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桂术甘汤治慢性肾小球肾炎配方

【原方配方组成】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术6克,甘草6克 。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疾病 。临床上常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损害 。有时可伴有肾病综合征或
重度高血压 。急性肾炎迁延不愈,可发展为慢性肾炎,但多数慢性患者的病因并不太清楚,其他细菌、病毒感染均可引起慢性肾炎 。由于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故发病机制各不相同,大部分是免疫复合物疾病,但肾小球病变引起的肾内小动脉硬化,肾脏局部血流动力学异常,肾小球系膜的超负荷状态以及高血压病对肾小球结构和功能的作用,在慢性肾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作用 。该病诊断若尿化验异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病史1年以上,无论有无肾功能损害均应考虑此病,再进一步除外继发性肾炎及遗传性肾炎后,即可确诊为慢性肾炎 。
慢性肾炎属于中医“腰痛”、“尿血”、“水肿”、“虚劳”、“关格”等范畴 。病位主要在肾,与肺、脾、肝关系密切,因此本病病机关键为脾肾虚损,湿停瘀阻,故治疗当以健脾补肾、化瘀利湿为指导原则 。
【苓桂术甘汤治慢性肾小球肾炎配方】根据《江西中医药》1994,25(2):6,刘敏报道:用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1例慢性肾炎患者,疗效满意 。处方:茯苓15克,炒白术10克,桂枝10克,黄芪20克,防己10克,川牛膝15克,防风10克,泽泻10克,炙甘草6克 。7剂后,颜面及双下肢浮肿明显减轻,再综上方加石苇10克,鸟不宿30克 。服用半月,诸症均减,无明显不适,继用上方合春泽汤加减治疗2月余,一般情况良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