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恪是谁?诸葛亮之侄、东吴权臣诸葛恪简介( 二 )
孙权嘉赏诸葛恪的功绩 , 派尚书仆射薛综赴军慰劳 , 拜诸葛恪为威北将军 , 封都乡侯 。诸葛恪请求率兵在庐江皖口屯田 。他到皖口后 , 派轻兵袭击舒县 , 俘获该县百姓 , 然后回军 。诸葛恪还向远处派遣侦察人员 , 察看道路和险要关隘的形势 , 想要攻取寿春 。孙权认为时机不成熟 , 没有同意 。
受诏辅政
公元243年(赤乌六年) , 魏将司马懿欲攻诸葛恪 , 孙权想发兵接应 , 可望气者说不利于出兵 , 于是让诸葛恪移守柴桑(今江西九江市) 。
公元245年(赤乌八年) , 诸葛恪得知丞相陆逊对自己有意见 , 便写信给他(诸葛恪与陆逊书) , 讲述不能求全责备 , 应以大局为重 。不久 , 丞相陆逊去世 , 诸葛恪升为大将军 , 假节 , 驻武昌 , 并代替陆逊领荆州事 。
公元251年(赤乌十四年) , 孙权久病 , 而太子孙亮年纪还小 , 便命令诸葛恪兼任太子太傅 , 中书令孙弘兼任太子少傅 。
公元252年(神凤元年) , 孙权病危 , 又召集诸葛恪、孙弘、太常滕胤、将军吕据以及侍中孙峻处理身后事 。第二天 , 孙权去世 。孙弘平时与诸葛恪不和 , 害怕以后受制于他 , 便封锁孙权去世的消息 , 想矫诏除掉他 。诸葛恪闻知 , 杀死孙弘 , 发布孙权死讯 , 为之治丧 。孙亮即位后 , 拜诸葛恪为太傅 。诸葛恪为收取民心 , 广施德政 , 取消监视官民情事的制度 , 罢免耳目之官 , 免掉拖欠的赋税 , 取消关税 。每一举措 , 都尽量给百姓以德泽实惠 , 民众无不高兴 。诸葛恪每次外出 , 都有很多人引颈相望 , 想一睹其风采 。
东兴大捷
同年 , 诸葛恪在东兴征集人力 , 重建以前未完成的大堤 , 左右依山各筑城一座 。派留略、全端分守东、西两城 , 各带兵千人 , 自己则率兵返回建业 。魏国认为吴军入其疆土 , 耻于受侮 , 魏大将军司马师想借孙权新亡 , 吴国政局不稳之际乘机攻吴 。十二月 , 司马师发兵攻南郡(今湖北荆沙)、武昌(今鄂州) , 并令安东将军司马昭为监军;征东将军胡遵、镇东将军诸葛诞率步骑七万攻东兴 , 欲毁坏大堤 。诸葛诞提议三路进军伐吴 , 由王昶、毋丘俭为诱敌各攻打南郡、武昌;诸葛诞与胡遵为主主力 , 率兵七万架浮桥攻东兴 。吴军情告急 , 诸葛恪亲自率领四万援军到东兴 。并命冠军将军丁奉与吕据、留赞、唐咨等作前锋 , 攀山西进 , 因山路狭窄而缓慢前进 。丁奉亲率三千人赶往 , 下山后改坐舟楫顺水而下 , 两日到达东兴并占据徐塘 。因天降大雪 , 胡遵等人喝酒而毫无戒备 。丁奉率本部人马轻装突袭魏军营垒 , 吕据等部也相继到达 。魏军见状便惊恐慌而逃 , 因争渡浮桥超载而断 , 落水及互相践踏的死者皆有万人 , 魏将韩综、乐安太守桓嘉先后遇溺 , 毌丘俭、王昶等得知东兴兵败 , 皆烧营退走 , 并留下大批军需物资 , 被吴军缴获 。吴主孙亮进封诸葛恪为阳都侯 , 加封荆、扬州牧 , 督中外诸军事 , 并赐金一百斤 , 马二百匹 , 缯布各万匹。东兴之战获胜后 , 诸葛恪有轻敌之心 。
新城兵败
公元253年(建兴二年)春 , 诸葛恪又要出兵伐魏 。大臣们认为国力不支 , 军士疲惫 , 一致劝阻 。诸葛恪不听 , 还特意写了一篇文章来晓喻众人 。文中诸葛恪举出古今事例 , 认为天无二日 , 民无二主 , 不乘此时伐魏 , 将留下长远的遗憾 。大臣们明知诸葛恪强词夺理 , 但形格势禁 , 一时无人敢再劝阻 。丹杨太守聂友与诸葛恪素有交情 , 写信劝阻 , 诸葛恪把自己写的文章送给聂友 , 并在后面题字说:“你说的虽然也有道理 , 但没有看到长远大局 , 仔细看看我的文章 , 你就会明白了 。”
同年三月 , 诸葛恪不顾众人反对 , 征发二十万人伐魏 。吴地百姓骚动 , 诸葛恪开始失去民心 。诸葛恪欲先到淮南炫耀武力 , 驱略百姓 。有部将劝他:“如今引军深入 , 敌人领地里的百姓一定会逃走 , 恐怕士兵辛苦而收获很小 , 不如停下来包围新城 。新城被围困 , 敌人的救兵一定会到来 , 那时再设法进攻 , 一定会有大的收获 。”诸葛恪采纳了这个计谋 , 于五月回军包围新城 。魏牙门将张特率三千人拒守新城 , 苦战月余 , 士卒病亡战死者过半 。但吴兵仍不能攻克 。诸葛恪督师强攻 , 城池将陷 。张特行缓兵之计 , 向吴军伪降 , 乘夜修补城防工事 , 继续死守 。吴军士卒疲劳 , 加上天热和饮水等原因 , 士卒们患腹泄、脚气病的已经达半数以上 , 死的伤的随处可见 。各营军官所报病人数目越来越多 。患疾者过半 , 死伤惨重 。诸葛恪认为军官们说假话 , 扬言要把他们杀掉 , 于是谁也不敢再去汇报 。
推荐阅读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葡萄牙也是倭寇?明朝和葡萄牙有什么恩怨史?
- 唐僧前身是如来徒弟金蝉子?和尚不承认?
- 高丽王国是安徽人建立的 朝鲜是东北人建立的?
- 李白真死于自己的水中捞月吗?他是怎么死的
- 杨大眼是怎么死的 杨大眼是被他儿子所杀?
- 和氏璧是哪国的 和氏璧的由来
- 金庸笔下表哥都是高富帅负心汉 是影射徐志摩?
- 爱国诗人屈原之死疑云 自杀说未必是事件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