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皇帝为何会大兴所谓“满汉全席”( 三 )
光绪十年(一八八四年),慈禧五十大寿,庆典期间订在体和殿用膳,每日饭菜在百种以上 。“主食五六十种,茶点二三十样,菜一百二十多个 。每天消耗猪羊肉五百斤、鸡鸭一百多只 。一日的饭食竟耗费白银六十两 。仅厨房做饭、做茶点和端饭等项,就役使四百五十人,每天侍奉她的太监、宫女有一百八十人之多 。”(张亚男语)真是把她当祖宗一样供起来 。
慈禧太后还常接受达官贵人呈示敬意的贡席 。譬如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年),兹禧六十寿辰,衍圣公孔令贻(孔子七十六代孙)携妻随母进京拜贺,其母彭氏、其妻陶氏各向慈禧进贡一桌价值二百四十两白银的寿席 。大家无法体会其色、香、味,不妨读读这份食单 。
海碗菜二品:八仙鸭子,锅烧鲤鱼 。中碗菜四品:清蒸白木耳,葫芦大吉翅子,寿字鸭羹,黄焖鱼骨 。大碗菜四品:燕窝万字金银鸭块,燕窝寿字红白鸭丝,燕窝无字三鲜鸭丝,燕窝疆字口蘑肥鸡 。怀碗菜四品:熘鱼片,烩鸭腰,烩虾仁,鸡丝子 。碟菜六品:桂花翅子,炒茭白,芽韭炒肉,烹鲜虾,蜜制金腿,炒黄瓜酱 。片盘二品:挂炉猪,挂炉鸭 。克食二桌:蒸食四盘,炉食四盘,猪食四盘,羊食四盘 。饽饽四品:寿字油糕,寿字木樨糕,百寿桃,如意卷 。燕窝八仙汤 。鸡丝卤面 。
——据说这还只是一份早膳 。让人看了,即使没吃,也撑得慌呀 。
清宫的吃,浩浩荡荡,如今只留在纸上了 。我们既无缘又无福消受,就多读几篇遗存下来的宫廷菜单,把美食当做美文来读,也算间接地过把瘾 。这是清宫秘史中的“秘史” 。
不管清宫的精神文明如何,物质文明倒是有目共睹的 。
我还查阅到一系列描写清宫饮食的绘画,《重萃宫小宴图》、《紫光阁赐宴图》等等 。画面上太监们要么正在布置酒桌,要么像民间的店小二一样端着冷肴热炒,穿梭于雕梁画栋间,总之忙得不亦乐乎 。跟食单相比,这些绘画要更写实些,形象地出现了那离我们已无限遥远的热闹场景 。想来是宫廷画家的手笔 。否则谁敢如此大胆地“偷窥”、“偷拍”皇帝的吃相?
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透露了他在民国六年三月的一份早膳食单 。其时他已退位,却依旧保留着宫廷饮膳的习惯和那种豪奢的档次:
口蘑肥鸡、三鲜鸭子、五绺鸡丝、炖肉、炖肚肺、肉片炖白菜、黄焖羊肉、羊肉炖菠菜豆腐、樱桃肉山药炉肉炖白菜、羊肉片川小萝卜、鸭条熘海参、鸭丁熘葛仙米、烧慈菇、肉片焖玉兰片、羊肉丝焖跑跶丝、炸春卷、黄韭菜炒肉、熏时花小肚、卤煮豆腐、熏干丝、烹掐菜、花椒油炒白菜丝、五香干、祭神肉片汤、白煮塞勒、烹白肉、
——丢掉了江山,他还有心情大吃二喝?或许,对于这位尴尬的逊帝而言,吃,纯粹是一种仪式 。做给别人看的,同时也是给自己看的 。是一种自我安慰:噢,“生活质量”并没有下降嘛!
清宫的吃,终于在溥仪这儿画上了句号 。
皇帝的饮食,即使对于民主时代的中国人而言,仍然像一个小小的神话 。既有声讨或好奇,也不贬羡慕的成分 。取消帝制之后,却出现了“仿膳”,而且直到今天还在营业——这本身就是挺有说服力的例子 。仿膳,其实在“克隆”清宫的吃 。
清代的扬州,也能摆满汉全席的(菜品多达134道),有点跟北京分庭抗礼或夸奇斗富的味道 。我比较过两地满汉筵的菜单,觉得在选料的丰富与昂贵方面,扬州毫不逊色 。燕窝鱼翅、熊掌猩唇、海参鲍鱼、驼峰鹿尾,乃至如今已因为“非典”而出名的果子狸什么的,一应俱全 。我特意留心扬州人如何烹饪果子狸的 。原来用梨片伴蒸 。果味一定更浓 。估计扬州满汉全席的制作技法以及口味,也比北京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清朝,扬州的大厨师,肯定能抓住皇帝的胃 。否则康、雍、乾他们,干嘛那么爱忙里偷闲下江南呢?除了美景、美人之外,美食绝对也是诱惑之一 。
扬州的码头,系过风流皇帝的龙舟 。扬州这座城市,自然也就沾染上几分风流 。食色,性也 。扬州的饮食文化,也是很见真性情的 。这旧中国的富人区,颇舍得为美味而一掷千金 。仅就清代而言,富得流油的盐商汇集,扬州八怪的诗书画就是靠他们哄抬起来的;重赏之下,难道还培养不出一群技艺绝佳的厨子?除了清风明月,又有什么是钱买不到的?山珍海味,美酒佳人,没啥了不起的 。所谓“漕运之地必有美食”,说到底是在比拼经济实力 。正如扬州的满汉全席,并不仅仅在招待前来视察的帝王将相(公款吃喝之风古已有之),也吸引着靠倒腾东西起家的“大款”们,为了抬高自己的地位或满足虚荣心而跟从性消费 。点一桌满汉筵宴请几位官场朋友,微醺之际,小老板以为自己俨然已进入上流社会了 。官商不分家嘛,各取所需 。满汉筵在扬州风行一时,不能说没有权钱交易的投影 。至少也是为了沾一点遥远的皇气 。否则干嘛不点叫化鸡呢?扬州的富商,还是趋附权贵而卑鄙乞丐的 。当然,这也是普天下生意人颇难避免的通病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清朝皇帝过年旧俗 与群臣分食不加任何佐料白片肉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