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愁没房子 苏辙早年蜗居 买房耗尽积蓄( 二 )
唐宋官员有租房一族
古代有土地买卖 , 也有房产商开发 , 已经足以让你感到惊讶了吧?可是 , 古代人住房紧张 , 要通过租房子的方式过日子 , 是否会让你觉得他们也很赶“潮流”呢?
白居易二十八岁考中举人 , 二十九岁考中进士 , 三十二岁参加工作 , 干的是“校书郎” , 就是在中央办公厅负责校对红头文件的工作人员 。级别呢 , 是正九品 , 相当于一个小县的县长 , 不过工资却不低 , 每月一万六千钱 。白居易在长安东郊常乐里租了四间茅屋 , 因为离上班的地方远 , 又养了一匹马代步 , 此外还雇了两个保姆 , 这样每月的开销是七千五百钱 , 剩下八千五百钱存起来 。但是存了十年 , 他也没能在长安买下一套房子 。后来白居易觉得这样长期租房不是办法 , 就跑到陕西渭南县 , 也就是长安城的卫星城 , 买下一处宅子 , 平时住在单位 , 逢假期和休息日就回渭南的家 。有点和现在的大都市白领差不多 , 在郊区买房不住 , 而在城里租房上班 。
在宋代 , 自京都到各地州府 , 都设有楼店务(后改名店宅务)作为主管国有房产和邸店的行政部门 , 负责出租及修造事宜 , 相当于近世的房管局 。官员在京都任职而又无私第的 , 包括宰执大臣在内 , 都在楼店务租房住 。据《宋史》(卷二七五)记载:屡从太祖、太宗出征的老将刘福的孩子们劝他在有钱的时候置办一套房子 , 刘福大怒说:“我拿国家的俸禄丰厚 , 足够租房子了 。”结果等他死后 , 子孙们竟连一间自己的屋子都没有 。
大文学家欧阳修也是租房一族中的一员 。欧阳修考中进士 , 进中央工作 , 工作了很多年 , 始终没买上房子 。他给朋友写信说:“嗟我来京师 , 庇身无弊庐 。闲坊僦古屋 , 卑陋杂里闾 。”意思是在京城工作这么长时间 , 一直没有混上自己的窝 , 一直在小胡同里租房住 , 很惨 。
名人也住蜗居当房奴
正因为房价很高 , 有人就想出了一些奇招来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 。北宋有个大学士叫陶毂 , 他亲眼见过老百姓的住房是多么紧张:“四邻局塞 , 半空架版 , 叠垛箱笼 , 分寝儿女 。”住房使用面积不够 , 就自己动手改造 , 在房子天花板和地板的中间加一层 , 隔成小复式 。卧室太小 , 放不下床 , 就把箱子柜子什么的拼起来 , 让孩子们睡 。这种一家三代挤一个小房子的方式 , 真是名副其实的“蜗居”啊!
而名人苏辙一家从蜗居到房奴的买房经历 , 最能反映当时人们住房的窘状 。
苏辙在眉山老家旧宅里住了18年 , 嘉祐元年进京 。等到他和苏轼考中进士 , 爸爸苏洵也做了十来年的官 , 在京城却没能置上房子 , 任由兄弟俩借住公署 。后来苏辙、苏轼的妻子和孩子也来到京城 , 加上丫环保姆 , 一家老小几十口 , 公署里住不下 , 苏洵才去租了一处宅院 。嘉祐五年 , 苏洵带苏辙移居河南杞县 , 也是租的房子;嘉祐六年 , 苏洵带苏辙回京闲居 , 还是租的房子;直到治平三年苏洵病故 , 除了眉山老宅 , 没有给儿孙留下一处房产、一块土地 。
直到元符三年 , 苏辙回河南许昌定居后 , 狠狠心拿出攒了大半生的工资 , 卖掉一批藏书 , 花了几年时间 , 陆续买下“卞氏宅”“东邻园”“南园竹” , 又改建、扩建 , 置了一处百余间的大院落 , 安顿下全家老小 。不过心愿满足了 , 他一生的积蓄也耗尽了 , “盎中粟将尽 , 橐中金亦殚” , 于是又自责“我老不自量” , 到了这把年纪还来做房奴 。
推荐阅读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揭秘古代宫廷投毒三大秘法 古代皇家投毒谜案
- 用石油大败突厥骑兵!看石油在古代的妙用
- 古人更偏爱平胸 揭秘古代丁香乳更受欢迎
- 揭中国古人身份证 竟带防伪标识
- 揭秘中国古代的女囚坐牢就失去贞操的潜规则
- 古代女子出嫁洞房“八件套” 是些什么东西
- 揭秘千古迷团:12个远古文明为何突然销声匿迹
- 中国古代著名男宠 后宫美女在他面前黯然失色
- 古代文人笔下的阴间妓院 死后重操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