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建设有吸引力的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 三 )


2014年6月,刘闯和同事们建成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出版了1000多个科学数据集、400篇论文,汇集了近40万篇论文,全部在知识产权保护原则下开放共享。

如果数据库建成,如何吸引学者主动上传作品,愿意将其视为学术分享平台?这是所有数据库运营者都会遇到的问题。

凡勇昆说:“数据库建设不能只搭建平台,而不打造平台。如果筹建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要对影响因子作出明确规定,引导作者、期刊主动在这个平台上共享知识。”

学术交流不仅包括学术知识传播,还包含学术评价等多重机制。芮建江说:“大家对知网的依赖度高,是因为其建立了一个学术评价体系,很多作者和期刊以被其收录、引用、下载的结果,来衡量学术影响力。”

刘闯建议:“在顶层设计上,应鼓励期刊论文上传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并纳入‘卓越计划’等国家评价系统中。”“卓越计划”是在中国学术期刊领域具有导向性的国家计划,由中国科协、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实施,最终遴选出近300种领军期刊、重点期刊等。

优质平台具有评价导向,更容易聚集优质资源,其中影响因子无疑是驱动因素。芮建江表示:“在国家知识资源库建设上,要逐渐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以增强平台吸引力,确保高质量知识论文不断涌现。”

(本文部分受访者采用化名)

(本报采访人员 陈鹏)

【来源:光明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