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历史上科举 设立官卷限制“官二代”优势

康熙皇帝在创立官卷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 , 他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会试后敏锐觉察到科场存在严重问题 , 接连发出两个质问 , 一言“今年会试所中 , 大臣子弟居多 , 孤寒士子 , 未能入彀 , 如此欲令人心服 , 得乎”?再问“考取举人进士 , 特为得人耳 。若或行贿夤缘而得之 , 则出身之本源不清 , 而欲冀他日之为忠臣良吏 , 得乎”?他提出“凡系大臣子弟 , 另编字号 , 令其于此中较阅 , 自必选择其文之优劣 。大臣子弟 , 既得选中 , 又不致妨孤寒之路 。如此 , 则于考试一事大有禆益” 。此处所谓“不致妨孤寒之路”颇关紧要 , 体现了康熙帝对科举考试社会作用的深刻认识 , 也是清代建立官员子弟科举体制的根本意义所在 。
一些大臣起初对康熙帝的方案很消极 , 康熙又令他倚重的李光地、张鹏翮等四人详议具奏 , 意在寻求支持 。至十一月才确立了官卷制度的基本框架 , 直隶各省乡试在京三品以上及大小京堂、翰詹科道、吏礼二部司官 , 在外督抚提镇及藩臬等官 , “子弟俱编入官字号 , 另入号房考试” , “会试满合字号、南北字号亦编官字号 , 每二十卷取一卷 。云南等四省中额仍照现例行 , 不另编官字号” 。后经更动调整逐步形成定制 , “在京满州汉员文官京堂以上及翰詹科道、武官副都统以上 , 在外文官藩臬以上、武官副都统总兵以上 , 其子孙曾孙、同胞兄弟、同胞兄弟之子 , 皆编为官卷 , 其祖父伯叔毋庸编入” 。应编官员范围后来呈现缩小趋势 , 逐步向高级官员集中 , 比如 , 吏礼两部因掌官员考核与科场事宜 , 其司员子弟一度列为官生 , 后皆取消 。
【清代历史上科举 设立官卷限制“官二代”优势】官卷本为防止和纠正官员子弟侵占民卷中额而设 , 如何设计其录取方式也就显得非常重要 。康熙时按照官民卷大约同等比例方式确定官卷中额 。后来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出现官卷录取过多过优的现象 , 违背了限制官员子弟的初衷 , 遂有减少官卷中额、甚至废裁官卷的建议 , 乾隆皇帝意识到官民分卷“立法之始 , 本为防弊 , 而彼时诸臣奉行者 , 不无偏袒子姓亲族之见 , 含糊具奏 , 分定中额 , 未免过多 , 遂使以怜恤寒畯之意 , 转成优幸缙绅之路 , 揆之情理 , 实未允协” , 提出“中额贵有限制 , 而立法务在均平”的录取原则 。按照该原则 , 各省乡试官卷按大、中、小省确定中额 。该取中原则将定额录取与按比例录取结合在一起 , 官卷中数以定额为限 , 不得逾额多取 , 如官卷不敷 , 缺额则以民卷补足 , 相沿成为定例 , 仅在具体定额及比例方面偶有细微调整 。
设立缜密的回避制度 , 很多考生因父兄或其他亲族做考官而丧失入场考试的机会 , 后为此短暂开设过“回避卷”回避之法始于唐朝 , 至清已趋于缜密 , 有亲属回避、籍贯回避、命题回避、阅卷回避、磨勘官回避等规定 , 其中以亲族回避最为严苛周备 , 这里重点谈亲族回避 。顺治十五年(1658年)题准 , “凡乡会试考官、同考官、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之子及宗族应试者” , “照例回避” , 其后规定渐多 , 考官及其亲属范围逐步扩大 , 到光绪朝时堪称严密繁复 。从朝廷立法角度论 , 这是要求考官子弟亲族回避以免嫌疑 , 而从考生方面来说 , 则意味着因父兄或其他亲族做考官而丧失入场考试的资格与机会 。
雍正皇帝即位后对回避之法进行了较大改动 , 乡试从雍正元年、会试从二年开始考试回避官员子弟 , 此亦即回避卷之制 , 他认为“入闱各官为国家宣力 , 伊子弟反不得应试 , 殊属可悯” 。回避官员子弟考试主要有两种形式 , 一是“另行考校” , 如元年在午门内试以四书文二题、经文一题、表策各一题 , 从中取四人为举人 。二是“一体考试” , 即回避官生与其他考生一道入场考试 , 但另编坐号与字号 , 酌量取中入榜 。乾隆九年 , 乾隆帝再改回避之法 , 他以“各科回避官生多寡不一 , 若遇人少之年 , 则入彀甚易 , 于科场条例亦不画一”为由 , 决定“自以照旧回避为是 , 嗣后不必一体考试” 。乾隆九年和十七年 , 顺天乡试和会试回避卷先后停止考试 , 该制自产生到废止为时甚短 , 不过二三十年时间 , 可视为清代回避制度的另类插曲 , 但其意义却不应完全忽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