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飞书从个性到共性,企业微信从共性到个性

办公|飞书从个性到共性,企业微信从共性到个性
文章图片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互联网发展进入了下半场 , B端市场越发火热 。 字节跳动和腾讯为了完善自己的企业服务生态 , 以B端业务为重点切入口 , 深入企服赛道 。
受疫情的影响 , 字节跳动的飞书和腾讯的企业微信一跃成为手中的“香饽饽” , 不过飞书和企业微信没有先发优势的光环 , 所以两者目前在综合协同办公市场上的发展还是落人一步 。 为了面向B端不掉链子 , 飞书和企业微信这两年不断整合资源 , 调整战略方向 。
协同办公:B端门票
IDC 数据显示 , 2020 年中国企业团队协同软件市场规模为2.55亿美元 , 预测到2025年 , 将达到6.02亿美元 , 未来5年整体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18.8% 。 客观上说 , 综合协同办公平台作为企业团队协同市场的一条细分赛道 , 其整体容量并不是很大 。
至于为什么字节跳动和腾讯都在综合协同办公平台上发力 , 究其原因与其B端发展逻辑息息相关 。
其一 , 可以作为B端服务的载体 。 在智能时代 , 云计算已经逐渐渗透进行业的方方面面 , 各个互联网巨头越发重视构建自己的云服务生态 , 期许在云计算领域取得长足发展 。 协同办公平台可以承接巨头们的云服务产品 , 是其重点发展平台 。
所以 , 关于在飞书和企业微信中深入布局云服务的蓝图 , 字节跳动和腾讯早早就付诸实践 。
2019年 , 小量级云服务产品“轻服务”在飞书上线 , 2021年6月 , 在云服务产品“火山引擎”发布会上 , 字节跳动副总裁表示未来不排除飞书和火山引擎联合的可能 。 可见 , 随着字节跳动TO B的继续深入 , 云服务在飞书的发展还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
而企业微信则是与腾讯“千帆计划”密切联系 , 采用“云”、“端”结合的方式给予SaaS企业帮助 , 即腾讯云可以为企业微信端中的SaaS企业提供稳定的基础设施和底层技术支持 。
其二 , 在线协同办公平台深度绑定到企业客户 , 可以作为腾讯和字节跳动各项B端业务连接或落地至各个企业的窗口 。
据企业微信披露的数据显示 , 目前 , 企业微信上的真实企业与组织数超1000万 。 虽然飞书未表露出具体的企业客户数据 , 但从其官网展示的企业案例可以看到 , 飞书已经引入小米、虎扑、理想汽车等多个领域的企业客户 。 可见 , 飞书和企业微信在获取B端资源上存在巨大潜力 , 对于腾讯和字节跳动B端的发展大有裨益 。
在产业互联网阶段 , 拥有企业资源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 。 从这个角度来说 , 在线协同办公平台就像腾讯、字节跳动深入产业互联网的门票 , 为推进云计算、构建TO B生态等提供潜在机遇 。
因此 , 在推进B端发展上 , 飞书和企业微信任重道远 。 值得关注的是 , 飞书和企业微信已经在为实现企业客户增量不断调整战略 , 以适应动态的市场需求 。
飞书:从个性到共性
延续了字节跳动的一贯激进的打法 , 从成立以来 , 飞书与其他同类型平台的运作路径相比尽显与众不同 。
首先 , 市场拓展方面 。 国内一些头部的综合协同平台多走国内市场再转海外的路线 , 而飞书一开始则是“Lark”的身份先在海外市场试水 , 而后才以“飞书”的名号进军国内市场 。
其次 , 平台特性方面 。 飞书采用轻量级运行 , 主要是围绕“工作”进行系统运转 , 聚焦于“人”的协同效率和创造力的提升 。 对比企业微信、钉钉等同类型平台 , 其更多是以提升“企业效率”为运作思维 , 注重与各类应用平台的耦合度 。
不过究其原因 , 这些“个性”特质的背后 , 实际上是飞书想要避开海外的微软、Slack和国内的钉钉、企业微信等巨头的锋芒 , 以求顺利入场 。
而在2020年 , 飞书赶上了在线协同的发展风口 , 得以大火了一把 。 当前的飞书已经从最初的内部自用平台 , 成为综合协同办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 因此 , 飞书需要寻找新的可能性 , 最大程度实现商业利益 。
