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教养宝宝的9大误区

在教养的过程中,有9大误区需要注意 。
1.一叫便应,就是听话的好宝宝
很多爸妈会在宝宝犯错误时大叫“不许做**”,如果宝宝并没有很快停止,就会补充:“再不照办,我就......”如果宝宝说出自己要这样做的理由,爸妈就会打断他:“不可以就是不可以,不要找理由!”他们认为,一切听指令是听话的好宝宝,其实这是错误的 。爸妈的粗暴态度、简单处理只会使宝宝觉得不理解、很受伤,就算他真的每次都照办,也是不情愿的,对他的心理健康不利 。
正确的做法是,告诉宝宝“爸妈让你照办的事情,一定是有正当理由的,你应先马上服从 。不理解可以询问缘由,有自己的想法可以说出来探讨 。”应该让宝宝明白道理,而不是简单地听话 。
2.不加限制的给宝宝买这买那就是“爱”
婴幼用品行业空前发展,无数爸妈抱怨:“我小时候就没有那么多好玩好用的东西 。”于是,他们无度地为宝宝采买衣服、用品 。一些爸妈认为宝宝吃的用的都必须是最好的,贵的就一定好,哪怕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给宝宝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 。等宝宝会提要求后,更是要什么就给什么,从不反驳,认为这是爱宝宝的表现 。
这种盲目付出的结果,就是造成宝宝从来不知道爸妈挣钱不易、不懂得爱惜东西、不珍惜爸妈的爱,而且还会与小伙伴相互攀比 。
3.喜欢帮妈妈做事的男宝宝将来一定“婆婆妈妈”
有些妈妈不喜欢男宝宝帮着自己做事,特别是做家务活儿,认为这是“婆婆妈妈”表现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会洗衣做饭、会整理房间并不妨碍男宝宝成为一个很MAN的男子汉 。对小宝宝来说,跟着妈妈学做家务,对提升精细动作很有益处,妈妈何乐而不为呢?
4.因为是女宝宝,所以受罚的机会比较少
经常听人对做错了事的女儿讲:“还好你是女孩子,不然不知道要多挨多少顿打骂” 。我们固然不提倡用打骂这样的简单粗暴做法来责罚宝宝,但是必要的奖惩还是需要的 。不论是男宝宝还是女宝宝,爸妈都应该制订一套奖惩制度,比如一周不买新玩具,没收心爱的玩具,不讲故事,不看电视等 。即使是女宝宝,做错了事也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而不是撒撒娇就可以蒙混过关 。
5.女宝宝天生就是文科
很多人认为,女宝宝天生对数学、空间、方向不敏感,而对语言、音乐、美术比较有天赋 。而且许多妈妈认为,握画笔、学乐器、唱歌跳舞都是很有女孩样的,作家、编剧、画家、演奏家都是公认的适合女孩的工作 。
学者们经过长期的调查,的确发现数、理、化好的人群中,男性比较多,但也不是说女性在这些方面没有成就 。爸妈必须认识到,个体差异比性别差异大得多,爸妈在教养的时候,应该更应该注重个体特质 。不要任意按性别来给宝宝指定爱好、规划未来,更不要随意给宝宝贴上“没有阳刚气”、“不像女宝宝”的标签 。
6.宝宝娇气就是有“贵族气质”
豌豆公主据说是因为能感觉到十几块床垫下放的一颗豌豆,才被认为是真正的公主,于是女宝宝的“娇”被视为可以容忍的,甚至认为娇气的女宝宝才有富家气、贵族气 。有些家庭对宝宝过分疼爱,认为“高价宝宝”、“富贵身体”原本就应该“娇气” 。
具备娇、骄二气的孩子,是老师们最不喜爱的 。人生在世数十年,不可能永远是和风丽日,爸妈也不能细心呵护宝宝一生一世 。一个娇气的宝宝,必然对艰难困苦的适应性差,对挫折委曲的承受力也弱 。所以,爸妈不要认为娇纵宝宝不是大问题,而是应该从小正确引导 。
7.爱打架就是有“暴力倾向”
爸妈最担心宝宝将来违法犯罪,尤其不喜欢有暴力倾向的宝宝 。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男宝宝就是喜欢打打杀杀,电视里热播《新上海滩》,他马上学会用玩具枪指着家人的头 。女孩子一点不斯文,成天就喜欢《奥特曼》,还总是武力攻击其他小朋友 。
喜欢有打斗场面的影视作品,模仿里面的一些动作,并不一定就是“暴力苗子” 。模仿是宝宝的一种学习行为,在低龄阶段,他们的是非善恶观还没有建立起来,仅仅只是单纯的模仿而已 。如果爸妈善加引导,可以帮宝宝明辨是非,培养他的正义感 。
一些宝宝攻击小伙伴,可能是不会表达自己的不悦,找不到合适的沟通方法 。爸妈更要引起重视,明确告诉宝宝打人是不对的,并帮他找到更好的处理办法 。
8.女宝宝没有零食吃,生活就少了一大乐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