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恪是谁?诸葛亮之侄、东吴权臣诸葛恪简介
诸葛恪(203-253年) , 字元逊 , 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 。三国时期东吴权臣 , 东吴大将军诸葛瑾长子 , 蜀汉丞相诸葛亮之侄 。从小就以神童著称 , 深受孙权赏识 , 弱冠拜骑都尉 , 孙登为太子时 , 诸葛恪为左辅都尉 , 为东宫幕僚领袖 。曾任丹杨太守 , 平定山越 。陆逊病故 , 诸葛恪领其兵 , 为大将军 , 主管上游军事 。孙权临终前为托孤大臣之首 。孙亮继位后 , 诸葛恪掌握吴国军政大权 , 初期革新政治 , 并率军抗魏取得东兴大捷 , 颇孚众望 。此后诸葛恪开始轻敌 , 大举兴兵伐魏 , 惨遭新城之败 。回军后为掩饰过错 , 更加独断专权 。后被孙峻联合孙亮设计杀害 , 被夷灭三族 。孙綝被杀后 , 孙休下诏将诸葛恪依礼改葬 。
才思敏捷
诸葛恪身长七尺六寸 , 少须眉 , 折頞广额 , 大口高声 。少有才思 , 辩论应机 , 莫与为对 。及长 , 英才卓越 , 超逾伦匹 。令孙权大为欣赏 。成年后 , 即拜骑都尉 , 与顾谭、张休等人向太子孙登待讲道艺 , 并为宾友 , 为左辅都尉 。
公元222年(黄武元年) , 诸葛恪弱冠后即被拜为骑都尉 , 与顾谭、张休等人随侍太子孙登讲论道艺 , 成了太子的宾友 。后来 , 诸葛恪又从中庶子转任左辅都尉 。一次 , 孙权见到诸葛恪 , 问他:“你的父亲和你的叔父(指诸葛亮)谁更优秀?”诸葛恪应声回答:“我的父亲更优秀 。”孙权问他原因 , 诸葛恪说:“我的父亲知道应该服侍谁 , 而叔父不知 , 所以我的父亲更优秀 。”孙权听罢大笑 , 便命诸葛恪依次给大家斟酒 , 斟到张昭面前 , 张昭先已有了几分酒意 , 不肯再喝 , 对诸葛恪说:“这样的劝酒恐怕不符合尊敬老人的礼节 。”孙权说:“你能否让张公理屈词穷 , 喝下这杯酒?”于是诸葛恪反驳张昭:“吕尚年九十 , 依然高举白旄 , 手持兵器 , 指挥部队作战 , 还没有告老退休 。如今军队上的事 , 将军您跟在后边;聚会饮宴的事 , 将军您总被请到前面 , 这还不够尊敬老人?”张昭无话可说 , 只好饮酒 。后来蜀国有使者到来 , 群臣集会 。孙权对蜀国使者说:“这个诸葛恪很喜欢骑马 , 回去告诉诸葛丞相 , 为他的侄子选一匹好马送来 。”诸葛恪当即跪在孙权面前拜谢 , 孙权感到奇怪 , 问他:“马还没有到为何就当面称谢呢?”诸葛恪说:“蜀国就好像陛下在外面的马厩 , 如今有了旨意 , 好马就一定能送到 , 我如何敢不谢呢?”这类表现诸葛恪才思敏捷、善于应对的事还有很多 。
孙权觉得他不同凡响 , 想考察他的能力 , 任命他为代理节度 , 掌管部队的粮食供应 , 但这个工作往来文书繁琐 , 他不太喜欢 。
【诸葛恪是谁?诸葛亮之侄、东吴权臣诸葛恪简介】平定山越
诸葛恪曾多次要求自己领兵平定居于丹阳山上的山越人 , 诸葛恪认为丹阳山势险峻 , 民风果敢刚劲 , 以前虽也在那里征发过兵众 , 但征的不过是边缘县分的平民 , 很少有深远腹地的人 。想去把那里的兵员全部调发出来 , 并说 , 只要三年 , 就可征得甲士四万人 。朝中官员议论纷纷 , 都认为丹阳地势险阻 , 地形四通八达 , 那里的百姓自制兵器 , 崇尚习武 , 出山就为强盗 , 朝廷出兵征讨就躲回山中不见踪影 , 自汉朝以来就无法管制 , 当时的人皆认为不太可能 , 连父亲诸葛瑾亦认为不会成功 , 更说:“恪儿不会使诸葛家兴盛 , 反而会令家族遭受灾祸 。”
公元234年(嘉禾三年) , 由于诸葛恪坚称他必会成功 , 于是孙权提拔诸葛恪为抚越将军 , 领丹阳太守 , 拨给他手执棨戟的骑兵三百人 , 授官仪式完毕后 , 孙权还特意命令摆好仪仗 , 兴作鼓吹 , 引导簇拥者他回家 。诸葛恪到任后 , 采用武力围困与招抚并用的方针 , 发放公文给四郡所辖属县的长官 , 命令各郡严守疆界 , 严肃法纪 , 已归顺的山民 , 一律设屯聚居 。随后 , 调集各路将领 , 派兵据守险要峪口 , 修筑围困工事 , 不与山越交兵 , 又令士兵全部抢收田野成熟的稻谷 。山越人新谷无收 , 旧谷食尽 , 因饥馑而被迫出山归降 。诸葛恪下令:“山民扬弃恶习 , 接受教化 , 应当安抚 。迁到外县的山民 , 官府不得随便怀疑 , 加以拘禁 。”山民周遗 , 过去横暴为恶 , 如今困迫无路 , 只好出山 , 心仍存异志 , 准备伺机为乱 , 臼阳县长胡伉知他心思 , 把他绑送到郡府 。诸葛恪认为胡伉违反了“不得拘禁山民”的教令 , 将其斩首 。山民听说胡伉被杀经过 , 知道官府只是想让大家出山 , 没有别的意思 , 于是大批山民扶老携幼 , 纷纷归降 。三年后 , 诸葛恪先后收服山民达十万余人 , 和预期的完全相同 , 他将其中壮丁四万余人编入军队 , 自己统领一万人 , 其余的分给了其他各位将领 。
推荐阅读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葡萄牙也是倭寇?明朝和葡萄牙有什么恩怨史?
- 唐僧前身是如来徒弟金蝉子?和尚不承认?
- 高丽王国是安徽人建立的 朝鲜是东北人建立的?
- 李白真死于自己的水中捞月吗?他是怎么死的
- 杨大眼是怎么死的 杨大眼是被他儿子所杀?
- 和氏璧是哪国的 和氏璧的由来
- 金庸笔下表哥都是高富帅负心汉 是影射徐志摩?
- 爱国诗人屈原之死疑云 自杀说未必是事件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