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人,能成为元宇宙的“船票”吗?( 四 )


元宇宙概念走红了后 , 网络上出现了大批虚拟人 。 一时之间 , 似乎“万物皆可虚拟人” 。 真人出镜拍个视频 , 将面部换脸成CG人物形象 , 或是一个粗糙的动画人物 , 都可自称虚拟人 。
“我在这个行业大概十几年 , 认识很多业内高手 , 他们也是看到这个数字人行业兴起就加入 , 也做出了优秀的CG人物 , 但扔上去之后没有起色 。 ”Jesse说 , 建模的门槛较低 , 能建模的人才还是挺多的 , 但认真思考过数字人是什么 , 怎么做数字人产品的人还是比较少 。 很多人完全是被动地跟随着去做 。
由于虚拟人目前只能注册形象商标 , 缺乏相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机制 。 如果形象被抄袭、被山寨 , 也并无有效手段应对 , Jesse称 。
燃麦科技表示 , 现在市场上的很多IP都称自己是数字人 , 质量参差不齐 。 目前全球掌握了超写实数字人制作技术的团队还不多 , 整体产能有限 , 不能满足来自全球各地的制作需求 。
“国内市场上九成团队都是先把形象和概念造出来 。 ”蔡飞龙表示 , 打造超写实虚拟人的门槛非常高 , 需要大资本 , 或者团队技术积累很深厚 , 才能做这个事情 。 “不然只能先做个壳 , 蹭个概念炒一波 。 ”
和同行交流后 , 他发现 , “大家现在都想先在场上站着 , 不想掉队 , 但是对前景也看不清楚 , 看不明白 。 ”
然而 , 蔡飞龙也认为 , 大家去竞争同一个赛道是好事情 , 先把虚拟人的概念炒热 , 吸引资本关注后 , 再投入研发 , 也不失为一个路径 。
注:李方为化名
【虚拟人,能成为元宇宙的“船票”吗?】作者为《财经》记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