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古代帝王反制盗墓贼的十大“毒招”( 三 )
反盗墓招数五:伏弩、悬剑
在所有的反盗墓手段中 , 最为神秘的是“伏弩” 。弩即是箭 , 伏弩 , 就是暗设在陵墓死穴(盗墓者必经之地)处 , 可以自动发射利箭的一种反盗集机械装置 。机弩 , 即装机械的弓 。
伏弩一般只有帝王陵一类的高等陵寝才会使用 , 秦始皇的陵墓就有“伏弩” 。郭沫若在《中国史稿》第三篇第三章第一节中写道:“为了防止后人挖掘他的坟墓 , 秦始皇命令工匠装置了许多机弩 , 以射杀企图进入墓道的人 。”
曹操的高陵内传说也设有机关 , 但此说不见于正史 。蒲松龄所作的《聊斋志异曹操冢》(卷10)记载 , “许城外有河水汹涌 , 近崖深黯 。盛夏时有人入浴 , 忽然若被刀斧 , 尸断浮出:后一人亦如之 。转相惊怪 。邑宰闻之中 , 遣多人闸断上流 , 竭其水 。见崖下有深洞 , 中嚣转轮 , 轮上排利刃如霜 。去轮攻入 , 中有小碑 , 字皆汉篆 。细视之 , 则曹孟德墓也 。破棺散骨 , 所殉金宝尽取之 。”
在盗墓者将封闭的古冢打开后 , 怪事就出来了 , “开时箭出如雨 , 射杀数人 。众惧欲出 , 某审无他 , 必机关耳 , 乃令投石其中 。每投箭辄出 , 投十余石 , 箭不复发 , 因列炬而入 , 至开第二重门 , 有木人数十 , 张目运剑 , 又伤数人 。众以棒击之 , 兵仗悉落 。四壁各画兵卫之像 。南壁有大漆棺 , 悬以铁索 , 其下金玉珠玑堆集 。众惧 , 未即掠之 。棺两角忽飒飒风起 , 有沙进扑人面 。须臾风甚 , 沙出如注 , 遂没至膝 。众皆恐走 。比出 , 门已塞矣 。一人复(一目后)为沙埋死 , 乃同酹地谢之 , 誓不发冢 。”
此文透露出了“伏弩”的厉害 。在这个古冢里 , 反盗设计多种多样 , 不只有机弩 , 还有积沙 , 一个进入墓内的盗墓贼 。因反应慢了一点 , 就被积沙掩埋了 。
在墓穴中置放的杀人兵器 , 除了伏弩和机弩外 , 还有“悬剑” , 但这两样东西的反盗誊原理都差不多 。被盗的名人墓中 , 唐朝风水大师袁天罡的墓里就有“悬剑” 。
袁墓位于彰德城西北三十五里东灰营树 , 墓垣以砖砌成 , 内为清水一池 , 池深无底 , _池水中有锋利钢锥 。
当地传言 , 附近李家坡盗墓者李某将袁墓打开后 , 盗走了墓内的陪葬物金箍金剑和20余件金具 。更有一剑悬于墓顶 , 有二人因以利刃击砍剑之强 , 落水而死 , 后将尸体捞出 , 尸身均被利尖穿烂 。从此 , 虽人皆知墓中有宝物 , 然无敢往取者 。
反盗墓招数六:巨石堵门
另一个反盗墓手段是用自霖石顶死墓遭 。在帝王陵中 , 反盗设计严密 。特别是后室(客骞所在)的防盗更严谨 。在专供棺棒运行的长长墓道上 , 从入口到地富一般至少设有兰道石门 , 多者七道 , 道道有机关 , 石门燕迭数吨至数十吨 。最外面一层俗称“盘刚墙” , 而金刚墙的位置相当穗蘸 , 艘有知情者很难找到-l雠9年蓿发掘的第一座帝王葭寝 , 是明神宗朱翊钧自臼‘‘定陵”19弱年5月19日 , 考吉_人员挖了第一铲土 , 但直到当年的9月2日 , 才找到传说中写有“此石到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的“指路石” , 然后才找到金刚墙 。
在金刚墙的石门后面 , 项有一根同样神秘的 。自来石” , 这块石头 , 其实是一根长方形的石柱 , 起抵门棍的作用 , 有“一石当关 , 万夫莫开”的奇效 。定陵两扇石门十分沉重 , 高3 , 3米 , 宽1 , 7米;顶门的自来石长达1 , 6米 。
棺椁摆定 , 人员退出 , 里面不留一人 , 这自来石是怎么梅门顶住的?原来 , 秘密在石门和门轴的设计 , 两门的对接边缘扣榴 , 门轴上下端打磨成球状 , 打凿时 , 叉在两扇石门中间齐门缝的相同部位 , 多留出一个凸起的槽口 。关闭石门前 , 工匠将自来石放在地面的石厦凹槽内 , 通过_把牛茔殊∞工具 , 7”字状、俗称拐钉的物件套住自来石 。当1人员从地宫中垒帮撇出后 。先关起I离门 , 工匠拉动拐钉 , 让其慢慢前倾 。使之与石门上磺留槽口对接 。石条倾斜后 , 借助巨大的重量 , 会压迫有门轴的石门转动 。这时候 , 工匠迅速拿开拐钉 , 石门自动关闭 , 直至完全合缝 。两端均插在石槽内的自来石 , 便将石门死死顶住 , 不知窍门的人根本无法打开 。
推荐阅读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揭秘古代宫廷投毒三大秘法 古代皇家投毒谜案
- 用石油大败突厥骑兵!看石油在古代的妙用
- 揭秘妙玉结局 竟被贼人掳走侮辱后卖入青楼?
- 揭秘历史上最真实的反清复明以及失败原因
- 揭秘汉成帝刘骜为什么死在赵合德床上?
- 古人更偏爱平胸 揭秘古代丁香乳更受欢迎
- 揭中国古人身份证 竟带防伪标识
- 揭秘中国古代的女囚坐牢就失去贞操的潜规则
- 古代女子出嫁洞房“八件套” 是些什么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