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不“猫冬”!为啥寒冷更要去运动

来了!北京冬奥 , 冰雪运动更热了!
骑冰车、坐雪圈、冰滑梯里飞速而下、冰场之中畅快滑行......在北京陶然亭公园 , 前来游玩的市民兴致盎然 , 冰面上的热情盖过了寒冷 。 “能锻炼身体”“好玩儿”“图个乐”......采访人员随机采访中 , 快乐与健康是绕不开的关键词 。
1月12日 , 由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显示 , 中国已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 , 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3.46亿人 , 从参与冰雪运动的目的看 , 排在前两位的是“娱乐休闲”“强身健体” 。
你真的了解冰雪运动吗?
冰雪运动的好处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
冰雪运动独特在哪
自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以来 , 冰雪运动普及的步伐加快了 , 逐渐从单季运动向四季运动延伸 , 从小众走向全民 , 从群众体育短板变为大众运动新选择 , 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冰场、走进雪场 , 参与到冰雪运动中 。
冰雪运动独特在哪?
“从运动魅力来看 , 冰雪运动是其他运动无法比拟的 。 ”在北京体育大学冬奥培训学院教师季成看来 , 跟其他季节开展的运动不同 , 冰雪运动需要寒冷的外部条件 , 且速度感非常强 , 能给人带来刺激惊喜 。 同时 , 参与冰雪运动 , 不仅能提高意志力 , 运动爱好者也能从中得到放松和乐趣 , 是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好方式 。
“笑看皑皑白雪 , 凛凛御风飞行 , 这是何等畅快淋漓!”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普内科副主任医师王逸群趣称 , 冰雪运动速度与激情共生 , 穿戴适当的保暖运动装备 , 全身心投入运动 , 有助于内分泌环境的稳定和心理调节 , 能充分减少焦虑感 , “在团体运动中 , 团队成员朝着一个目标共同奋斗 , 还能让人充分体验到真诚、信任、协作的内涵” 。
滑雪运动爱好者王瑞(化名)对此深有感触 。 “读博期间我压力很大 , 出现了抑郁倾向 , 很长一段时间 , 我害怕和人打交道 , 甚至没办法看微信消息 。 ”王瑞说 , 后来他在朋友的带动下学习了滑雪 。
“当我从雪坡上滑下来 , 闻着清冷但新鲜的空气 , 看到美丽的雪景 , 畅行其间 , 我有一种被治愈的感觉 。 ”王瑞建议精神压力大的人可以试试滑雪 , “你会发现世界不一样了” 。
“推荐成年人参加冰雪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助于心理健康 。 ”清华大学体育部长聘副教授曹春梅认为 , 有规律参加体育锻炼能够缓解心理压力 , 同时 , 冰雪运动多是在环境优美、视野开阔、空气质量好的场地进行 , “这种运动环境的优势 , 对于保持心理健康很有帮助” 。
“运动中产生的多巴胺能让人愉悦 。 ”哈尔滨体育学院冬季奥林匹克学院教师于静曾获速度滑冰世界冠军 , 她坦言 , 做运动员时的压力在赛场上能得到很好释放 , 如今角色转换 , 面对压力 , 滑冰仍是最好的选择 , “滑两圈之后 , 我会感觉呼吸急促 , 心情一下子就好了 , 压力也缓解了” 。
“冰雪运动可以起到磨炼意志、保持心理健康、促进人际交往等积极作用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骨科康复中心主任医师杨华清介绍 , 许多常年在室内工作的人 , 特别是体质较差或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工作者 , 以及对寒冷较敏感者 , 因天气的寒冷 , 往往会变得忧郁沮丧 , 积极参加户外冰雪运动能有效改善这种情况 。
“在银装素裹的环境中 , 与家人朋友一起感受自然之美 , 享受速度与技巧带来的欢乐 , 可以有效减轻压力 , 放松心情 。 ”杨华清说 。
不只燃烧卡路里 , 好处多到超乎你的想象
【疾病|不“猫冬”!为啥寒冷更要去运动】据统计 , 长江以北地区 , 冬季普通人群的运动量会下降50%以上 , 在东北地区 , 还有“猫冬”的说法 。 但对于单板滑雪爱好者杨隆来说 , “滑雪运动大大提升了我的退休生活质量” 。
自从多年前接触到滑雪 , 杨隆就爱上了冰雪运动 。 “从雪山滑下来 , 看着大片顶着雪的树 , 感觉自己好像与自然融为一体 。 ”杨隆说 , 每年滑几个月的雪 , 烦心事也滑没了 , 身体也锻炼好了 。
与我们比较了解的夏季运动相比 , 冰雪运动有哪些意想不到的好处?
