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者|海尔衣联网=干洗店+试衣镜?

破坏者|海尔衣联网=干洗店+试衣镜?
文章图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科技新知” , 作者:王思原, 编辑:伊页 , 铅笔道经授权发布 。

【破坏者|海尔衣联网=干洗店+试衣镜?】“我们希望自己成为破坏者 , 而不是被破坏者 , 就像小米做手机 , 一下就把手机行业颠覆了” 。 海尔的张瑞敏过去充满了对小米的羡慕 。
2010年小米初入手机行业 , 仅用不到5年时间就成为“国民神机” , 让已经在电器行业打拼二十多年的张瑞敏第一次感到如此焦虑 。
当时海尔在成为业界第一梯队的龙头后 , 已经找不到值得学习的榜样 , 按照张瑞敏的话说就是“一开始学日本的 , 后来又学美国的 , 再后来就找不到学习对象了” 。
但看到小米把手机行业颠覆后 , 张瑞敏明白 , 未来不管是谁 , 可能一家与冰箱毫无关系的企业 , 也可能一下子冒出来 。
于是“自以为非”成了海尔的文化 , 拆掉海尔过去的“墙” , 做旧模式的破坏者 , 也成了张瑞敏想要走的路 。
在大时代高喊万物互联的口号下 , 海尔又盯上了衣物这个庞大的产业链 , 想要跨界做如小米那般的“破坏者” 。 可依葫芦画瓢能够复制成功吗?
衣联网还是干洗店?
2017年 , 曾历任海尔集团洗衣机产业产品企划部长的孙传滨 , 率先发起海尔衣联网的生态布局 , 创建青岛云裳羽衣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孙传滨认为 , 衣服的购买、穿搭、洗护本该是一个整体 , 用户的需求应该是连贯的 , 但现实中它们彼此却是割裂的 , 所以衣联网就此孕育而生 。
海尔最初的想法是 , 为用户提供“洗、护、存、搭、购、收”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 , 但通过这些年的布局 , 进入大众视线最多的就是洗衣先生 , 这也是海尔衣联网中最重要的布局 。
但有意思的是 , 在大多数人眼中 , 甚至是一些加盟商 , 都认为洗衣先生的本质上还是一家线下干洗店 。
“这是个什么东西?这不就是一块装了安卓系统的大屏幕” , 当海尔的工作人员将3D云镜搬到小杜的洗衣先生门店时 , 他这样感慨道 。
破坏者|海尔衣联网=干洗店+试衣镜?
文章图片

据悉 , 海尔3D云镜可以实现搭衣、购衣等服务 , 这也算是洗衣先生的一项差别化服务 , 不过小杜却对此表示不解 , “我开洗衣店难道是为了让顾客进来买衣服?这个东西在我们店里已经十几天没打开过了” 。
的确 , 即便是对于消费者来说 , 也不会想到 , 在一个门头挂着洗衣先生招牌的干洗店里 , 可以在线试衣、买衣 。
并且最为关键的一点是 , 消费者已经来到线下了 , 为什么不去专门卖衣服的门店进行购买 , 后者还可以亲身感受衣服的质感 。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 , 洗衣先生的诞生似乎就是为了进入干洗行业 , 而一些其他特色服务更像是一种尝试 , 想让这家干洗门店达到利益最大化 。
“不过 , 跟其他干洗服务不一样的一点是 , 洗衣先生可以为衣服打上RFID标签(射频识别) , 实现洗衣联网 , 简单来说就是顾客可以实时查看洗衣情况 , 使这个洗衣过程更加透明” , 小杜称 。
但是有多位洗衣先生的老顾客表示并不了解该功能 , “能在不破损的前提下 , 把衣服洗干净就行 , 过程并不是特别在意” 。
此外 , 背靠海尔的生态资源 , 洗衣先生还有所谓的“1+N+生态”模式 , 简单来说就是洗衣先生不止提供衣类服务 , 还提供家电清洗、衣橱收纳等到家服务 , 以及洗涤日化、小家电等日用品的售卖 。
但在线下观察询问后发现 , 大多洗衣先生门店并没有官方所说的提供到家服务 , 主要还是靠洗衣来获取利润 , 不过一些洗涤日用品还是摆在了货架上 。
破坏者|海尔衣联网=干洗店+试衣镜?
文章图片

