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受挫怎么辅导?

挫折是指一个人从事有目的活动时,由于受到阻碍或干扰,个人动机或目的无法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 。在学校,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受挫折的学生:或是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受到轻视觉得心里委屈;或是自我感觉各方面表现很好,经过一番努力却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等 。不少学生因受挫而产生心理失衡,有的将小的挫折认为是大的失败,从此一蹶不振,严重影响了自己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
【学生心理受挫怎么辅导?】对受挫折的学生,教师应拥有一颗“关怀”之心,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策略,由浅入深地去缓解学生的心理矛盾 。
情境迁移策略 。学生受挫心理的产生和强化,与某些特定情境相关联 。改变情境,迁移学生的注意或兴趣,可有效改变受挫折时的心情与态度;相反,重复受挫折时的那些情境,只能使受挫心理进一步强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情绪发作时,大脑中有一个较强的兴奋灶,此时建立一个甚至几个新的兴奋灶,便可以抵消或冲淡原来的兴奋中心 。学生受挫后,一般都比较激动,常常被挫折所困扰,或者急躁发脾气,或者闷闷不乐 。这时,教师可帮助他们避开挫折情境,转移其注意力 。如对性急的学生,当他火气上涌时,教师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引导他做点别的事件,如外出散步、听听音乐、聊聊天或参加某项感兴趣的集体活动,以此分散他的注意力 。
情绪释放策略 。就是根据受挫折学生所积聚的情绪,创造一种新的环境,使受挫折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其压抑的情绪,从而使他冷静下来 。消极的情绪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到有足够“能量”时,便会“自行决堤”,造成危害 。“堵”绝不是办法,“疏”才是科学的心理辅导策略 。教师发现学生受挫后,不应让他“回家反省”,让其苦闷压在心里,而应开辟适当的渠道任其宣泄内心的痛苦 。在很多情况下,当学生心中有了不平之事时,教师应让受挫折学生及时向他信得过的人(老师、同学、父母等)倾吐,并接受劝解 。这些都无疑是宣泄释放情绪的好办法 。但教师一定得注意,学生不良情绪的释放要考虑时间、地点和方式,不能违背道德甚至法律 。如有的家长当子女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任其拿家里的家具出气,向自己出气,向亲戚长辈出气,这样的释放方式,非但于事不利,反而会加剧受挫心理 。
理智解脱策略 。教师对待有挫折心理的学生,要从帮助学生出发,达到学生自我帮助的目的,即所谓的“助人自助” 。因为学生的有些烦恼和挫折是自身原因造成的,如原有学习基础很差却想急于提高成绩 。对于此类受挫折学生,教师绝不能横加指责或严厉批评,而应循循诱导,使学生从另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现状 。一旦学生学会了自我控制、自我调节,教师也就达到了“助人自助”的目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