挣扎起来 , 又被这教头只一脚踢翻了” , 穆春连伸手的机会也没有就被薛永两次打倒 , 薛永只是梁山上二三流角色 , 穆春的功夫可说是极其平庸 。代换一下 , 如果宋江和薛永单挑 , 不外是上去就被打倒在地的结果 , 更遑论和一流好汉比试 。
由上可得出:宋江以武艺的本事根本不足做老大 , 那么运筹帷幄、排兵布阵的本事又如何?细数宋江参与的几次作战 , 清风山活捉秦明是花荣定计 , 打祝家庄、闹华山、攻大名、取东平、两破童贯三败高俅都是吴用的计谋 , 破高唐州靠公孙胜斗法取胜 , 大破连环马是时迁盗甲和徐宁钩镰枪的功劳 , 宋江都没有作决定性的方针策略 , 只在智取无为军一役宋江是全权指挥 , 但规模明显比上述战役小得多 。宋江指挥作战的本事远不如吴用 , 甚至不如朱武 , 所以宋江做老大也不是靠军事才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