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吴京也难救中兴手机

手机|吴京也难救中兴手机
文章图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科技新知 ” , 作者:于松叶 , 编辑:月见 , 铅笔道经授权发布 。

1月17日晚 , 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中兴通讯终端事业部总裁倪飞在微博晒出了一件印有“中国”二字的运动外套 。 随后 , 中兴官方微博转发并附文“寻衣服主人” 。 网友敏锐地发现 , 这件外套正是吴京热门表情包中的同款外套 。 同日 , 中兴终端举行的媒体沟通会上 , 倪飞宣布吴京成为中兴手机代言人 。 稍晚时候 , 众多娱乐博主和科技博主发布了#吴京代言中兴手机#话题博文 , 并将该话题送至微博的时事热点 。
手机|吴京也难救中兴手机
文章图片

在该话题微博的评论区中 , 不少网友表示 , 中兴是自己父母长辈多年前用过的手机 , 后来销声匿迹 , 导致自己认为该手机品牌早已倒闭 。 可见 , 新一代消费者对于中兴的印象 , 已经十分模糊 。
中兴手机虽然没有消失 , 但是确实已经阔别中国主流手机市场多年了 。 中国智能手机巨头 , 也早已从最初的“中华酷联”变成了“华米OV” 。 1月20日中兴官宣吴京为品牌代言人之后 , 品牌热度骤升 , 但这突如其来的热度 , 却并未给中兴带来多少实实在在的转化 。
虽然傍上了吴京这个“顶流” , 但打铁还需自身硬 , 无论是进军中高端市场 , 还是努力回到主流手机品牌之列 , 都需要中兴拿出彻头彻尾的改变 。
01也曾大红大紫
中兴手机在国内市场曾经一度大红大紫过 , 但要追溯到十多年以前 。
2010年 , 是智能手机在中国普及的关键年份 。 这一年 , 国内的手机厂商在经过数年的技术积累后 , 开始有能力大规模输出质量稳定的智能手机 。 到了2012年 , 国产智能手机价格也进一步下降 , 通过和移动、联通等运营商的合作 , 众多国产智能手机下沉到了更广阔的市场 。
2012年 , 是国产智能手机百花齐放的年份 。 彼时 , OPPO和vivo还在围着女性用户打转 , 受众相对有限 , 技术也乏善可陈;小米手机则通过饥饿营销刚刚出头 , 且更为手机发烧友青睐 。 而中兴则和华为、酷派、联想并称“中华酷联” , 成为媒体和消费者口中的“国产手机之光” 。
手机|吴京也难救中兴手机
文章图片

然而 , 中兴手机于2015年在国内手机市场显现出颓势 。 这一年 , 中兴手机在国内市场实际发货量为5600万部 , 未完成出货目标 , 问题在于中国市场的销量远不如预期 。 2014年 , 小米OV纷纷寻求转型升级 , 一边扩张线上线下渠道 , 一边冲击高端市场 , 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 但中兴却因过度依赖运营商渠道和忽视高端手机市场 , 被困在了低端定位之中 。
面对品牌颓势 , 中兴没能绝地反击 , 全靠海外市场份额苦撑 , 最终失守国内手机市场 , 跌出国产主流手机品牌之列 。 后来的国产手机市场格局众所周知 , 2015年开始 , 国产手机市场格局由“中华酷联”逐渐更迭成了“华米OV” , 小米突围 , OV也打了技术翻身仗 , 华为更是在格局更迭中则被称为“流水的国产手机 , 铁打的华为” 。
谈到中兴在国内市场的没落 , 人们总是少不了惋惜的成分 , 因为从起点和业务范围上来看 , 中兴和华为两者十分相似 。 在起点上 , 中兴和华为均于上世纪80年代在深圳成立 , 通过数字交换机等业务起步 , 逐步发展为国内知名通信设备厂商 。
在业务范围上 , 中兴主要有运营商网络业务、消费者业务和政企业务三大业务 , 和华为的主要业务重叠 。 但近些年 , 中兴这三大业务始终处于被华为全面碾压的状态 。
以2021年上半年为例 , 中兴的营业收入为530.7亿元人民币 , 净利润率约为7.7% 。 其中 , 运营商网络收入为350.5亿元人民币 , 政企业务收入为56.7亿元 , 消费者业务收入为123.5亿元 。 同一时期 , 华为的营收为3,204亿元人民币 , 净利润率9.8% 。 其中 , 运营商业务营收为1369亿元人民币 , 企业业务营收为429亿元人民币 , 消费者业务收入为1357亿元人民币 。
可见 , 2021年上半年华为的运营商业务和消费者业务的收入基本持平 , 在2019年和2020年 , 华为的消费者业务收入均超过运营商业务 , 营收占比均为当年总营收的54% 。
反观中兴 , 2021年上半年其消费者业务营收远不如运营商业务 , 且仅为总营收的23% 。 由此可见 , 中兴的消费者业务陷入了长期低迷的处境 。 中兴的二次崛起 , 必须靠以手机业务为主的消费者业务来推动 。 但时过境迁 , 中兴想要再度杀回国产主流手机市场 , 并非易事 。
02拿什么冲击高端手机市场?
在命运转折的2015年 , 中兴曾有所挣扎 。 彼时 , 中兴发布了第一款高端手机AXON天机 , 国内售价2699元起 。 但是这款高端产品 , 却未能帮助中兴打开高端市场 , 完成品牌转型 。 在外观上 , 这款产品被吐槽设计繁复难看;在性能上 , 被手机发烧友吐槽不如同时期的红米新机皇Note 2 。
手机|吴京也难救中兴手机
文章图片

