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顺 三国演义中被忽略的猛将( 四 )
至于张辽的破口大骂,与其说胆略,更不如说是明知必死后的破罐破摔,然后被关羽张飞等人为张辽求情跟曹操说些好话而投降于曹操,便没有死成,最后在逍遥津成就了自己的一世英名 。
而真正率真的是高顺,《三国演义》上说,高顺被曹操俘虏后,曹操问他:“汝有何言?”高顺默然不语,无言中透出来的那种轻蔑,那是一种“老子不屑与你说话”的气魄!曹操怒而下令缢杀 。
这段描写很光彩照人,高顺的人格也在他“默然不语”中得到了升华 。他没有像张任那样,说出“忠臣不侍二主”流芳万世的言语;也没有像陈宫那样,做出激烈的反应,主动慷慨就义;更没有像张辽那样,顺应那个时代的处世理念——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仕 。
或许曹操是更好的主人,可是这有什么意义呢?自己捍卫的旗帜倒下了,自己自然没有存活的意义 。简单质朴清白的武人心理,如果人想要苟活下去完全可以找到各种大义凛然的借口,就跟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还是有的 。不过,任何人没有权利也没有资格指责贯彻自己信念慷慨赴义的殉难者 。
写到这里,脑洞超大的我又忍不住猜测——虎豹骑其实就是由陷阵营整编过来的!
为什么?因为虎豹骑和陷阵营很相似,都是以冲锋为主,高机动高攻击,都拥有奔袭和突击的能力 。更何况吕布在下邳兵败时,是城池被淹而上下离心,后被自己麾下的将领叛变生擒而失败的,并不是因为无兵克守,无粮可吃而失败的,相反,当时吕布军里应该还有大量的士兵,不然曹操也不会久攻不下,最后不惜决堤淹城 。
这样也可以解释,为何远比张辽更有能力的高顺会被斩杀掉,高顺战绩这么辉煌,曹操没可能不知道他的名号 。我就不信张辽一阵怒骂曹操,曹操都不忍杀他,高顺只是一言不发都要受死,曹操这个人的思维也太奇妙了吧?更何况曹操的爱才可是大大有名,他大可以囚禁高顺或者迟点再杀也成 。
唯一能解释的,是曹操为了收编他麾下陷阵营的强悍勇猛的七百骑!然后给这七百骑增添兵员,搭配装备,逐渐发展成五千人的虎豹骑!也符合了虎豹骑在公关204年才开始大放光彩的时间 。
感觉自己在抽丝剥茧后,发现了一个历史真相,太激动了!原来,虎豹骑就是陷阵营的升级版,在高顺死后,陷阵营仍在中原战场上南征北战,且无往不胜,战绩辉煌到载入青史 。
已被缢杀的高顺要是知道了,想必还是挺欣慰的——自己一手创建的部队,是三国时期战斗力最强的特种骑兵,而他自己,终于被后人证明为一代名将,不负在战场上多年的拼搏与厮杀 。
同样,他也证明了自己的气节,宁死也不屈降于曹操,最后从容就义 。
所谓气节这一种东西,平日会被很多人挂在嘴边,也经常被当做大棒来打别人 。但真正的气节总是在危急关头表现出来的 。但无数次的事实证明,坚持气节的下场往往不会是鲜花和掌声,而是折磨和死亡!
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在面对死亡时体现出自己的气节,气节方才是真正的勇气 。
【高顺 三国演义中被忽略的猛将】高顺,你就是你,一位真英雄,哪怕历经时间的磨砺、岁月的侵蚀,你还依然屹立在那里,你的辉煌战绩和成败得失都被记录在史册上,并没有漏掉,因为后人还在评说!战场上的你,永远是一个主角!
推荐阅读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李白真死于自己的水中捞月吗?他是怎么死的
- 抗战英烈周卓然 誓死抗日牺牲在中条山的骑兵少将
- 红楼梦中宝珠是谁?宝珠为什么做了秦可卿的义女
- 佤族的历史在“司岗里”中是怎样体现的
- 揭中国古人身份证 竟带防伪标识
- 吕洞宾墓中疑云 道士墓穴为何男女合葬
- 射雕中的郭黄恋 门不当户不对的经典结合
- 揭秘中国古代的女囚坐牢就失去贞操的潜规则
- 西游记中唐僧和孙悟空第一次矛盾竟是因为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