在询问客服后得知 , 仅有个别海尔线下门店提供到家服务 , 大多服务还是在采用线上下单的模式进行 。
也就是说 , 现在海尔衣联网的主要布局洗衣先生 , 目前来看更像是 , 在一家售卖日化产品的干洗店里 , 放了一台能够3D试衣、买衣的镜子 , 以这种方式为用户提供所谓的“洗、护、存、搭、购、收” , 最后形成一个衣联网的概念 。
不能否认 , 海尔在洗衣上确实有硬件优势 , 但这个优势并没有大到可以颠覆整个干洗行业 。
无法颠覆行业
2007年 , 乔布斯在首款iPhone发布会中表示 , 与之前的Macintosh电脑和iPod播放器不同 , iPhone是一款重新定义了的计算设备 。
“一部iPod , 一部手机以及一部互联网移动通讯器 , 这不是三款独立的设备!”通过iPhone , 苹果将一款迷你电脑放入了消费者的口袋 。
这就是苹果为什么能够颠覆行业 , 从“多点”触摸到Apple Store , 苹果所做的一切是之前没有任何手机厂商做到的 。
简单来说就是 , 苹果的优质产品带动了人们的需求 , 从而颠覆了行业 。
当然 , 除了产品带动需求 , 需求带动产品也能颠覆行业 , 例如张瑞敏提到的小米 。
不同于苹果 , 小米靠着不错的质量以及比苹果至少低60%的售价 , 吸引了大批无力为智能手机支付品牌溢价的人群 , 带动产品销量的同时 , 也将行业推入平价时代 。
目前来看海尔衣联网更像走苹果的路线 , 想用产品带动需求 。
但正如上文所提到的 , 海尔衣联网主推的洗衣先生并没有给用户带来颠覆性的体验 , 3D云镜、RFID这些并不能带动市场的热情 , 更多消费者还是将它视为一家普通干洗店而已 。
而干洗服务的本质 , 一切都是围绕体验展开 , 尤其是在上门取、送衣成为主流的情况下 , 洗衣先生门店里的“搭、购”服务很难受到消费者青睐 。 所以海尔衣联网想要靠这种“1+N+生态”的模式来颠覆行业 , 目前来看还很困难 。
破坏者|海尔衣联网=干洗店+试衣镜?
文章图片

此外在干洗市场 , 有两种比较火的模式 , 一种是普通的线下社区门店 , 一种是集约化洗涤+收衣点模式 。 前者的代表就是包括UCC在内的老牌干洗连锁 , 后者则是京东这些互联网平台 。
而洗衣先生的模式更像是将两者进行了结合 , 一些社区加盟门店既可以线下取送 , 也可以选择快递取送 。
这也就意味着洗衣先生一脚踏进了两个阵营 , 需要与两个阵营的劲敌抗衡 。 但无论是在哪个阵营 , 洗衣先生前方的路都充满坎坷 。
因为干洗行业的特性就是获客慢 , 抢客难 。 “所有线下干洗店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养客’过程 , 不过后期服务、技术、设备没有大问题的话 , 客户粘性也会很强” , 一位业内人士称 。
虽然有海尔品牌的加持 , 可以加快人们对洗衣先生的认知 , 但在干洗行业 , UCC等一众老牌连锁企业已经深入人心 , 想要撼动还需要更多时日 。
在集约化洗涤这条赛道 , 更有众多互联网平台的“拦路” 。 抛开用户体量不谈 , 即便是想要将服务做到极致 , 物流这一关就是海尔短时间无法突破的 。
所以 , 海尔洗衣先生目前来看并没有成为行业“破坏者” , 其更像是行业的“参与者” 。
“分割生态”前路未卜
其实衣联网更像是海尔生态布局上的一个代表 , 更具体点说应该是 , 海尔分割式智慧生态布局上的一个场景 。
目前海尔除了衣联网还有食联网等生态布局 , 还有专门搭建的三翼鸟场景品牌 , 其实说白了这些遵循的思路都是海尔场景分割生态 , 将不同的场景加入不同的生态 。
放在C端家庭来看就是 , 阳台上有阳台专用的场景 , 厨房有厨房专用的场景 , 客厅有客厅单独的场景 。
就国内市场而言 , 在智能生态领域其实还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标准 , 但不能否认的是 , 与目前已有的生态相比 , 海尔这种分割场景式生态并不占优 。
首先海尔生态建设大多采用前装模式 , 与后装模式相比 , 存在成本高、改动大、安装复杂等先天弊端 , 在智能生态起步阶段很难获得消费者欢心 。
破坏者|海尔衣联网=干洗店+试衣镜?
文章图片

其次 , 海尔本身的优势在于冰箱、洗衣机以及空调这些“硬实力”方面 , 在“软实力”方面与阿里、小米、华为这些互联网平台还有差距 。
例如阿里ALink、京东JD Alpha在电商方面的优势 , 小米在生态链上的优势 , 以及华为在信息通信领域的优势 , 这些能够促进智能生态建设的优势 , 都是海尔现阶段并不具有的 。
智能生态平台建设的目的 , 是通过顶层设计思路 , 赋能生态硬件 , 赋能智能家居产品 , 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 解决各智能终端之间的互联互通 。
目前 , 海尔虽然宣传“衣联网、食联网”等场景方案 , 但实际上 , 这种做法很难真正的打通大数据 , 实现跨品牌、跨品类的互联互通 。 所以反映在实际运用中 , 很难给用户带来更良好的体验感 。
从实际的市场观察也不难发现 , 真正影响体验的 , 往往是硬件和平台 , 显然 , 海尔智家不具备这样的优势 。
硬件方面 , 海尔缺少手机这种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最重要的智能终端入口 , 这方面小米和华为都是数亿的存量用户 。 而平台方面 , ALink、MIoT、Hilink这些本就占优的平台 , 在经过数年搭建后 , 体量更是达到了数一数二的级别 , 海尔生态的前装模式显然很难撼动这些群体 。
不过幸运的是 , 现在国内智能家装市场的渗透率并不高 , 这就意味着行业还未形成统一标准 , 海尔的场景生态前途怎样也还是未知 。
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是 , 与拥有动辄数亿存量用户、数百亿智能唤醒设备的竞争对手相比 , 海尔生态要走的路还很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