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美国大片风行广州 1张包厢票够平民生活1月( 二 )
读者你或许又要问了,八大公司在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在好莱坞一统江湖,它们怎么就能如此迅速地进入广州市场呢?其实,凡是有钱挣的地方,它们都会火速寻找代理,抢占市场 。比如明珠影画院的创办者就是香港鼎鼎有名的西片代理商、被誉为“华南影王”的传奇人物卢根;其后建立的数十家影院,大多也与“八大公司”有合作关系 。于是,这些影院你放《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我就放《出水芙蓉》;你放《阿里巴巴四十大盗》,我就放《乱世佳人》,时时大片迭出,家家热闹得很 。
根据相关统计,到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广州大小影院放映的电影中,仍有七成以上是美国片,美国片商仅在广州一地,每年就能“捞”走上千万元港币,这在当时还真算不得一笔小数 。
营销之术
美商雇用水军
幕后炒作明星
随着美国大片的流行,城里不少时髦男女还成了追星一族 。像当时在不少侦探片中出演主角的好莱坞女星白珍珠(PearlWhite),在老广州就颇受追捧,以至于卖牙药的商人都打起了她的主意 。1921年的一期《影戏杂志》就刊登了广州一家药商刊登的广告,其中写道:“看呀,宝莲(“白珍珠”当时的音译)女士的一口牙齿,多么齐整呀,每天用家庭医学社的止牙痛药,滴两三滴在漱口水里,能够使口腔清洁,永保牙齿坚固!”想来当年的法律应该不如现在严格,否则白珍珠倒可以要一大笔代言费呢 。
【民国美国大片风行广州 1张包厢票够平民生活1月】话又说回来,当年好莱坞明星在广州的走红,背后一定少不了片商的炒作 。1992年的一期《广州文史资料》刊登了一篇题为《美国影片控制广州市场史实》的文章,其中揭示了不少美国片商的“独到宣传术” 。原来,影院每次播完大片后,片商都要求它们收集报上的影评、观众的成分比重、社会舆论的反应,一一向公司汇报 。它们甚至还要求影院雇用“水军”,冒用观众名义撰写文章,大肆吹捧,如果媒体上有不利言论,这些“水军”就会火速撰文反击 。这些“宣传术”看似旁门左道,却也为美国大片的流行做了不少“贡献” 。
推荐阅读
- 民国乱象 第一外交官顾维钧被通缉穿女装逃走
- 揭秘:民国时期上海名媛离名妓有多远?
- 辛亥革命后旗房为何恐慌性抛售 旗房抛售潮
- 揭秘民国武林十大宗师 李小龙师父
- 民国妓院为何供奉柳永 让妓女由卖肉升为卖艺?
- 那些美好的浪漫的民国情书
- 溥仪人生中两次离婚案 民国初年离婚热潮的巅峰
- 民国白领为何无钱买房 怕生病怕失业怕孩子长大
- 袁克文和袁克定 民国“洪宪”朝的奇葩皇子
- 民国四大美男 汪精卫、周恩来、梅兰芳、张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