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时髦生活 女子穿条纹裙露胸装住空调房( 二 )


谁能想到四百多年前的男人们能把头巾搞出这么多的花样?相比之下,即使现在的潮男,也难与之比肩——现代男士帽子款式单一,逊色多了 。
出行游玩篇
张居正所乘轿子内有套间厨房厕所类似“房车”
据《北方新报》报道,明朝万历的首辅张居正,回家奔丧,所坐过的堪称世界之最的大轿子 。
张居正返乡之行壮观得不得了:坐轿要32个轿夫扛抬,内分卧室及客室,还有小童两名在内侍候 。随从的侍卫中,引人注目的是一队鸟铳手,乃是总兵戚继光所派,而鸟铳在当日尚属时髦的火器 。张居正的这顶轿子,可想而知,一有里外套间,二有随侍人员,三有厨房厕所,估计应该比现在17座的考斯特还要大,因此必须动用32个轿夫来抬,这恐怕不仅是中国,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大轿了 。
小编觉得,这不是堪比现代的“房车”吗?
明宣德皇帝爱玩“捶丸” 类似现今“高尔夫”
去年南京青奥会期间,《扬子晚报》采访人员发现,南京博物院艺术馆二层举办了“博戏: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展”,作为向青奥的献礼 。展览中的图片部分,有两千年前汉朝人在玩“技击”和现代人玩的“击剑”,真是形似神更似 。展览中的一幅珍贵国宝,即《马球图》,据说是最早有关马球运动的图像资料,珍贵到禁止出国展览,必须花300大洋才能在陕西历史博物院的壁画馆才能见到它 。
专业人士介绍道,“画中确实有一位古装人士在打高尔夫球,此人乃大名鼎鼎的宣德皇帝朱瞻基,即明宣宗 。图版上说他玩的是‘捶丸’,类似于现在的门球 。可是看看地上的小洞,这分明就是高尔夫嘛 。宣德皇帝有过宏图大业,也爱好娱乐消遣,特命人将自己享乐时的身姿绘制成图,成就了如今仅存的这幅明代早中期宫廷绘画长卷《明宣宗行乐图》,现藏北京故宫 。”
纳凉篇
汉代皇宫设“空调房” 明清“冰盘”不逊于空调
据《山西晚报》报道,先秦已经开始使用冰块降低室内温度的方法了 。那时存放冰块的地方被称为“窟室” 。每到酷热的夏夜,贵族们在窟室中通宵达旦饮酒作乐 。
汉代皇宫里设有冬夏两用的“空调房”,冬季用房叫“温调殿”,夏季用房叫“清凉殿” 。
唐代的“含凉殿”为皇帝后妃的寝殿,傍水而建,夏天在里面居住十分凉爽 。
明清夏天,有钱人家会买来冰块或者白雪,拿出来摆放在居室当中就成了“冰盘” 。冰雪在融化时不断散发凉气,这制冷的效果丝毫不亚于今天的空调 。
古代的老百姓主要靠扇子纳凉,扇子多是用竹编的,古人称之为“摇风”,又叫“凉友” 。而有钱人会用“人工风扇”,即在一个轴上装上扇叶,轴心上拴有绳索,仆人手摇轴心上的绳索,扇叶被带动旋转则可产生凉风 。更高级的是用水力带动的“空调扇” 。
唐代人吃“冰棍” 南宋市集卖“冰激凌”
春秋末期的达官贵人们就已经喜欢在宴席上喝冰镇米酒助兴了 。
到了唐代人们已经学会制作并公开出售“冰棍” 。大木桶里放上冰,撒上盐以降低冰的融点,再将盛有蔗糖水的小铁盒排列在桶中,插入小木棍,过一会儿,就冻成了冰棍 。
北宋还能吃上各式各样的冷饮,并且已有了刨冰 。南宋市集上的冷饮更加琳琅满目,夜市的冷饮铺甚至要卖到三更时分才打烊 。
元代13世纪,蒙古王公贵族享用的“奶冰”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冰激凌的雏形 。
明清冰镇饮食充斥寻常巷陌,盛夏时节有很多小贩挑着担子沿街售卖“凉水” 。
春秋时已有冰窖宋朝出现“冰箱”
1976年,秦雍城遗址考古曾发现春秋时一座冰窖,其藏冰量达190多立方米 。朝廷中有专门的官吏负责每年寒冬时凿取冰块进行储存 。
山西省宁武万年冰洞据说当年就是隋炀帝避暑时的取冰处 。
宋代与冷饮的繁荣相伴,一种比较原始的“冰箱”也在宋朝出现,叫做“冰鉴” 。是一种双层的木桶,下面有基座,上面有盖,中间有夹层,把冰块放到夹层里,盖上盖子,好长时间都不会融化 。
唐代妇女纳凉穿半臂装、袒胸装
魏晋以前男人也和现代人一样爱打赤膊,女人们则喜欢穿“开裆裤” 。
唐代薄、透、露的“半臂装”和“袒胸装”深受女性青睐 。半臂装可以看做是古代的短袖衫 。而比半臂装更大胆的,则是袒胸装 。
吃货篇
4000多年前就有高脚杯
据《现代快报》消息,去年南京博物院举办的《它从哪里来》展览里,展出了4000多年前的高脚杯,“柄”和杯都呈喇叭状 。解说员说,这是在山东发现的,名叫蛋壳黑陶高柄杯 。“‘蛋壳’,说明杯子很薄,从已经出土的这种高柄杯来看,平均厚度只有0.5毫米,最薄的只有0.3毫米 。整个杯子重量只有40克左右 。它的平均吸水率只有万分之四十三,说明当时的烧陶技术非常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