更致命的是 , 此时中兴线下渠道的短板后遗症开始显现 。 有消费者甚至在网上吐槽 , 即便想买AXON天机也买不到 。
有手机发烧友告诉「科技新知」 , “2015年左右 , 实体店里几乎看不见中兴手机的身影了 。 中兴长期沉溺于合约机和校园机 , 依靠运营商门店出货 , 根本不发展自己的实体店 , 仅和迪信通有合作 。 而且中兴手机返修率高 , 售价和利润也低 , 手机店老板们也越来越不愿意进货了 。 ”
这样一来 , 中兴只能寄希望于线上渠道 , 但问题是 , 2015年电商的下沉力度仍然不够 , 电商主体用户仍聚焦在城市用户群体当中 。 但由于城市消费者对于中兴手机缺乏认可度 , 中兴的品牌营销也相对乏力 。
2017年 , 中兴在高端化道路上进行了曲线冲击 , 推出了兰博基尼定制款手机TL99 。 这款手机设计偏重工 , 仅迎合了中年男性审美 , 且售价折合成人民币约为1.6万元 。 目标消费者过少 , 价格却奇高 , 意料之中地 , 这款产品推出后便石沉大海了 。
手机|吴京也难救中兴手机
文章图片

早在2016年 , 华为就推出了Mate 9保时捷定制版手机 , 定价为8999元 , 一举超越了当年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7系列手机的售价 。 但是华为在推出保时捷定制版的Mate 9同时 , 还推出了常规版本的Mate 9和Mate 9 Pro , 售价在3399-5399之间 , 以迎合大众市场 。 反观中兴 , 只推出单一款式的高端定制手机 , 不仅无法打开大众市场 , 也不能帮助中兴完成品牌高端化转型 。
在高端产品策略持续失败的同时 , 中兴在营销方面的动作也乏善可陈 。 2014年 , 流量明星势力崛起 , OPPO和vivo将目光投向粉丝经济 , 请大批流量明星代言 , 加上产品也在不断进步 , 坐稳了国产高端手机的前排交椅 。
一向安分的小米和华为也开始打粉丝经济的主意 , 2019年 , 小米和华为分别请了王源和易烊千玺作为代言人 , 正式向粉丝经济低头 。
粉丝群体是非理性消费群体 , 且消费能力较强 , 能够为品牌带来有效转化 , 也能促进品牌向高端化转型 。 而中兴 , 直到2021年终于和流量明星搭上关系 。 2021年2月 , 中兴手机官宣谋女郎刘浩存为品牌代言人 。 但鉴于刘浩存本身并非顶流 , 且整个2021年争议新闻频出 , 所以初次试水流量经济的中兴并未得到理想的品宣效果 。 时隔一年 , 中兴手机终于请到了一个相对稳妥可靠的“顶流”——吴京 。
中兴选择吴京作为品牌代言人 , 有一定的高明之处 。 因为吴京不仅是近几年电影圈的票房保证 , 也是娱乐圈鲜有的各个圈层通吃的“顶流” , “万年不换的伸手照”“绿运动服表情包”均是国民热梗 。 因此代言消息传出后 , 娱乐博主们也纷纷调侃吴京代言中兴手机后 , 是否会拍新的代言照片 , 更有网友顺势贡献了新梗 , 将运动服表情包中的“中国”字样改成了“中兴” 。
手机|吴京也难救中兴手机
文章图片

