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健康菜 错误吃法要避免

都知道日本料理美味健康,现在中国的日式餐厅也越来越多 。日本料理的健康之处到底在哪儿?怎样吃日本料理最营养呢?本报驻日本特约采访人员带您走访最地道的日本料理,并与日本资深高级料理师高村、武库川女子国际健康开发研究所所长家森幸男,一起来告诉你怎样吃日本料理最好 。
先来指导一下,常吃日本料理的朋友们应该怎么吃,哪些错误吃法是要避免的 。
寿司:配上糖醋生姜
寿司,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日本料理之一,也是日本人最喜爱的传统食物 。寿司的主要材料是用醋调味过的冷饭(简称醋饭),再加上鱼肉、海鲜、蔬菜或鸡蛋等配料,有的还加上沙拉酱、鱼子酱等调料 。日本人吃寿司,除了注意各种鱼类搭配,色泽搭配之外,生熟搭配也很注意 。吃寿司前,一般先喝酱汤,胃里暖和了,才开始吃寿司 。专家提醒,吃寿司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忘记吃些糖醋生姜,不仅可以暖胃,抵消寿司的生冷,也有益身体 。因此日本所有的寿司店都要提供免费的糖醋生姜 。
吃法纠错:吃寿司的时候不能让米饭沾上酱油;不能把寿司和鱼片分开吃,而要整个都放在嘴里 。只有这样,饭香与生鱼片的香味才能完全相融 。
健康提示:不要以为吃寿司最不肥,其实体积细小的寿司,吃十个八个,热量就相当于两碗白饭 。如果选择热量较高的寿司,例如鳗鱼、鱼子、蟹子沙拉、吞拿鱼沙拉等,吃五六个就跟吃一个汉堡包的热量相等 。若要吃得健康,应选择无油、无酱的生鱼片寿司,每顿不要超过6个 。
大酱汤:每次喝半碗
大酱汤,被称为日本的“国汤”,日本人只要吃饭,必喝此汤 。正宗大酱汤的做法,是拿个小锅烧开水,放入底料,其代表是豆腐和海菜,以及各种蔬菜,如萝卜、茄子、土豆、洋葱等 。在材料变软之后,加入鲜味料,最后再拿汤勺取大酱适量加入汤中,搅拌化开 。做酱汤时一定要注意,为了避免过咸和保持大酱所特有的香味儿,必须在酱汤熬好,停火之后再放入大酱调味 。
吃法纠错:酱汤不能单独喝,一定要跟米饭或者寿司一起吃 。
健康提示:与猪骨汤、奶油蘑菇汤、酥皮海鲜汤等相比,大酱汤脂肪含量低,氨基酸丰富 。如果把汤渣连汤一并喝掉,还可摄取植物蛋白质、钙质和碘 。不过,大酱汤的盐分很高,健康人每次最好只喝半碗,患高血压和肾病的人更要少喝 。
生鱼片:先吃白后吃红
生鱼片是日本料理中最具特色的食品 。它的原料包括白色的贝类、虾类、鲷鱼、鲈鱼等,以及红色的三文鱼、鲣鱼 。吃时要以绿芥末和酱油作佐料,既杀菌、又开胃,同时还能抵消生鱼片的寒凉 。生鱼片盘中还经常点缀着白萝卜丝、海草、紫苏花等,体现出日本人亲近自然的食文化 。
吃法纠错:吃生鱼片不能用鱼去蘸酱油,而是要用筷子蘸上酱油,点在鱼片上 。绿芥末也是要抹在鱼片上的,而不是将其搅拌在酱油中 。另外吃生鱼片要先吃白色的鱼,再吃红色的鱼 。因为白色的鱼味道比较清淡,这样吃起来会让人感觉越来越好吃 。如果要从浓厚的味道吃起,吃到后来会感觉没有滋味了 。
健康提示:鱼、贝的肉中含有硫胺素酶,会造成硫胺素(维生素B1)的破坏 。硫胺素酶只要加热到60摄氏度就会失去作用 。如果长期吃大量生鱼片,容易造成维生素B1缺乏 。因此,吃生鱼片要适可而止,每顿不要超过100克,大约5片左右 。另外,白色的生鱼片脂肪含量比红色的低,如果要控制脂肪摄入的话,可以多吃白色的,少吃红色的 。
拉面:搭配果蔬少喝汤
日本拉面其实源于中国 。面条是用面粉、水、盐,以及碱水制成,大多是黄色 。日式拉面按口味分为酱油味、豚骨(猪骨)味、盐味、味噌味 。酱油味使用日本酱油、鸡肉和蔬菜;豚骨味用猪骨长时间熬制成白色浓汤;盐味汤底清澈、突出本味;味噌味使用鸡肉熬制汤底,再以味噌酱调味 。
吃法纠错:拉面不能吃凉的,也不要小口细品,要大口呼呼吃面才过瘾 。
健康提示:浓厚的乳白色汤底大多经过数小时甚至几天的熬制,嘌呤和脂肪含量非常高 。如果再配上猪扒、天妇罗或肥牛肉等高脂菜,就更“肥上加肥” 。建议大家少吃豚骨拉面,而选择热量较低的酱油、盐味、味噌面 。同时搭配新鲜蔬菜和水果,记着别把汤都喝下 。
天妇罗:蘸点萝卜汤
日本料理并不是绝对的清淡少油,天妇罗就是其中典型的油炸食品 。它不是某个具体菜肴的名称,而是对油炸食品的总称,具体的种类有蔬菜天妇罗、海鲜天妇罗,什锦天妇罗等,常见的材料有新鲜鱼虾和时令蔬菜,比如白肉鱼块、明虾、茄子、青椒、芋头、地瓜或香菇等 。做法是用面粉、鸡蛋与水和成浆,将原料裹上浆放入油锅炸成金黄色,吃起来香脆鲜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