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霸占兄嫂 唐朝贵族那些风花雪月事( 三 )
唐太宗把他的打算向谏议大夫魏征提起 , 耿直中正的魏征极力反对 , 他劝谏道:“长孙皇后贤德可风 , 不可无过废立;况且长孙家族为大唐之兴立下了汗马功劳 , 怎能无故遭受打击?杨氏曾为齐王妃 , 人尽皆知 , 立为贵妃尚且不妥 , 岂可立为皇后!倘若陛下一意孤行 , 必受天下之人非议 。”众大臣也都随魏征而坚决反对 , 唐太宗仔细思量 , 毕竟不便肆意而为 , 于是这事便作罢了 。
这时有人向唐太宗进言 , 说杨珪媚之所以极力取悦陛下 , 是因为她思念丈夫 , 将伺机杀害陛下 , 好为死去的王夫及子女报仇 。唐太宗对此丝毫没有顾虑 , 他认为杨珪媚原本就不是忠于齐王的妻子 , 早在她做齐王妃时 , 就已将恋情转移到自己身上 , 岂有杀害情郎为怨夫报仇的道理!
明智的唐太宗果然没有猜错 , 杨珪媚最早的确如痴如狂地爱着充满英雄色彩的李世民;及至“玄武门之变” , 由于丈夫和孩子的惨死 , 她对于自己先前与这位刽子手私通的事 , 一度感到无比的悔恨和耻辱;到了这个冤家贵为天子 , 却仍百般地讨好她 , 于是又产生了一种又爱又恨的复杂心理;在为丈夫李元吉、太子李建成讨得一点名份作为补偿后 , 她索性放纵自己 , 尽情倒在唐太宗怀里享受爱怜 , 并借助狂欢酒醉 , 来麻痹自己矛盾的心 。如此 , 她根本无心谋害唐太宗了 。唐太宗与杨珪媚的纠缠 , 引起了长孙皇后的极度不满;杨珪媚深知这位德高望重的皇后不可轻易得罪 , 于是信誓旦旦地向皇后诉说 , 自己压根没有当皇后的念头 , 并要求将自己与唐太宗所生的儿子 , 过继到前夫李元吉名下 , 以断绝李明太子的机缘 , 这样自然稳定了长孙皇后的思想 , 从而她对杨珪媚也就采取了宽容的态度 , 到了这田地 , 杨珪媚其实已根本无心于名份和地位了 , 她只要求守着唐太宗这冤家了此一生 。
杀孽太重的唐太宗 , 为了补偿心理上欠兄弟的情债 , 在长孙皇后的支持下 , 同意了将李明过继到齐王李元吉名下 , 而且还另立一子为已故太子李建成的继承人 , 使两位兄弟有了名不符实的后代 , 这样既安抚了人心 , 又不至于引来仇杀 , 实为两全之策 。
贞观二十三年夏月 , 唐太宗患痢疾久治不愈 , 崩逝于长安 。失去了唐太宗 , 齐王妃杨珪媚也就失去了生活的重心 , 又因她在宫中名声不佳 , 于是被放出宫中 , 出家为尼 , 就这样结束了她与唐太宗李世民的一段充满爱恨恩怨的孽缘 。
烂汉脏唐是野史对于汉朝和唐朝贵族的一种讽刺 。这反应了汉唐时期 , 统治阶级的混乱的私生活关系 。杨男宠、同性恋、乱伦现象 , 在这两个王朝时期层出不穷 。然而 ,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 , 贵族女性可以不守礼仪 , 却要平民百姓为男子守节 , 有的甚至是要殉夫 。……
李渊时代虞世南应昭为秦王李世民府监写《列女传》以装饰屏风 。李世民登基后即在《即位大赦诏》中明确表示:“节义之夫 , 贞顺之妇 , 州府列上 , 旌表门闾 。”唐朝立国之初 , 就要求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将贞女烈妇的事迹上报 。这种政府性的积极提倡与奖励贞女节妇的举动 , 无疑潜移默化的加强了唐朝妇女的贞洁意识 。
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36岁死了后 , 唐太宗曾大力宣扬其写的《女训》三十卷 , 尽管《女训》已经失传 , 其内容已不可考 。但从长孙皇后曾说过的话“妾于陛下不豫之日 , 誓以死从乘舆 。”“牝鸡司晨 , 惟家之索 。妾以妇人 , 岂敢愿闻政事?”等等来看 , 《女训》的内容无非是劝导女人三从四德、守节甚至殉夫 , 宣扬男主外女主内等等思想内容……唐太宗死后为什么连十几岁的小妾们让其出家做尼姑到感业寺为自己守节 。武则天也曾是一名节妇 , 万幸她和李治勾搭上才没当成永远的节妇 。从李世民一系列的措施可见唐政府对妇女贞洁的重视 。
推荐阅读
- 杨文干事件内幕 秦王李世民为权力陷害亲哥哥
- 武媚娘究竟凭借什么神曲吸引了李世民?
- 隋末李渊起兵 李世民美人计逼父造反
- 唐太宗李世民妃嫔徐惠的墓在哪?
- 萧萧皇后的野史有哪些 萧皇后是李世民妃子?
- 理学大师周敦颐的后代 为何还要霸占14岁少女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梦游地狱是否真有此事?
- 唐太宗李世民的三位杨妃都是谁?
- 李世民宠妃徐惠简介 历史上徐惠妃是怎么死的?
- 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魏王李泰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