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West品玩|手机厂商为何扎堆儿盯上了折叠屏?
文/王飞
“我早就跟团队说tm价格肯定定便宜了 。 ”
这一幕发生在OPPO Find N发布会结束后 。 OPPO Find N刚刚发布 , 预约通道也刚刚开启 , OPPO高级副总裁、首席产品官刘作虎久违地接受了媒体采访 , 当媒体问到他预售情况怎么样时 , 负责线上预约的同事告诉他第一批早已售罄 , 所有预约按钮瞬间全灰了 , 他拍着桌子兴奋地喊出了这句 。
年关将至 , 手机圈也有了新故事 。
2021年全年以来 , 折叠屏手机市场呈现了爆发式的增长 。 中国手机厂商的主要玩家们都陆续推出了折叠屏的手机新品 。 不过它们的外形看上去都差不太多 , 有的叫价大几千 , 有的甚至接近两万 , 尽管市场上还是有一些声音认为这些产品在体验上还是很鸡肋 , 但并不妨碍他们在二手平台上的走俏 , 加价也是常态 。
最新的一位玩家是荣耀 , 2022年1月 , 赶在农历年之前 , 荣耀推出了旗下首款产品Magic V 。 但仅仅是1个月前的12月 , OPPO就推出了折叠屏新品Find N , 华为推出了小折叠屏“宝盒”P50 Pocket 。 在此之前 , 华为还推出了Mate X2以及下半年还更新了典藏版 , 小米也有MIX FOLD , 国内主要玩家中 , 除vivo之外 , 基本都推出了折叠屏产品 。
但就是在这种喧嚣的不久之前 , 折叠屏还一直被认为是少数人的游戏 。
国外的主要玩家是三星 , 2019年推出行业内的第一部真正商用的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后 , 自己又默默地更新了两代 。 摩托罗拉2019年也推出了Moto Razr小折叠屏 , 随后OPPO在2020年展示了OPPO X 2021概念机 。 前期的主要玩家也包括华为 , Mate X系列被认为是其在高端市场的重要产品 。
少 , 也意味着在市场上并不走量 。
数据分析机构IDC的报告显示 , 2020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大约只有194.7万部 , 只占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的0.15% 。 而在中国市场 , CINNO Research手机市场研究数据显示 , 2021年1-11月 , 中国市场折叠机销量约96.7万部 , 同比大幅增长101% 。 对比起来 , 2021年全年 , 中国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累计则达到了3.04亿部 。
不过随着华为、荣耀、OPPO和小米推出新品 , 大家都对未来一年的折叠屏市场陆续看好 。
“2022年是折叠屏元年 。 ”荣耀公司CEO赵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 他认为2022年会是折叠屏整个市场出货快速放大的一年 。
据THEELEC报告显示 , 三星2022年已经计划在全球出货1300万台折叠屏手机;分析师们也拿到供应链上的消息显示苹果将在2023年正式推出折叠屏产品 , 据报告 , 苹果也已经申请了围绕折叠屏相关技术 , 如内折、外折、卷轴等相关的专利达70项 。 按照苹果以往推出产品的调性 , 折叠屏相关技术一旦成熟 , 将会推出新品 , 带动相关市场增长 。
从产品供应 , 到行业预测 , 2022年大概率会成为了折叠屏元年 。
【PingWest品玩|手机厂商为何扎堆儿盯上了折叠屏?】“折叠屏元年”
折叠屏 , 概念上是指通过铰链、柔性屏等可弯曲零部件实现显示形态可折叠的智能终端产品 。 从外形上分类其实有横向内折、横向外折以及竖向折等多种形态 。
从产品形态上 , 内折可以说是目前比较主流的方案 , 像华为和三星都拥有竖向折和横向折方案的产品 。
技术上来看 , 横向外折其实是拥有一个拉伸屏幕的效果 , 仅仅配备一块屏幕 , 显示虽然便捷 , 但更易损坏 , 随着近两年旗舰折叠屏产品基本都过渡到了横向内折的方案 , 外折可以说已经基本走出了产品化市场 。 内折屏幕折弯半径更小 , 可以更好的保护好屏幕 , 对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而外屏负责传统直板机的使用场景 , 内屏负责扩展大屏使用 。
那么在2021年这个时间档口 , 手机厂商们为什么都纷纷扎堆推出了折叠屏?
