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悬棺之谜 古代悬棺是怎样“飞”上悬崖的( 二 )
【古代悬棺之谜 古代悬棺是怎样“飞”上悬崖的】《稽神记》中载:“建州武夷山 , 或风雨之夕 , 闻人马箫管之声 , 及明 , 则有棺椁在悬崖之上 。”南朝人顾野王把武夷山中的悬棺神仙的墓葬 , 号“地仙之宅” 。当地的百姓也把悬棺之处称为“仙人葬骨”之处 , 武夷山的一些洞穴因此就有了仙机洞、升真洞、换骨岩之类称法 。说悬棺是神仙所为自热不可深信 , 但这些说法流传许久 , 足以说明悬棺葬法之奇 。
中国学者曾采用绞车、滑轮等机械装置 , 把一具重约一百五十公斤的“棺材”吊进了一个水面二十多米的悬崖洞中 。时文声称 , 此举“重现了二千多年前古人吊装悬棺的壮观场面” , 从而“解开了中国悬棺这一千古之谜” 。但是 , 由于脱离了距今千百年的时代和深厚的社会历史背景 , 说古人采用绞车滑轮之类的技术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
清代许瓒认为 , 古人利用雨季水位抬高 , 用船载棺椁将运进预先选好的洞穴里 , 等水位降低后 , 棺椁便留在了悬崖绝壁上 。
有人参照东南亚古代居民安葬瓮棺的办法 , 提出一种设想:依靠绳索、长梯之类的攀缘工具 , 将尸骸、板材、殉葬物品和制棺工具等一一包裹 , 借个人的力量运送到选定的洞穴中 , 然后现场制棺成殓并予安葬 。
还有人根据在悬棺葬遗存的考察指出 , 古人可能通过架设栈道、升置悬棺的方式设置的悬棺 。
逝者长已矣 。无论种种推测如何 , 总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疑问 。惟有恢复到古人生存的环境、民族地区特有的人文风情 , 才可能最终解开悬棺到底如何安葬之谜 。以今日之情竟推测古人之事 , 难免会有闭门造车、缘木求鱼的困惑 。
虽然种种疑惑难以释解 , 但由于三峡大坝的修建 , 人们终于有了接近历史真相得机会 。昔日高不可攀的悬棺 , 如今随着水位的增高临近了游船旁边 。
2003年 , 三峡大坝蓄水水位达到110米 , 高峡出平湖 , 曾经高高在上的悬棺 , 终于渐渐的接近了日益上涨的水平面 。6月3日 , “凤凰1号”船只载着工作人员 , 实地考察了一个面积只有几平方米、重叠装有两副悬棺的山洞 。工作人员用所带器具对悬棺上下以及洞内洞外做了专业检查后 , 把悬棺边缘的灰尘腐木等作了清理 。
在正式的考察研究之前 , 有人按当地习俗先在悬棺面前焚烧了纸钱 , 然后紧香为悬棺叩头 。随即 , 有两人拿出一块红布盖在棺材上 , 将一挂鞭炮挂在船边炸响 。所有在场的人无不神情肃穆 。这是当地与死人“打招呼”的仪式 , 当地人凡是要动死者的东西 , 一定得先经过这一仪式 。
仪式过后 , 工作人员开始小心翼翼地起棺 。他们将第一副悬棺的天平盖起开 , 动到了船上 。该棺木是双层棺木 , 里边垫底木板厚约15厘米 。该木板被起走后 , 用口袋在第一副棺材里装走半口袋不知名的东西 , 还将一长约50厘米的东西用报纸裹走 。
开启了第二副悬时 , 出现一根长约70厘米的神秘物 , 也被他们精心包裹带走 。据文物专家讲 , 在第一口棺木中没有发现文物 , 在第二口棺木中发现八件铜质矛 , 矛上有人头像、铜葫芦、长宝剑 , 宝剑上面还刻有文字 。
每口棺木头上都有两个孔 , 专家介绍说是悬挂悬棺时用的 。棺木两边尚有红黑白色的花纹 , 是涂制的油漆剥离后的残骸 。
经过鉴定 , 专家人为悬棺系战国时期安葬 , 距今约2000多年 。悬棺内发现了青铜巴式矛、巴式戈、巴式柳叶剑、青铜刻刀、青铜凿子、青铜洗盘、古剑饰、玉珏等数十件珍贵文物 。三号棺内发掘的巴式柳叶剑可能就是相传的“兵书宝剑” 。
对悬棺发掘并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 , 在我国考古历史上是罕见的 。悬棺葬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题 , 其中任何一个具体项目 , 几乎都是悬案 。一个个令人神往的“悬棺葬之谜” , 或许会随着人们研究的不断深入而得到解决 。
推荐阅读
- 揭秘古代宫廷投毒三大秘法 古代皇家投毒谜案
- 用石油大败突厥骑兵!看石油在古代的妙用
- 古人更偏爱平胸 揭秘古代丁香乳更受欢迎
- 揭秘中国古代的女囚坐牢就失去贞操的潜规则
- 古代女子出嫁洞房“八件套” 是些什么东西
- 解析宋美龄长寿之谜 宋美龄为何能活到106岁?
- 中国古代著名男宠 后宫美女在他面前黯然失色
- 杨玉环流落东洋之谜!甚至在日本有了后裔?
- 古代文人笔下的阴间妓院 死后重操旧业
- 古代皇帝房事 后宫佳丽生理期“带血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