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爷”牟其中:500车皮罐头换飞机,小姨子苦等18年,出狱后发现自己仅剩264套房( 三 )


那一年 , 牟其中像往常一样东奔西走 , 天南海北地倒买倒卖商品物资 , 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倒爷” 。 只不过 , 这时他的江湖名声还仅限于在小范围内传播 。
有一次 , 牟其中坐上火车去北方推销万县当地生产的竹编和藤器 。 在火车上 , 他认识了一个河南人 , 两人便天南海北地互相吹嘘起来 。 牟其中从这个人口中了解到 , 苏联准备卖几架图—154飞机 , 以换回国内急需的食品和轻工业消费品 。

图-154客机敏锐的牟其中马上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财良机 。 图-154客机是前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制的三发动机中程客机 , 最大巡航速度为950公里/小时 , 最大载荷航程为3700公里 , 于70年代初正式投入运行 。 它当时对标的是美国的波音727客机 。 更重要的是 , 牟其中打听到 , 图-154客机的单价只有五六千万元人民币 , 而同样一架波音727客机的单价则高达两亿多元人民币 。
低价买入 , 高价卖出 。 没有谁比牟其中更明白这句话的精髓 。 因为一般人只了解字面上的意思 , 却不懂得如何去操作 , 更不敢于大胆地尝试 。
牟其中用他那教科书般的经典操作 , 为当时所有的“倒爷”上了一课 。 牟其中先找到苏联方面 , 表示有意购买几架图-154客机 , 再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 , 将价格压到最低 。 但是 , 苏联方面提出两个条件:一是不要现金 , 而是以货易货 , 用飞机换取罐头、皮革等国内急需的生活物资;二是双方必须同时发货 。

牟其中和俄国人谈生意牟其中没有被对方的这两个条件吓倒 。 相反 , 他认为这两个条件对他非常有利 。 甚至可以说 , 没有这两个条件 , 他这笔买卖根本就做不成 。
回到国内 , 牟其中四处打听航空公司的商业消息 。 经过多方打听 , 牟其中终于获取了一条至关重要的信息:刚刚成立不久的四川航空准备购买几架中程客机 。
牟其中马上奔赴成都 , 与川航方面进行商谈 。 在谈判桌上 , 牟其中给出的诱人价格使得川航方面无法拒绝这笔买卖 。 然而 , 他们似乎不太信任眼前这个貌不惊人的中年男子 , 提出了一个让牟其中相当为难的要求:必须验完货之后才能付款 。
在这桩三方交易中 , 只有牟其中一个人知道自己的底牌:本金为零 。
通常来讲 , 不管做什么生意 , 都是需要本金的 。 尽管牟其中折腾了这么多年 , 也挣到了一些钱 。 但是对于这笔飞机大买卖来说 , 他赚到的那点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因此 , 牟其中要想顺利做成这桩国际大买卖 , 就必须使出一招“空手套白狼”的把戏 。
艺高人胆大的牟其中在没有任何资本金的情况下 , 分别与苏联和川航签订了4架图-154客机的买、卖合同 。
由于苏联方面的飞机是飞行员直接开过来的 , 所以当天就到了牟其中的手上 。 而牟其中的500车皮罐头皮革是走铁路运输 , 通常需要一周的时间才能到达莫斯科 。 聪明的牟其中就充分利用了这一周左右的宝贵时间差 。

牟其中用铁路运输交货在飞机到达当日 , 牟其中马上将飞机抵押给银行 , 从银行换回了一大笔现金贷款 , 然后再用这笔现金从山东、河北、河南、重庆、四川等七个省份紧急采购罐头、皮革和其他日用物资 。 等500车皮物资凑齐之后 , 牟其中再马上将它们发往苏联 。 尽管最终货到莫斯科的时间可能会晚上个一两天 , 但是牟其中这时就可以随便找个理由搪塞过去了 。
飞机交给川航验货之后 , 川航方面非常满意 , 马上打款给牟其中 。
最终 , 牟其中在没有动用自己一分钱成本的情况下 , 一倒一卖之间就赚回了一个亿 , 成为了当时绝无仅有的“亿元户”!
在别人的宣传和自己的包装下 , 牟其中很快就成为了江湖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第一倒爷” 。
发射卫星、开发满洲里、炸开喜马拉雅山罐头换飞机的买卖做成之后 , 牟其中的野心变得更大了 , 说话也更加不切实际了 。 他曾骄傲地说:“世界上没有办不到的事 , 只有想不到的事 。 ”
进入九十年代 , 牟其中的中德公司早已变身为南德集团 , 他个人的商业眼光也早就不局限在地球之上 。
1992年 , 牟其中提出要发射几十颗卫星 , 把地球给罩起来 。 要知道 , 这是几十年后马斯克在努力做成的事情 。
1995年 , 南德集团投资的航向2号卫星在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成功 。 经过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 , “倒爷”牟其中发射卫星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 。 一时之间 , 很多国家都找上门来 , 让牟其中帮他们发射卫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