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衣|元宇宙只是未来技术演化的外衣
文章图片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在虚拟空间围坐K歌不再是幻想 。 近日全球首款音乐元宇宙应用Party On正式发布 , 用户可通过XR设备进入虚拟空间 , 以独特的身份和形象和任何人尽情K歌、开演唱会、举办聚会 。
过去的线上K歌 , 人们可以通过视频连线进行对唱 , 但是无法充分体会到线下K歌的氛围感 , 但现在 , 在元宇宙创造的虚拟世界里 , 戴上XR设备可以体会更逼真的K歌场景 , 有表情和肢体动作丰富的围观群众 , 也有环绕周身的歌声回荡 , 极其真实 。
【外衣|元宇宙只是未来技术演化的外衣】这就是元宇宙带来的改变 , 更具体地说 , 是扩展现实、数字仿真、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共同功劳 。
前不久的腾讯科技向善创新周上 , 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在谈论元宇宙时提出实现“临场感”是元宇宙重要的演进方向之一 , 元宇宙本身是一种技术渐进式发展的趋势 , 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技术集合 。 这里的临场感本质上就是元宇宙这一篮子技术给互联网世界创造的新东西 。
其实技术一直在改造我们的互联网世界 , 前二十年兴起的带宽和定位类技术 , 前十年兴起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 , 以及如今兴起的扩展现实、全息影像等技术 , 都在让真实世界变得更高效和灵活 。
传统互联网为效率而生
互联网诞生的初衷恰如其名 , 为了实现互联 , 打破信息交互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 到现在 , 全球化互联已经实现 , 0到100的过程已经完成 , 在这个过程中 , 有三类技术驱动着传统互联网世界的丰满 , 激发生产和生活效率的持续质变 。
第一类是网络带宽类技术 , 比如家用百兆宽带 , 它们为互联网世界的信息大爆炸创造了基础条件 。 第二类是无线传输类技术 , 比如4G、5G , 它们为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打下扎实的地基 。 第三类是定位类技术 , 比如GPS定位、电子导航 , 它们为互联网世界提供了非常稳定的动态交互能力 。
这三类技术产生的效率贡献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
一个是颠覆交互模式 , 将人带到自由点对点的无限信息流时代 , 提高了交互积极性 。 以社交场景为例 , 线上交互比线下有两个优势 , 一是同时间段内可交互更多体量的信息 , 因为信息是即达的 , 二是可以同时空下无视地点和状态实现一对多交互 。
其次是对信息媒介的包容度增加 , 情感和情绪表达形式更丰富 , 交互更加立体 。 早期的信息媒介以文字主导 , 后来有了图片 , 再然后有了视频以及直播 , 现如今直播和短视频成为主流的信息媒介 , 原因就在于这些媒介可以传递更饱满真实的情感 , 增强沟通效率 。
再者是赋予人和工具更精准的导航能力 , 为动态交互场景的繁荣作出巨大贡献 。 以网约车行业为例 , 汽车导航和手机导航的高精准度 , 大大降低了行业的服务难度 , 而多路线的规划能力 , 则大大减少了路线出错风险 , 缩短服务时间 。
可见 , 传统互联网世界的技术演化都有统一的方向 , 即效率的全方位提高 , 正如司晓认为的这是个从“离线”到“在线”的过程 , 是互联网技术对效率的解放和突破 。
下一代互联网为体验而生
扩展现实、数字仿生、人工智能的兴起 , 是否证明传统互联网技术不再重要?并非如此 , 只是角色的阶段性转换而已 , 今天的互联网已经够快 , 而且还在变快 , 但我们的交互和信息传递对此感知已经不那么明显 , 所以技术的下一步 , 是要强化互联网世界的感知能力 , 为各种场景带来更真实的体验 。
元宇宙涉及的这一篮子技术 , 从方向看主要有两类 , 一类是构造逼真的虚拟世界 , 或是将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进行无界融合 , 比如虚拟现实、全息技术、感知交互等 , 另一类是提供数据和算力支撑 , 比如人工智能、云计算等 。 目前这两类技术主要通过三个维度来增强互联网世界的体验 。
第一 , 升级交互感官维度 , 提高虚拟空间的真实等级 。
这里以VR设备为例 , 早期搭建的虚拟空间只具备视觉和听觉的交互感官 , 通过包裹视觉的形式给人带来沉浸感 , 后来技术实现了触觉、嗅觉等交互感官的加入 , 强化了在虚拟空间内的交互真实感 , 人与人的拥抱、人与物的接触有了更真实的感觉反馈 。
第二 , 复刻实体感官和能力 , 实现远程化亲临 。
机器狗是典型的仿生学和人工智能的精密产物 , 早期机器狗受限于机械能力限制、无法胜任高难度动作 , 但是通过持续的深度学习后 , 机器狗已经可以在很多复杂的场景执行任务 , 人类则能通过机器狗的视觉能力进行远程场景的探索 。
第三 , 数字还原场景 , 增强可视化能力 。