于是 , 飞书逐渐将目光重点转向与国内其他平台相似的生态构建道路 。 在平台应用系统层面 , 飞书不断拉拢行业伙伴构建自身生态体系 。 目前包括法大大、摹客、Cotask、问卷网等生态伙伴都已经入驻到飞书的生态工具箱 。
在定位层面 , 在飞书最新的5.0版本中 , 涵盖飞书人事、飞书合同、飞书审批等新产品 , 从侧面说明了飞书逐渐从面向组织的效率工具过渡成更为完整的企业管理平台 。
飞书一改个性化的运作思维 , 直面奔赴生态构建 , 主要是国内有企业微信、钉钉两大综合在线协同办公生态走在前作表率 , 生态的创建已然成为协同办公平台发展的新风向标 。 所以 , 飞书要想平滑进入国内市场 , 迎合生态创建的潮流是必行步骤 。
企业微信:从共性到个性
相比于飞书 , 企业微信在2017年就早已开放生态 , 现在的企业微信已然是一个较为成熟的协同办公系统 。 不过企业微信要想取胜 , 就需要在当前市场的众多协同办公生态平台做出差异化 , 争取脱颖而出 。
一方面 , 企业微信一直将自己定位成“企业专属连接器” , 注重企业内外部的全方位连接 , 尝试运用不同的连接逻辑将企业复杂的管理系统简便化 。
针对企业内部则是通过“通讯+应用”的方式 , 实现信息直达和共享;对于企业与企业之间 , 则是集成多类应用 , 让企业能够自建自己的生态网络 , 实现共生;对于企业和C端之间 , 通过“腾讯+微信”帮助企业连接C端用户 , 服务企业降本提效 。
而在三种不同的连接逻辑中 , 最有可能让企业微信在综合协同战局中占据上风的是其与微信生态的联合 。
早在2018年 , 企业微信已经与微信实现互通 , 企业可以直接触达海量微信用户 , 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微信相对于同类型平台来说 , 拥有了能够直接提供给企业C TO B的优势 。 除此之外 , 在2022年企业微信最新推出的4.0版本中新增微信客服、连接视频号 , 企业和用户之间的触角增多 , 企业微信在产业上下游的连接上有了进一步的升级 。
另一方面 , 寻找市场缺口 , 渗入生活场景 。 当前 , 大部分的协同办公产品还停留在“办公”、“职场”的定位上 , 日常生活场景还比较少 。 而企业微信不单单着眼于企业客户 , 还把目光投向了学校组织 , 其针对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问题 , 率先做出尝试 , 打造“家校群” 。
综上来看 , 成为企业连接器、瞄准市场缺口 , 无一不在表明着企业微信正在不断走向“个性化”的决心 。 或许 , 企业微信是希望能在逐渐个性化的多个新方向中凸显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
难以进行的突围战
飞书个性转共性 , 企业微信共性转个性 , 为了能够在综合协同市场实现进一步突破 , 两者都在不断转变自己的战略方向 。 可就客观事实而言 , 无论是“新秀”飞书 , 还是“老手”企业微信 , 短时间内想要实现突破并不是件易事 。
从应用流量来说 , 早早入局的钉钉已经形成较大的流量规模 , 在用户习惯的培养上功底深厚 。 在这一方面 , 企业微信和飞书可能难以企及 。 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 , 截止2021年8月 , 钉钉应用全景流量规模就达到了1.93亿 , 而企业微信约0.96亿 , 飞书的流量规模更小 , 不在前10范围 。
而且对于协同办公市场的流量资源 , 百度如流、华为云WeLink也在虎视眈眈 , 飞书和企业微信的增长空间可能会大大缩水 。
从平台属性来说 , 飞书和企业微信在综合协同办公领域的突围也并不容易 。 一是产品同质化严重 , 想要做出自己的差异化并不容易 。 二是企业对现用平台已形成使用习惯 , 剥离难度大 , 而且对于平台B端企业客户而言 , 企业内部数据复杂 , 中途转换协同平台的成本较高 。
【办公|飞书从个性到共性,企业微信从共性到个性】虽然飞书已经在加快升级的步伐 , 企业微信也在努力打造自己的差异化 , 两者正不断奋力追赶 , 试图加速超车 。 但实际上外部强敌环伺 , 内部平台创新乏力 , 用户使用习惯难改 , 飞书和企业微信的突围注定是一场艰难的持久之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