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奇闻 黄埔军校历史上囊括所有第一的学霸

日前 , 海峡两岸在共同纪念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刚刚过去 , 在这样的日子里 , 笔者不禁想起了黄埔军校史上的第一学霸——蒋先云 。他从入学开始一直到毕业考试 , 囊括了所有科目成绩的第一名 , 不仅创造了黄埔军校史上一项“后无来者”的奇迹 , 而且在中外军校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 。
1902年8月17日 , 蒋先云生于湖南省新田县大坪塘乡大坪塘村 , 父亲蒋继堃是清末秀才 , 为人忠厚正直;母亲肖玉秀 , 朴实勤劳;蒋先云兄弟姐妹8人 , 蒋先云排行最小 , 1917年他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 。“五四”期间 ,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 , 蒋先云任湘南学生联合会第一届总干事 , 与夏明翰、黄静源共同领导组织湘南25个县学生罢课运动 。他在校期间组织革命团体“心社” , 创办《嶷麓警钟》月刊 , 开了湘南革命组织之先河 。
身为湘南学生运动领袖 , 蒋先云颇得毛泽东的赞赏 。1921年 , 经毛泽东介绍 , 蒋先云加入了中共 , 第二年 , 蒋先云参与了与李立三、刘少奇组织领导的安源路矿大罢工 , 随即成长为工人运动领袖 。
1924年春 , 黄埔军校第一期开始招生 , 吸引了全国一大批有志青年踊跃报名 。蒋先云也由中共湖南党组织选派 , 经毛泽东、夏曦、袁达时介绍投考黄埔军校 。当时考试要求非常严格 , 报考者要经过初试、复试、总考试三关 , 先在全国19个省区进行招生初试 , 然后再到上海、重庆等市进行大地区范围的复试 , 合格后方可到广州参加总考试 。
时任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的毛泽东 , 负责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作 , 并负责黄埔军校在上海地区(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各省)考生复试工作 。蒋先云通过初试、复试后 , 到达广州参加总考试 。总考试包括国文、数学、历史、地理等科目 , 在1200余名考生中 , 蒋先云名列第一 。
令人惊叹的是 , 从入学开始一直到毕业考试 , 蒋先云囊括了所有科目成绩的第一名 , 且与陈赓、贺衷寒并称“黄埔三杰” 。廖仲恺惊叹他是“军校中最可造就的人才!”据周恩来回忆 , 蒋介石也把蒋先云视为自己最得意的学生 。蒋先云也因之而成为了唯一获得毛泽东与蒋介石共同赏识的学子 。
当时按照国共两党合作的决策 , 在军校里要求师生们一律参加国民党 , 由于蒋先云进校前已经参加了共产党 , 也遵照学校的决定参加国民党 , 成为跨党的党员 , 由此他成为了国共两党都倚重的骄子 , 师生敬重的宠儿 , 一面扬威军校内外的旗帜 。蒋介石曾声言:“将来革命成功后解甲归田 , 黄埔军校这些龙虎之士只有蒋先云才能指挥 。”
【民国奇闻 黄埔军校历史上囊括所有第一的学霸】1924年3月19日 , 蒋先云从上海回到长沙 , 与李祗欣(湖南省醴陵县人 , 李立三同志的胞妹 , 中共党员)喜结良缘 。
蒋先云在黄埔军校期间很活跃 , 担任中共黄埔特别支部第一任书记 , 在廖仲恺、周恩来的帮助下 , 他牵头创建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并任主席 , 发表了多篇革命文章 , 成为黄埔军校最有影响力和威望的学生 , 影响了一大批青年军人(包括开国元帅徐向前、红军高级将领左权) , 很多有志青年军人把“青年军人联合会”作为他们革命精神的寄托 , 会员由开始的2000多人迅速发展到20000多人 , 活动范围由黄埔军校延展到在广东的军队和滇、桂、湘所设的军校 , 进而遍及全国 , 成为一代青年军人中大部分走革命道路的导航站 。后来从黄埔军校走出了许多共产党人 ,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与蒋先云等人的宣传鼓动和思想灌输分不开的 。
1925年初 , 蒋先云毕业留校 , 担任校长蒋介石的秘书 。2月 , “小蒋”随“老蒋”参加第一次东征 , 两次负伤;6月在广州平定“杨刘”叛乱中 , 只身带领一个连冲进市中心 , 占领了滇军总指挥部 , 立下奇功;8月又参加第二次东征 , 已担任第1军3师7团党代表的他在三次负伤的情况下 , 亲率敢死队一举攻占了“历史上从未被攻克过”的惠州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