“户外进行冰雪运动的环境温度通常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 , 与室内温度相差不少 , 人体对低温的耐受性会提高 。 ”杨华清说 , “冰雪运动负荷更高 , 相比夏季运动 , 可以更好地增强体能 , 提高御寒防病能力 。 ”
俗话说:“冬季动一动 , 少生一场病;冬季懒一懒 , 多喝药一碗 。 ”“这正是冰雪运动对我们环境应激能力的增强 。 ”曹春梅介绍 , 人从温暖环境到寒冷环境的转换会刺激大脑皮层 , 导致内分泌及植物性神经做出调整 , 这种整体性的刺激对于感冒等疾病的预防很有效果 , “冬季多参加冰雪运动 , 会减少夏天得空调病的概率” 。
“而且 , 寒冷天气会促使血管不断收缩与扩张以保持体温稳定 , 这就需要调动全身的血液以维持整个身体内外环境的平衡 。 ”杨华清说 , 冰雪运动能增加血液循环 , 提高心血管功能 , 预防诸多心血管疾病 。 神经系统功能也会随之增强 , 在新陈代谢下改善脑功能 。
心脑血管功能的增强只是一方面 , 冰雪运动对呼吸和肠胃系统也大有裨益 。
“在寒冷刺激下 , 胸部受到的压力加大 , 呼吸变得深长有力 , 这时肺组织弹性加强 , 锻炼了呼吸肌 , 改善了呼吸功能 。 ”杨华清介绍 , 随着呼吸肌中膈肌的大幅度升降运动 , 消化系统的血液循环也会随之加强 , 带动胃肠蠕动 , 防止胃下垂、胃炎和胰腺炎等疾病 。
人们可能不了解 , 冰雪运动还能“美容”!
杨华清告诉采访人员 , 寒冷的天气促进皮肤血管收缩 , 加大皮肤血液循环 , 让皮肤得到充分的营养 , “这样可以促进皮肤的清洁与美容 , 使运动者的皮肤富有弹性和光泽” 。
“有研究表明 , 在同样的运动量和强度下冰雪运动的能量消耗会增加3%至7% 。 可见 , 冰雪运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减脂运动 。 ”曹春梅说 。
对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说 , 好处是不一样的 。 “青少年经常参加冰雪运动可以促进生长发育 , 降低成年后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对中老年人来说 , 适当参加冰雪运动 , 可以延缓衰老的进程 , 减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发生概率 。 ”杨华清补充道 。
“滑”起来 , 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冰雪运动有很多项目 , 于健康而言 , 它们“擅长”什么?
滑冰已经成为普及很广的大众运动 , “在提高身体平衡性、灵活性和敏捷性方面 , 作为一种低冲击运动 , 滑冰尤其有利于下半身肌肉的锻炼 。 ”曹春梅告诉采访人员 , 不少视频中酷炫的高山滑雪 , 除了有很强的观赏性外 , 还能提升人体的动态平衡能力 , “高速环境下对身体姿态进行调控 , 本身就是绝佳的平衡能力锻炼” 。
“特别是越野滑雪 , 需要手脚及全身的配合 , 在有上下坡的山地环境下进行 , 到达高点时对身体有一个强刺激 , 下坡时又能缓解这种刺激 。 ”曹春梅介绍 , 这近似于法特莱克训练(一种加速跑与慢跑交替进行的中长跑训练方法) , 非常有助于增强耐力 , 能消耗更多卡路里 。
“钢架雪车则能提高人的快速反应能力 。 ”曹春梅告诉采访人员 , 在钢架雪车运动中 , 时速高达100多公里 , 眼睛视野范围较小 , 转弯时需要很快做出判断 , “其实这是有正迁移作用的 , 当遇到危险时 , 能帮我们很快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判断” 。
冰雪运动好处多 , 但伤病问题也不少 , 如何更健康地赴这场冰雪之约?
“首先就要有安全意识 , 许多冰雪运动爱好者一上场就开始滑 , 其实 , 这是不科学的 , 准备活动非常有必要 。 ”曹春梅说 , 在寒冷环境下 , 人体肌肉紧缩 , 关节会变得僵硬 , 充分的准备活动 , 能使肌肉舒张 , 增加关节的灵活性 , 还能激活人的神经兴奋性以便合理完成运动动作 。
对于普通人群 , 参加冰雪运动以娱乐为主 , 曹春梅推荐的方式是“呼朋引伴” , “多去参加团队运动项目 , 享受其中的乐趣 , 同时建议强度较高的运动每个阶段做20至30分钟 , 在运动中间进行适当休息” 。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是杨华清给出的建议 。
“量力而行就是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 ,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场地、强度 , 初学者不要着急挑战难度过大的场地和复杂的动作 , 同时根据熟练程度的增加和运动水平的提高循序渐进 。 ”杨华清特别提醒 , 疲劳时不宜勉强运动 , 特别是初学者 , 由于初次接触 , 新鲜程度较高 , 往往会长时间地持续运动 , 此时更易发生运动损伤 。
“首先要学会摔倒 。 ”于静的经验是 , 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四周 , 防止向后摔倒 。 “向后摔倒时身体应紧绷 , 主动屈膝下蹲 , 降低重心 , 同时避免头部后仰导致后脑勺着地 。 ”
冬季相对干燥 , “运动期间 , 每隔一定时间补充适量的温热水 , 能达到保暖的作用 , 不要等到非常口渴才补充水分 。 ”王逸群提醒 。
想要玩好 , 缺不了一身合适的装备 。
“应穿着防寒保暖的衣物 , 衣裤要保证柔软宽松以利于血液循环 , 可以戴帽子、手套以保护离心脏较远的部位 , 防止身体热量丢失 。 一般内层选择速干型内衣 , 能够迅速将潮气及汗水排到内层衣服的表面;中间层选择保暖层 , 以达到隔绝外界冷空气与保持体温的效果;外层选择阻绝防护层 , 能将外界天气对身体的影响降到最低 。 ”杨华清说 。
(本报采访人员 姚 昆 邹晓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