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在哪 黄埔军校走出了哪些国共名将?
揭秘:黄埔军校走出了哪些国共名将?
1924年6月 , 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 , 于广州黄埔长洲岛创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这个学校有一个更着名的名字——黄埔军校 。
从1924年到1949年底 , 黄埔军校在大陆开办了23期 , 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 , 培养出了23万多名毕业生 。其中 , 不少毕业生成为国共的骨干将领——胡宗南、林彪、刘志丹、罗瑞卿、杜聿明、黄维、郑洞国、戴安澜、胡琏、徐向前、陈赓、赵一曼……没有他们 , 整个中国现代史或将黯然失色 。
胡宗南“哭”进黄埔军校
胡宗南是浙江镇海人 , 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 , 深得蒋介石的宠爱和器重 , 指挥40余万精锐部队 , 人称“西北王” 。一生戎马30年 , 经历了黄埔建军、东征、北伐、第一次国共内战、抗日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台海对峙等中国现代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 。
但是 , 当年胡宗南参加黄埔军校入学考试 , 因为个子比别人矮 , 身体又较瘦弱 , 差点在体检时被淘汰出局 。幸好他及时施展“哭”功 , 硬是“哭”进了黄埔军校 。
1924年 , 黄埔军校在上海秘密招生 , 进行初试 , 合格后再到广州复试 。上海初试的主考官是毛泽东 , 胡宗南顺利通过 , 可接下来在广州举行的复试就没有这样简单了 。
体检复试 , 考官让考生站成一排检查身高 。胡宗南身高不足1.6米 , 一下子就被拎了出来 。考官不客气地说 , “你根本就不是当兵的材料 。”这就意味着 , 还没进入文化考试环节 , 胡宗南就被“咔嚓”了 。
这个结果是胡宗南无论如何没有想到的 。他怔了怔 , 突然蹲在地上号啕大哭起来 。在举目无亲的地方 , 这个29岁的男人第一次体会到了“绝境”两个字的含义 。
哭了一阵后 , 胡宗南醒悟过来 。他猛然站起来 , 大声责问把他拎出来的考官 , “为什么不让我参加国民革命?革命是每个年轻人的义务 , 个子矮怎么了 , 拿破仑的个子也不高 , 总理孙中山先生的个子也只有1.68米 , 廖仲恺先生更矮嘛 , 国民革命怎能以相貌取人呢 。”
这时候 , 在旁边一间屋的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被惊动了 , 他出来后对胡宗南说 , “这位同学 , 我批准你参加考试” 。当即写了一张纸条交给胡 , 上书“国民革命 , 急需大批人才 。只要成绩好 , 身体健康 , 个子矮一点也是应该录取的 。”
凭着廖仲恺的纸条 , 胡宗南参加了文化考试 , 成为黄埔军校一期的一员 。当然 , 那时候的廖仲恺没有想到 , 这个差点被淘汰的小个子 , 日后会成为国民党最着名的战将之一 , 更没想到日后他会把毛泽东“逼”出延安——当然 , 最终结果是胡宗南被逼退台湾……
“灵不过陈赓的腿”
“既生瑜 , 何生亮?”这是三国东吴大将周瑜的一句名言 。对此 , 胡宗南有很深体会 。他这辈子与无数对手过招 , 最难忘的一位可能就是陈赓了——这位老同学与他从黄埔军校就开始争斗 , 直到解放战争还没停息 。
两人都是黄埔军校一期生 。陈赓是青年军人联合会成员 , 而胡宗南则加入了孙文主义学会 。两派经常因为思想和立场的不同而发生冲突 , 打架斗殴是家常便饭 。有一回 , 在一次集会上 , 两派又起争斗 , 闹成一团 。陈赓开始和李仙洲对阵 , 胡宗南跑过去帮李仙洲的忙;陈赓一时火起 , 操起一只板凳追赶胡宗南 , 把后者赶得狼狈逃窜 , 帽子都跑丢了 。
陈赓成名很早 , 被称为“黄埔三杰”(另两人为蒋先云和贺衷寒)之一 。当时还有一首打油诗说:“蒋先云的笔 , 贺衷寒的嘴 , 灵不过陈赓的腿 。”说的是陈赓在第二次东征中救蒋介石一命的事情 。
1925年秋 , 国民革命军进行第二次东征 。东征军总指挥蒋介石在华阳镇一役中遇险 , 陈赓背着蒋介石 , 靠着两条长腿健步如飞 , 最终在枪林弹雨中让蒋过河脱险 。
推荐阅读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日媒甲级战犯东条英机的后代现在在哪里?
- 韩世忠怎么死的?南宋名将韩世忠死后葬在哪里
- 周康王姬钊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周康王陵墓在哪
- 马步芳有子女吗?马步芳的后人现在在哪
- 唐哀帝李柷怎么死的?唐哀帝李柷的陵墓在哪
- 宋仁宗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宋仁宗墓在哪
- 唐太宗李世民妃嫔徐惠的墓在哪?
- 和硕温恪公主怎么死的?和硕温恪公主陵墓在哪
- 水浒英雄武松为何葬身在西湖边?武松的墓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