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兵工先驱吴运铎 负伤上百 炸坏了眼手腿

吴运铎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 , 在上世纪50年代脍炙人口 , 发行达500余万册 , 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 成为那个时代鼓舞人们奋发向上的教科书 。
吴运铎祖籍武汉蔡甸 , 1917年生于江西萍乡 , 抗战爆发后加入新四军 , 从此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人民军队的兵工事业 。在研制武器弹药中 , 吴云铎多次负伤 , 左眼被炸瞎、左手4只指头被炸掉 , 左腿膝盖曾被炸开 , 全身负伤100多处 , 他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
新中国成立后 , 吴运铎历任中南兵工局副局长、机械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五机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职 。1991年5月 , 吴运铎在北京病逝 。
近日 , 长江日报采访人员采访从北京来汉的吴运铎二儿子吴小荣 , 他回忆起父亲在战争年代的点点滴滴 , 感慨万分 。
农家院子中造步枪
1938年9月 , 21岁的吴运铎冒着日机轰炸 , 从武汉辗转前往皖南云岭新四军司令部 , 等待上级发枪上前线 。司令部的同志告诉吴运铎 , 新四军的枪数量不够 , 质量也不好 , 许多战士还在用鸟枪和土铳打仗 , 建议做过机械工学徒的吴运铎到新四军修械所去造枪 。
在《把一切献给党》中 , 吴运铎写了皖南小山村中的“我们的兵工厂”:“一所普通的农家院子 , 墙角搭起棚子 , 里面有两个用土筑起的炉子 , 两个木风箱 , 那就是锻工间;北屋正中间的工作台旁埋了几根粗树桩 , 每个树桩上安了一部老虎钳 , 桌上摆满锤子、锉刀、钻子;枪托修理间 , 只有一些木工使用的简单工具 。我当时就愣住了 。”
就是在这样的兵工厂中 , 吴运铎和他的战友们造出的步枪不断运往前线 。吴运铎记下了这样一件事:一天 , 工厂里来了一名穿草鞋、军装的外国妇女 , 原来是国际友人史沫特莱 , 她要了一支新造的步枪 , 在小坡上埋一块钢板 , 举起枪连开三枪 , 子弹都从钢板中穿过了 。当史沫特莱参观了造出这支枪的农舍中的兵工厂 , 她惊叹自己从美洲到欧洲 , 到过很多国家 , 没有见过这样的兵工厂 。
研制兵器多次负重伤
当年 , 人民军队的兵工设备简陋 , 生产的危险常常不亚于前线作战 。吴运铎参加工作不久 , 在一次检修土枪实弹射击时 , 土造枪管突然爆炸 , 炸伤了他的左手 。自此之后 , 他又三次负重伤 , 留下伤口100余处 , 但都奇迹般地活了过来 。
吴小荣说 , 一次 , 发动机的摇柄突然掉下 , 砸伤父亲的左脚 , 后来伤口发炎 , 他发高烧40多度 , 左腿感染 。
这次受伤经历在《把一切献给党》也有记录:“第二天 , 我被送到军司令部后方医院 , 医生给我挖去腐烂了的肌肉 , 沿着踝骨挖了一个月牙形的大洞 , 足有半个菜碗口大 。”
为了修复前方急需的旧炮弹 , 一次 , 吴运铎从报废雷管中拆取雷汞做击发药 , 雷管在他手中突然爆炸 , 他的左手被炸掉4根手指 , 左腿膝盖被炸开 , 露出膝盖骨 , 左眼几近失明 , 昏迷不醒15天 。
1947年在大连附近的实验场 , 吴运铎和兵工厂的一名厂长一起检查射出去的哑火炮弹 。突然 , 炮弹爆炸 , 厂长当场牺牲 , 吴运铎左手腕被炸断 , 右腿膝盖以下被炮弹炸劈一半 , 脚趾也被炸掉一半 。在病床上 , 他利用尚存的微弱视力 , 坚持把引信的设计搞完 , 并让人买来了化学药品和仪器 , 在疗养室里办起了炸药实验室 , 制造出新型的高级炸药 。同时 , 他还学习日文 , 以便阅读参考资料 。
第二次负伤时 , 吴运铎躺在病床上不能下地 , 就在床上画武器的设计草图 , 导致伤口迸裂 , 鲜血直流 , 但他浑然不觉 , 医生不得不没收了他的钢笔和小本子 。
他设计的简易炮攻克日伪碉堡
抗战时期 , 日伪军在淮南四处修筑碉堡群 , 步枪手榴弹难以对付 , 吴运铎便设计制造出专门攻坚用的简易平射炮 。在攻占占鸡岗的战斗中 , 36门平射炮一齐开火 , 日伪碉堡即刻土崩瓦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