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时髦生活 女子穿条纹裙露胸装住空调房( 三 )
解说员说,蛋壳黑陶高柄杯是当时最高级的一种酒杯 。从考古发现来看,这种杯子多出土于一些大中型墓葬,这说明,使用它的人身份不一般,很可能只有氏族首领才用得上 。
古代公道杯用于喝酒“作弊”
现在餐桌上,也有公道杯,不过,是用来分酒的 。
在南博的特展馆内,也有一个公道杯,当年是皇家用的 。“古代有人结婚时,大家往往起哄让新郎官多喝点,把他灌醉,这时公道杯就发挥神奇的作用了:公道杯一旦倒满,杯里的酒就一滴不剩漏光了 。”
这是怎么回事?专家说,这是古人巧妙地运用了虹吸和压力的原理 。杯子里面藏着一根弯管,管子两头分别连着杯子里面的孔和杯子外面底部的孔,倒酒的时候,酒通过底部的孔往上升,只要杯子里的酒不超过这个最高点,酒就不会漏;一旦杯子里的酒超过了这个最高点,压力失去平衡,管子里的酒越过最高点就从底部的孔漏掉了 。
战国时烤炉跟现在很像
说到烧烤,很多人会想到烤肉、烤鱼……其实,烤炉并不是现代才有,在2400多年前就有了 。南博的特展就展出了一个战国时的烤炉,炉子呈长方形,中间凹进去一块,支一些烧烤工具,就可以架起来烤东西吃了 。目前,国内出土了多件战国烤炉 。比如,1933年,在安徽寿春战国楚王墓中出土的一青铜云纹方炉,外形和现代烤炉比较接近,烤炉的两边还有两条青铜提链,方便移动,烤肉、取暖两便 。
据解说员介绍,战国烤炉大多呈方形或者长方形,底面凹陷,可以放置炭火 。四边有回廊形遮沿,上面可以摆放肉串 。四角上翘,目的是防止烤串滑落 。烤炉的四壁还安装有兽首衔环铜铺首,方便用链子提起来自由搬运,而且不烫手 。
当时的烤炉谁在用?解说员说,一般是皇家、贵族使用,烧烤已成他们的日常食品 。像皇家御厨,分工明确,有的人便专门负责做烧烤 。“当时贵族们吃的有烤肉,还有烤鱼 。”
汉代五格火锅鼎很先进
南博的展厅里,有一件2000多年前江都王刘非用的火锅,一共有5个格子 。和今天的九宫格火锅原理相近,甚至更好用 。“九宫格火锅底下是相通的,汤料其实是一样的,只是每格中放的食物不同 。我们展厅中的火锅鼎,底下是不相通的,能保证绝不串味 。”
在使用的时候,不同的格子里可以分别盛放不同种类的肉食和调味品 。据考证,汉代的火锅鼎,放的肉食,除了我们现在常吃的猪肉、牛肉、羊猪,还有马肉、鹿肉……当然,不是所有汉代人都能使用这么高档的火锅鼎,吃上多种少见的肉类,只有王公贵族才享受得到 。
相关阅读
俗语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炎热酷暑的夏日,很多人躲到“空调房”避暑 。在中国古代,尽管没有“空调”,但古人也有许多低碳、环保的纳凉避暑之所 。比如先秦时期的“窟室”、汉代“清凉殿”……
先秦时期避暑纳凉的“窟室”——贵族夏天的“娱乐空间”
和现代人一样,古人避暑首先想到改造居室环境,建造一个相当于现代带有制冷设备的“空调房”度过夏天 。这样的房间,古人称为“夏房”,先秦时期的“窟室”,秦汉时期的“凉房”及皇家的“凉殿”,后来的“冰室”、“凉窖”,都属于夏房 。窟室,算是先秦最流行的“空调房” 。所谓“窟”,字面意思就是洞穴,乃现代“地下室”的原始结构 。由此可知,先秦时代流行的窟室,实际上就是“地下室”,但比地下室更讲究 。
当时有条件的贵族,家里都筑有窟室,夏天一些重要的餐饮活动会安排在窟室中进行 。郑国大夫伯有是中国史上有名的“酒鬼”之一,他家就有一间窟室 。《左传·襄公三十年》记载:“郑伯有耆酒,为窟室,而夜饮酒击钟焉,朝至未已 。”大概意思是,郑国的伯有喜欢喝酒,特地修建了一处窟室,晚上在窟室内饮酒取乐,通宵达旦 。可见,窟室很像是先秦贵族阶层夏季流行的“娱乐空间” 。
当时,从中原的郑国,到南方的楚国,沿海的吴国,贵族们都喜欢在窟室中避暑,窟室也是家居的重要场所 。吴国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阖闾,在公元前515年的夏天刺杀吴王僚时,便利用了家里的窟室 。就史料分析,先秦时的窟室又不完全是利用地下冷源的地下室,也有人工冷源 。当时高级窟室内会放置冰块,以达到降温、调温的目的 。
公元前552年夏天,楚国的令尹子庚去世后,合适继任人选薳子冯回避楚康王任命时,便穿着棉袍、大衣躺到窟室内的床上,装病不去 。大热天里,薳子冯为什么还穿件大衣?原来,他在床下放置了冰块 。
推荐阅读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揭秘古代宫廷投毒三大秘法 古代皇家投毒谜案
- 用石油大败突厥骑兵!看石油在古代的妙用
- 古人更偏爱平胸 揭秘古代丁香乳更受欢迎
- 揭中国古人身份证 竟带防伪标识
- 揭秘中国古代的女囚坐牢就失去贞操的潜规则
- 古代女子出嫁洞房“八件套” 是些什么东西
- 揭秘千古迷团:12个远古文明为何突然销声匿迹
- 中国古代著名男宠 后宫美女在他面前黯然失色
- 古代文人笔下的阴间妓院 死后重操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