实际上 , 从2012年京瓷发布KS8000——折叠手机初具雏形开始 , 折叠屏行业几经发展 , 在华为、三星等厂商的持续推动下 , 折叠屏手机经历了数年的迭代优化 , 相关技术逐渐成熟 , 进入到了规模产品化的成熟阶段 。
一方面是技术本身准备就绪 , 另一方面是手机市场格局在2021年迎来较大变化 。

文章图片
图1/4
2021年 , 国产手机厂商们纷纷瞄准了高端化 , 在参数之外 , 比拼产品体验 , 方案优化 , 以及如何突破高端 , 避免同质化竞争 。
在折叠屏之前 , 手机厂商们经历了游戏、影像和芯片等领域的竞争 。 在这其中 , 芯片是足以和对手拉开差距的决定性因素 , 但需要更长期的投入;而除去芯片之外 , 游戏、影像的方案 , 已经逐步下放到很多中端手机产品上 , 想支撑手机走向高端?确实需要一个新的东西 。
折叠屏的出现 , 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个需要 。
一台折叠屏手机 , 也确实是手机公司技术含量的体现 。
以OPPO Find N手机为例 , 刘作虎在接受采访时称 , 一部OPPO Find N的铰链的成本就已经高达100美元 。
在铰链方面 , OPPO Find N采用的是中国自研的精工拟椎式铰链 , 在实现贴合的同时可以多角度无级悬停 , 基本实现了无缝隐痕折叠效果 。
荣耀赵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 折叠屏这个品类的解决方案现在已经有很多 , 行业当中你拿一个 , 只要是要求不高都可以 。
比如折叠屏幕的另一关键技术“柔性屏” , 其中折痕的表现也成了比拼折叠屏手机的关键 。
在折叠屏普及的过渡期 , 三星在屏幕技术上确实算是绝对的王者 。 第一代折叠屏被“吐槽”最多的就是折痕的表现 , 他们基本上使用的是CPI(无色聚酰亚胺)塑料材质 , 而后续随着三星在屏幕玻璃盖板上的发力 , UTG(超薄柔性玻璃)成了旗舰的标配 , 后者在表现性能上更好 , 透光度高 , 耐磨耐热 , 但研发技术难 , 成本高 , 技术和相关供应也主要掌握在三星的手中 。
值得一提的是 , 三星今年也开放了UTG相关的技术 , 更多的公司可以量产UTG的玻璃 。 这也成了折叠屏在2022年可以产品规模化的关键 。
刘作虎称 , OPPO Find N是第一个水滴铰链加UTG玻璃的折叠屏产品 , “这两个加一起才能做到无缝隐痕 。 ”相比传统的折叠屏 , 它拥有更强的抗穿刺能力 , 耐用性增强 。
目前市面上的大多产品在使用后均存在“折痕”现象 。 小白测评视频截图也显示目前在售几家折叠屏在深度使用后的“折痕”状态 。

文章图片
图2/4
一加中国区负责人李杰也对品玩表示 , 折叠屏未来的竞争点 , 是在折叠的结构上怎么样做到屏幕无折痕 , 做的缝隙更小 。
如何告别炫技
2021年折叠屏行业最有趣的一个说法是:买折叠屏不是为了打开合盖使用 , 而是为了证明我有 。
这也揭示了折叠屏产品在用户侧的问题:让折叠屏告别“炫技” , 如何真正让用户用起来 , 成为了有具体使用场景的产品 。
“解决方案虽然多 , 但是要求高的话 , 把这种开合的体验要做得非常好 , 那就不一样了 。 ”赵明也谈到了内屏使用体验的问题 。
折叠屏普及的另外一个关键在于软件生态 。 李杰认为 , “折叠机未来的制高点或者关键的竞争点 , 是在软件的体验和服务上 。 ”
但软件适配问题想要从根本上解决 , 还需要仰赖于Android底层的系统推动 。 由于屏幕比例出现了不同的标准 , 在此之前 , Android也没有针对一些特别比例的折叠屏进行适配 。
刘作虎称 , 我可以告诉你 , 在海外有很多应用适配性挺好的 , 因为符合规范 。 但是国内相对自由 , 没有规则 , 可能会有一些问题 。

文章图片
图3/4
Android 12的发布虽然带来了全新的Material You设计语言 , 使应用开发者在为折叠屏手机适配应用界面时变的有迹可循 , 基础层面的改进可直接套用谷歌提供的系统指引 。 但“OPPO Find N这次很多app的优化也都是跟这些厂商一个一个去谈的” , 产品的比例也基于用户体验定制的 , 做了很多创新 。
手机内屏打开之后更像是一个平板 , 但折叠屏到底是使用平板应用还是手机应用?
