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古代帝王反制盗墓贼的十大“毒招”
《反盗墓的十大“毒招”》
反盗墓招数一:虚墓疑冢
疑冢防盗 , 有一个考古名词 , 叫“虚冢” 。虚冢 , 只是秘葬方式的一种 , 又称假坟、虚墓、虚葬、潜葬、潜埋 , 说白了 , 就是造若干假墓穴 , 而将真尸葬地隐匿起来 。
传说中最著名的虚冢 , 当数孔仲尼的弟子为其设的五座虚墓 。晚清文人俞樾著《茶香室丛钞》引《东家杂记》称 , 当年孔子的坟西侧有五座假坟 , 都是石头砌成的 。这些坟都是他的弟子为他造的 , 目的是防止后人盗掘 。
据说 , 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后 , 曾命人掘开了这些虚冢 , 里面竟然跑出一只白兔子 。此说显然是无稽之谈 。但从中可以看出 , 盗墓掘坟 , 在孔子那个时代已是一种社会现象了 。为了防止盗墓者盗墓掘坟 , 反盗墓成了必须考虑的事情 。
石勒是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创立者 , 曾经是汉族豪强的奴隶 。他少年英雄 , 十九岁时组建了军队“十八骑” , 自号大将军 , 随着实力的发展 , 他攻城略地 , 建立了后赵王国 , 登上了皇帝宝座 。
在他母亲王氏去世后 , 为了防止墓穴被盗 , 石勒将母亲秘密安葬 , 随后又大张旗鼓地用虚葬疑冢来掩人耳目 。《晋书》中记载:“勒母王氏死 , 潜窆(音bian埋葬)山谷 , 莫详其所 。既而备九命之礼 , 虚葬于襄国城南” 。
二十年后的公元333年 , 石勒逝世 , 同样也采用了虚墓疑冢的反盗墓方式 , 和他的母亲一样 , 同样也是隐匿于山谷 , 然后用“高平陵”的名义 , 设置虚墓 , 以混淆盗墓者的视线 。高陵位于襄国城西南三十里处 , 不筑墙 , 不种树 。
史书记载 , 当时安葬石勒的时候 , 在夜间同时抬出了十几个棺材分别掩埋 , 以迷惑当时的百姓 。
后来 , 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十三城门出棺” , 是否是受到了石勒秘葬方式的影响 , 现在不能肯定 , 但其反盗墓的灵感 , 应该是一致的 。
石勒死后 , 由其第二子石弘继位 , 后让其侄儿石虎夺了皇位 。石虎死后 , 葬显原陵 , 从史料记载来看 , 显原陵亦为虚冢 , 石虎并未葬在陵中 。
《资治通鉴晋缈(卷100)记载 , 东穆武帝升平三年(公元359年) , 前燕皇帝慕容偏古同“俊”)做了一个梦 , 梦见石虎咬其膀子 , 一怒之下去挖显原陵 , 欲鞭尸泄愤 。但打开陵穴后 , 并没有找到石虎的尸体 。显然 , 石虎受其叔父启发 , 也采用了虚墓疑冢 。
反盗墓招数二:构筑崖墓
将墓穴挖在山崖上的岩石中 , 是另一种反盗墓招式 。依山为陵 , 显然比平地起穴那种封土式陵墓防盗效果要理想得多 。但这种莽法一般人家造不起 , 也造不成 。
这种开凿于山崖之中 , 不另起坟丘类型的墓穴 , 考古界惯称“崖墓” 。这种墓在西汉时已颇为流行 , 如现今考古发掘发现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山东曲阜鲁王墓、徐州龟山汉墓 , 都是在山崖中开凿了巨大的洞穴而成 。
崖墓的历史很长 , 早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 , 分布在江西省境内的武夷山崖墓 , 形式有单洞单葬、单洞群葬及联洞群葬 , 棺用整木刳成 。经考古发现 , 多为战国古墓 。从这点来说 , 皇家的“依山为陵”反盗葬式 , 是受到了民间崖墓葬制的启发 。
李世民的昭陵玄宫 。就是采用了这种防盗方式 , 是开凿九螋山(今陕西省礼泉县境内)而就 。其后唐诸帝多兴师动众 , 将附近风水上佳的山体都凿空了 。
反盗墓招数三:铁水浇筑
将墓穴开凿于山之中 , 坚固异常 , 防盗效果自然也非同一般 , 但是也存在明显“漏洞” , 其通往玄宫的洞口 , 盗墓者很容易找到 。
如何封闭洞口 , 工匠煞费苦心 , 其中用铁水浇筑 , 就是其中的硬招之一 。
正史所记 , 最为著名的铁水封陵 , 当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台葬墓——乾陵 。据馆会要》记载 , “乾陵元宫 , 其门以石封闭 , 其石缝铸铁 , 以固其中 。”
推荐阅读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揭秘古代宫廷投毒三大秘法 古代皇家投毒谜案
- 用石油大败突厥骑兵!看石油在古代的妙用
- 揭秘妙玉结局 竟被贼人掳走侮辱后卖入青楼?
- 揭秘历史上最真实的反清复明以及失败原因
- 揭秘汉成帝刘骜为什么死在赵合德床上?
- 古人更偏爱平胸 揭秘古代丁香乳更受欢迎
- 揭中国古人身份证 竟带防伪标识
- 揭秘中国古代的女囚坐牢就失去贞操的潜规则
- 古代女子出嫁洞房“八件套” 是些什么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