目前已经有一些企业创造了数字工厂 , 借助数字孪生能力 , 工厂能够全程实现可视化的实时动态管理 , 未来随着数字场景和真实场景的镜像化程度提升 , 数字场景甚至可以做到提前为现实场景预演未来的生产情况 。
不难看出 , 未来互联网技术的方向就是追求真实 , 因为真实能带来最可信的体验 。 正如司晓对“在场”概念的解释 , 他认为在场是一个空间与时间、主体与客体、本我与他我实时同步的状态 。
临场的多维价值
以XR、AI为代表的下一代技术 , 为何会崛起 , 成为当前技术演化的主角?答案很简单 , 因为这些技术追求真实 , 追求体验的特性 , 对真实世界的生产和生活的价值远超想象 , 它们可能将人类社会带到下一级阶梯 , 开启另一个0到1的过程 。
就像司晓评价的那样 , “它们最终能够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 , 进一步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 ”这些技术追求对真实世界的复刻和模拟 , 带来的临场感具有多层现实价值 。
一、优化生产模式
在人和机器高度协同的产业 , 最先进的工作模式是单人对机器的规模化控制 , 从而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 而下一代技术加入后 , 两者关系进一步演变 。
以5G远程挖矿为例 , 基于无人驾驶、车路协同、5G等技术 , 机器操控者只需在室内搭建的同步操控台 , 即可操控千里之外的任何一台机器 。 这是对传统人车合一生产方式的颠覆 , 而这种生产方式不受时空限制 , 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 同时大幅提高劳动者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
二、改善生活方式
目前人类与各类生活终端 , 比如手机、汽车的交互方式已经固定 , 但下一代技术的应用 , 正在通过延展设备能力的方式 , 将彼此引向全新的交互逻辑 。
以自动驾驶汽车为例 , 依靠高精地图、空间定位、深度学习等技术 , 少数汽车已经能够在泊车、超车、高速行车等日常场景中高度解放驾驶员 , 加上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程度提升 , 未来人与车不再是全程控制关系 , 车将会成为一个移动娱乐座舱 , 也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生产力场景 。
三、探索生存新空间
面对不容乐观的地球环境 , 人类早已开始探索外太空 , 寻找可能的宜居星球 。 此前已有国家模拟火星环境建立生存空间来验证人类居住可能性 , 也有企业尝试利用数字模拟还原其他星球地貌 。
借助人类越走越远的探测器 , 未来凭借全息影像、数字孪生、卫星通信等技术 , 我们或许可以在地球对其他星球的环境进行实时模拟 , 并依据人工智能进行因子推演 , 从而摸索出利于人类生存的最佳方案 。
技术方向始终如一
回到元宇宙概念上来 , 今天我们表面上是在谈论元宇宙 , 实际上是在谈论一篮子未来技术 , 而元宇宙只是技术演化披上的最新一层外衣 。
遗憾的是 , 我们无法预测这些技术未来到底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 正如司晓所言:“技术有它自己的发展步调与应用规律 。 ”
好在技术的应用是诚实的 , 尽管从互联网世界的技术演变史来看 , 老技术和新技术的应用逻辑有很大差距 , 但它们出现的初衷都是服务于人和社会 , 都在追求效率和体验的无限提升 。
通过种种生产和生活场景的新技术落地 , 以及为我们带来的改变 , 我们发现技术演进的方向是统一的 , 从过去的重效率到现在的重体验 , 重真实 , 重临场感 。
因此 , 即使今天放在我们面前的不是元宇宙 , 是其他的概念 , AI、XR、数字仿真这些技术也还是不变 , 这些技术的演进方向更不会变 。
把时间放更长 , 这些为互联网世界带来临场感 , 使交互在场化的下一代技术 , 必将在持续的演化和应用下 , 为全人类创造出一个虚实无界的超现实交互未来 。
文/刘旷公众号 , ID:liukuang110
推荐阅读
- 处理单元|出行洞察:DPU市场火热,“芯”战场发展前景如何?
- 战斧|1899 元原价,七彩虹战斧 RTX 3050 DUO 显卡开启预约
- Google|瑞典购物比价平台PriceRunner起诉谷歌涉嫌垄断 索赔24亿美元
- 新机|1999起?Redmi K50宇宙售价全曝 卢伟冰:K40退市阶段 | 荣耀新机明天见
- Tesla|特斯拉:由于比特币账面价值变化 去年计提了约1.01亿美元的减值损失
- 手机|三星 Galaxy S22 系列韩版价格曝光:约 5300 元起
- IT|吉祥物冰墩墩一墩难求:33950元的金墩墩已被买走
- 数字货币|比特币去年11月以来首次突破50天移动均线 一度站上43000美元
- 下架|反元宇宙而行?Mozilla 宣布下架 VR 浏览器 Firefox Reality
- Solr|AI薪资整体走下降趋势 去年平均年薪104566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