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微博 中国历史民众都如何举报问题官员( 四 )
曹寅呈递给康熙的奏折,都是由“家人”或者“家仆”递送往返的,这些家人可不是家中的普通仆人,他们每个都是官员属下的注册人员 。不仅是曹寅,康熙和雍正朝的织造们很多都不依循地方省份官员上奏时的规程,直接递送信息给皇帝 。他们就是皇帝的耳目,地方官员的一举一动都被他们所掌握,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举报给皇帝 。
和这差不多,明朝的“东厂”、“西厂”之类的特务机构也是皇帝派往各地的耳目,东厂监视文武百官日常活动和应酬交往,刺探社会各阶层的动态,不分昼夜地将获得的情况送入宫中向皇帝汇报 。
“但是,他们这种很多已经偏离了举报的范畴,更多可能是党同伐异,对于贪官污吏的监督、举报来说,没什么意义 。”
经典案例之民告官:昆山三徐被康熙指责
“古时民告官的成功率很低,老百姓一般能忍则忍,不到家破人亡的时候,一般不会走告官这条路 。”张仁善说 。
但是清代有一个例子很特别,主角是著名的昆山三徐——徐乾学、徐元文、徐秉义弟兄三人,史学家顾炎武的外甥 。三人因“一门三进士”红极一时 。当时,朝廷接到百姓的举报,说徐家兄弟三人的家人和家人的奴仆在江南一带占田,欺行霸市,有一本档案留存了下来,记载了百姓所有的“举报信” 。
面对民众的强烈举报,康熙受理了此案,将徐氏兄弟叫来训斥教训一通,责成请他们管好家人,注意社会影响 。但此案最终也不了了之 。这是为什么呢?“这涉及到了朝廷斗争,徐氏兄弟和朝廷上的另外一派有斗争,皇帝的态度在两派之间游移,有时护这派,有时护那派,随着朝廷政治风向的变化而变化 。”
【没有微博 中国历史民众都如何举报问题官员】“民告官,如果有理有据,且得到官方的及时处理,对于防治腐败,推行廉政,化解矛盾,稳定政权,会起到积极作用;如果官方视而不见,官官相护,民怨难申,就会激化矛盾,就会助长私力救济,引发群体事件 。历史的教训必须吸取 。”张仁善最后提醒说 。
推荐阅读
- 青面兽杨志到底有没有历史原型 杨志的性格特点
- 中国历史上的疯狂裁员 唐太宗时期裁员七成
- 中国历史上喜欢与和尚私通的四位皇后
- 清朝格格的一生 大多寿命不长而且没有后代
-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四次寒冷期 冻死者难以计数
- 大清朝为什么没有宦官乱国现象?
- 中国历史上王重阳和全真七子的真实面目
- 刘备招亲故事 三国历史上刘备根本没有去东吴招亲
- 为什么汉光帝刘秀没有被后世推崇?
- 野史清宫选秀美女 竟与美貌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