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如何教子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二 )
到了晚年,唐太宗更加注重对太子的教育 。他认为,培养治国的本领,不仅要懂得治国的道理,更重要的事还必须亲自去实践一番,使自己具有实际的治国能力,因此,他命令太子代他处理一部分政事,使太子在实际从政中学到经验,增长才干 。
唐太宗还根据自己治国的经验教训,写成了《帝范》一书,用来教育子孙 。他在《帝范》的《前序》中说:“汝以幼年,偏钟慈爱,义方多阙,庭训有乖,擢自维城之居,属以少阳之任,未辨君臣之礼节,不知稼穑之艰难 。余每以此为忧,未尝不废寝忘食 。……所以披镜前踪,博采史籍,聚其要言,以为近诫云尔 。”大意是说:因为你年纪太小,又受到多方面的慈爱,所以对你的道德和为人方面的教育很缺乏 。现在把你立为太子之后,你对君臣之间的礼节还不太明白,尤其不知道老百姓种田生产的艰难 。我每想到这里,都深深地为你而担忧,有时甚至为此而废寝忘食 。这样我就根据前代君王的事迹,博采历史书籍上的种种记载,把其中重要的言论汇集在一起,把它作为对你的训诫 。《帝范》共有十二篇:君体、建亲、求贤、省官、纳谏、去谗、戒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 。李世民为儿子想得十分周到,这十二个问题的确是担任君王必须面对的问题 。更了不起的是,李世民并不认为自己就是帝王的典范 。他在《后序》中坦白地承认自己有许多缺点 。例如:喜欢那些珍宝古玩,兴建了不少高台深池作为自己游览之地,好几次到外地去巡幸,使人民很劳累等 。他说:这几件事,都是我的过失,你不要效法我 。李世民对儿子说:我自己虽有缺点,但是毕竟功劳很大,老百姓不至于怨恨我;而你没有一丝一毫的功劳,由于祖父和父亲的功业,而登上了帝位 。如果你能够为国家百姓做许多好事,那自然国泰民安,自己也没有什么危险;如果放纵自己的欲望,做许多坏事,百姓就不会拥戴你,甚至会使你的帝业废黜,自身的性命都不保 。——这也许是历代帝王在教育子孙时说得最明白最理智最彻底的训诫了 。
【唐太宗李世民如何教子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唐太宗十分注重让孩子学会认识自我,但所用的方法却绝非空洞的说教,往往用浅显的故事、生动的比喻来引导孩子 。当下的父母,有许多喜欢以说教的方式来教育子女,若是觉得自己的理论水平不够,“说不过”孩子了,便努力去找其他人来帮忙教育 。这些方法其实都是不可取的,就像唐太宗教导孩子要自知一样,父母们也应当时刻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 。
推荐阅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紫禁城竟没一个厕所 慈禧太后如何解决内急
- 秦二世胡亥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秦二世胡亥
- 中国历史上的疯狂裁员 唐太宗时期裁员七成
- 揭秘卫子夫是如何追逐皇帝的爱好和趣味的?
- 耶律璟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如何评价耶律璟?
- 杨文干事件内幕 秦王李世民为权力陷害亲哥哥
- 古代如何放假 唐代3个黄金周 宋代春节一个月
- 古代富商是如何让郑板桥给自己画画的
- 武则天“禁屠”趣事 如何能让老百姓不吃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