这更像是一个手机和平板结合的领域 。 “手机双屏相结合应用的生态 , 其实我认为它是一个把平板操作系统和直板手机的操作系统相互之间融合的全新领域 。 ”赵明称 。
艾瑞咨询的报告也提到 , 折叠屏未来的软件生态或许与iPadOS的转变类似 , 折叠屏手机在系统发展初期解决了应用的适配问题后 , 应用开发者们将开始真正发挥折叠屏幕的优势 , 从界面交互设计 , 应用使用自由度等方面展开创新 , 为折叠屏手机用户带来独特的使用体验 。 而纵向折叠机副屏也将迎来更多交互创新与更多第三方应用接入 。
从扎堆到普及还有多远
过去几天 , 品玩走访的当地的一家经销商表示 , OPPO Find N折叠屏发布之后 , 基本没有现货 , 来一台走一台 。 他还表示 , 年关之前 , 不少人打来电话咨询有没有现货 。
折叠屏过去一两年都是很多二手平台网站上“紧俏货” 。 如今基本都可以随处搜到需要加价的折叠屏手机 。
其实 , 很多手机厂商赶在年前推出折叠屏 , 是因为折叠屏确实也有一些送礼的属性 。

文章图片
图4/4
看起来 , 折叠屏如今确实在“尝鲜”之外有了更多价值 。
从消费者方面 , 不管是尝鲜 , 还是抢购 , 折叠屏确实呈现了由少变多的趋势 。 过去一年 , 手机厂商对折叠屏的定位策略也进行了改变 。
荣耀推出Magic V给产品的定调正是“折叠屏进入主力机时代” , 而OPPO在Find N发布会上打出了“智能手机的下一场” , 产品定制的Slogan是“从尝鲜到常用” 。
刘作虎称 , 以前为什么是尝鲜 , 主要就是因为可靠性耐用的问题 , 包括价格的问题 。 从过去来看 , 人们追求屏幕的尺寸越来越大 , 但是不能无限的大 。 “但大的需求是存在的 , 大屏的体验对你的眼睛和脑袋有很大的好处 , 看视频、看朋友圈、看新闻、看报表都会更好 。 ”
价格上 , 折叠屏确实变得更亲民了 。
第一代折叠屏往往拥有万元以上的售价 , 在产品功能可靠性上还算是探索期 。 而如今的折叠屏:荣耀Magic V 256G为9999元、512G为10999元;相比起来其他折叠屏 , OPPO Find N确实最亲民 , 直接把价格打到了惊掉下巴的7699元起步 。
产业链上来看 , 刘作虎认为 , 折叠屏的供应链在中国精益制造上已经比较领先了 , 主要是设计能力 , 设计要靠手机厂商自己的功底 。
“整个行业一起加入 , 可能用不上两年 , 折叠屏卖五千块钱你会选直板机么?”他认为 , 用户的痛点解决了 , 价格也解决了 , 接下来就是大家多思考有没有更多的创新体验 。
赵明认为 , 手机市场未来直板手机和折叠屏手机会是长期共存或并行发展的 。 “未来折叠屏的发展速度会超乎我们的想象 。 ”
CINNO Research 发布报告称 , 预计2022年全球市场折叠屏智能手机销量有望达1569万部 , 同比增长107% 。 报告指出 , 未来随着折叠机成本的持续下降、技术的革新、产品的逐渐丰富以及软件不断升级 , 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 2025年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销量有望达5740万部 ,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6% 。
2022年1月10日 , 仅仅在发布会后的不到一个月 , OPPO官方宣布 , OPPO Find N折叠屏的预约量已经突破100万 。
推荐阅读
- 旗舰|【横评】8大旗舰手机拍半个月 选出了我们认为最好的视频手机
- 手机|电脑技术下放?联想拯救者 Y90 手机预热:双风扇 + 散热鳍片
- 手机|三星 Galaxy S22 系列韩版价格曝光:约 5300 元起
- 手机|传音发布Pop 5S手机:搭载 5.7 英寸 LCD 屏,Android 10 Go 系统
- 屏下|价格2000块钱出头 12G内存 哪款骁龙870手机性价比更高?
- 市场|一加总裁李杰内部信:2022 手机市场不乐观,但仍有机会
- 手机|摩托罗拉申请翻盖折叠手机新专利:显示屏外置
- 相关|吉利李书福要造手机,消息称将在武汉、上海等设置办公地
- Motorola|摩托罗拉为外置显示屏的翻盖手机申请专利
- 手机|上海微电子:中国首台2.5D/3D先进封装光刻机正式交付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