娱乐博主发布相关微博
借着吴京的巨大流量 , 中兴手机相关话题不仅有科技博主们参与 , 还有众多娱乐博主紧跟这一热点 , 这也隐隐昭示出中兴当下流量化、娱乐化的营销策略 。 这种营销策略 , 目的是促进品牌破圈 , 体现出了中兴回归主流手机市场的决心 。
科技博主的粉丝群体主要是数码产品爱好者、手机发烧友 , 且多为男性 。 而娱乐博主的粉丝群体主要是追星族 , 且多为女性 。 吴京将要代言中兴手机的消息通过娱乐账号进行预热 , 成功吸引了女性消费者的注意力 。 鉴于吴京本身也拥有众多男性粉丝 , 所以中兴官宣吴京为代言人后 , 男性群体也重新注意到了中兴 。
吴京的票房号召力不容置疑 , 但是进入手机领域 , 吴京的市场号召力有多少呢?流量明星的粉丝的氪金能力惊人 , 是因为存在粉丝后援会之类的组织 , 会将购买偶像代言产品作为会内任务进行完成 。 虽然吴京流量大 , 是热搜常客 , 但仍不是流量明星 , 所以中兴请吴京做代言人 , 粉丝经济的红利恐怕难以吃到 。
微博话题#吴京代言中兴手机#的阅读量不到两天便突破2亿 , 但中兴手机官方宣布吴京成为品牌代言人的微博 , 目前转赞评数量均不过万 。 而吴京本人 , 也没有转发或发布代言中兴的相关微博 。 吴京粉丝超话内 , 也仅有3条关于中兴手机的微博 。
03要补的课还有很多
2021年12月 , 中兴通讯副总裁 , 中兴终端事业部总裁倪飞在接受采访时再次表达了对手机业务决心 , 以及对智能终端生态目标的重要性 , 并表示发展消费者业务的目标坚定不移 。
但中兴需要补的课还是太多 , 天猫官方旗舰店中 , 仅有属于Axon 30、S30和远航20这3个系列的8款手机 。 在中高端机型方面 , 目前业内对中高端机的判定标准不一 , 若以最低标准(定价3000元以上)来算 , 中兴目前只有两款中高端机型 , 即Axon 30 Ultra和Axon 30 Ultra航天版 , 前者不同内存版本的价格约在4000-4600元之间 , 后者价格则接近7000元 。
手机|吴京也难救中兴手机
文章图片

左为Axon 30 Ultra航天版 , 右为Axon 30 Ultra
Axon 30 Ultra被中兴寄予了冲击中高端市场的厚望 , 和华为Mate 40、OPPO Find X3 Pro以及小米11 Pro成为同梯队竞品 , 经常被测评博主们拿来比较 。 其中 , 小米11 Pro的各项配置和Axon 30 Ultra最为接近 , CPU型号均为SM8350(骁龙888) , 售价也基本持平 。
如此看来 , 在性价比方面 , 中兴和小米几乎在同一水平 , 但月销量和评价数却有着40倍以上的差距 。 目前 , 小米天猫官方旗舰店内 , 小米11 Pro的月销量为4000以上 , 评价数为2万以上 。 而中兴Axon 30 Ultra的月销量仅有90 , 评价数也仅有500多 。
更重要的是 , 在小米天猫官方旗舰店内 , 目前销量最高的中高端手机是小米12 Pro 。 相较于小米11 Pro和中兴Axon 30 Ultra , 小米12 Pro搭载了性能相对更优的骁龙8 Gen1处理器 , 虽然同内存版本的售价比前两者高了1000元左右 , 但是更受市场欢迎 , 月销量在1万以上 。
手机|吴京也难救中兴手机
文章图片

中兴Axon 30 Ultra和小米11 Pro、小米12 Pro销量对比
通过和小米的对比可以看出 , 目前中兴的中高端旗舰机Axon系列迭代过慢 , 未能紧跟市场需求 , 缺乏成为爆款的基础 。
中兴手机产品线数量稀少、旗舰机迭代慢 , 无疑是研发能力落后的体现 。 2018年至2020年 , 华为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015亿、1317亿和1418亿元;中兴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09.6亿、125.48亿和147.97亿元 。 可见 , 两者的研发投入一直有着10倍左右的差距 。 在专利数量上 , 中兴也大幅落后于华为 , 企查查数据显示 , 2015年-2020年9月 , 华为的发明专利数量为1.98万 , 中兴则为0.9万 。
中兴正在连年提高研发投入 , 2018年至2020年中兴的研发投入分别占总营收的12.8%、13.8%和14.6% 。 但距离回归国产手机品牌第一梯队 , 仍然道阻且长 。
【手机|吴京也难救中兴手机】吴京只能让人们回忆起中兴手机 , 能让人们决定购买中兴手机的 , 只能是中兴自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