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作者是徐渭吗?《金瓶梅》作者之徐渭说

金瓶梅作者是谁?据史料记载 , 徐渭字文长 , 生于正德十六年 , 卒于万历二十一年 , 一生跨正、嘉、隆、万四朝 , 乃明晚期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 , 他幼年失母、青年丧妻、困顿科场、辗转幕途、畏祸致狂 。他开创了青藤画派 , 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 他又是明代一流戏曲作家 , 著有《四声猿》、《歌代啸》等反映现实的杂剧作品 , 因此 , 他完全有能力写作《金瓶梅》 。
《金瓶梅》作者之谜的研究是《金瓶梅》研究中的第一大焦点问题 。据统计 , 众多学者先后发表了近千篇论文 , 提出的作者将近70位 。潘承玉在1999年出版的专著《金瓶梅新证》提出《金瓶梅》的作者乃绍兴名士徐渭 , 为揭开《金瓶梅》作者之谜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新的证据 。十年间 , 潘承玉的“徐渭说”得到了胡令毅、邢慧玲等学者的丰富与发展 , 这一学说也越来越“在金学塔尖绽放出耀眼光芒” 。
潘承玉真的破解了《金瓶梅》作者之谜?“兰陵笑笑生”果真是徐渭吗?
一部作者隐姓埋名的伟大小说
420年前的明万历十七年(1589)十二月 , 北京政坛发生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 。大理寺评事雒于仁给荒废朝政的神宗皇帝“陈奏”了一道《酒色财气“四箴”疏》 , 直指“皇上之恙 , 病在酒色财气也” 。当时一位隐姓埋名的长篇章回小说作者立即在自己刚完成的一部章回小说的总目录前添加了《酒色财气“四贪”词》 , 并在两处山东官员名单中增列了一个“陈四箴”的人名 。
此人便是《金瓶梅》的作者 , 当然 , 这部小说便是《金瓶梅》了 。此书面世后曾几度沦为禁书 , 最后终于在世界文学史上获得应有的地位 , 被公认为伟大的世界文学名著 。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 其19篇首论《金瓶梅》 , 说:“诸世情书中 , 《金瓶梅》最有名” , 并赞其为“同时说部 , 无以上之” 。
据调查 , 从1931年发现这部小说的明代最早刊行本以来 , 迄今用现代技术手段印行的这部小说的版本——含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以及国外译本已达30余种 , 近百万册 。
美国大百科全书《金瓶梅》专条称“《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 , 法国大百科全书称《金瓶梅》“在中国通俗小说的发展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新” 。
遗憾的是 , 20世纪以来 , 有关《金瓶梅》的研究取得了种种进展 , 但在若干基本问题上 , 学术界的看法仍然陷在迷雾之中 。例如 , 在这部小说定稿420周年之际两岸出版界这次不约而同推出的校点本和影印本《金瓶梅词话》 , 其作者署名一如既往 , 仍然是“兰陵笑笑生” , “兰陵笑笑生”究竟是谁 , 在绝大多数读者和相当部分学者眼里 , 仍然是个谜 。
古典小说与文化博士、多伦多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胡令毅认为:“《金瓶梅》的作者是谁 , 潘承玉先生已经给我们找到了正确的答案 , 我们认为萦绕在人们心头四百余年的《金瓶梅》作者之谜也是该破解的时候了 。”
《金瓶梅》作者之“徐渭说”
潘承玉《金瓶梅新证》出版于1999年 , 书中他详细论述了《金瓶梅》作者之“徐渭说” 。河南大学文献信息研究所研究员邢慧玲在阅读了潘承玉此书后 , 特地从河南赶到绍兴 。
看了绍兴的城市结构 , 邢慧玲惊叹小说中所描写的“一府两县”格局和“县前街”、“东街”、“大街口”、“狮子街”、“灯市”以及“五里原”等等内外景观布置在绍兴城几乎全部找到实景 。看完徐渭晚年故居“青藤书屋” , 邢慧玲惊呼:“《金瓶梅》中西门府所在地就在绍兴!我要潜心研究 , 将毕生精力献给徐渭 , 献给《金瓶梅》的作者徐渭!”
《金瓶梅新证》为何让邢慧玲如此信服?
在《金瓶梅新证》中 , 潘承玉对《金瓶梅》文本进行了全面细致地分析 , 列表详细对比小说中关于佛教与道教描写前后的变化 。
通过对比 , 潘承玉提出:《金瓶梅》所写年代是由佛教长期失势转而得势 , 道教长期得势转失势的时代 。小说所反映的时代跨嘉、隆、万三朝而以嘉靖朝为主 , 全书定稿约在万历十七年后 , 进而得出结论:作者非嘉靖或者万历年代人物 , 应当是一位生平跨嘉、隆、万三朝而主要生活在嘉靖朝的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