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电商赋能三农,不能只盯着“买多少,卖多少”
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是农村电商及其升级的重要内容,也是以电商促进农业数字化的主要手段之一。此外,以电商升级促进农业数字化,还包含更多内容,包含上行和下行、线上到线下、增量和存量,包含从在线交易向农业全产业链的延展。
21世纪以来,没有哪一种力量如互联网一般深刻影响着中国经济社会,并且与我们每一个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近十年来,“互联网+”催生的农产品电商热潮下,从最初的几个“淘宝村”和最早的一批创业者,发展到今天农村网络零售额成长到上万亿级规模,互联网赋能三农已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的重要途径。面向下一个十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形势下,农村电商进入了有里程碑意义的新发展阶段。新形势下,如何认识农村电商升级的新使命新诉求?如何以农村电商升级服务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农村电商如何成为数字乡村建设的引领者?我们就此对话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原主任汪向东。
汪向东简介
汪向东,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原主任,是知名三农学者、电商扶贫的倡导者、推进者。历任商务部电子商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工信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
长期从事信息化理论与实践、互联网经济、农村电商和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研究。著有《信息化:中国21世纪的选择》《“新三农”与电子商务》《衡量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成败的根本标准》等学术著作和论文。
县域商业体系及其中包含的农村商贸市场,是国家整个流通体系的基础
主持人: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如何充分激活庞大的乡村市场、促进城乡生产消费对接至关重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的侧重点或者说着力点在哪里?应怎样更好地发挥作用?
汪向东:“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农村电商发展最快的时期,其中以电商助力脱贫攻坚的政策导向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我们从脱贫攻坚衔接过渡到乡村振兴,准确理解新形势下农村电商升级的新诉求新使命,我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促产消、扩内需,服务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扩大内需是战略基点,畅通流通是关键环节。电商作为“互联网+流通”的方式,一头联生产、一头联消费,农村电商还联接城乡,因此肩负畅流通、促产消、扩内需的重要使命。
二是补齐县域和农村流通短板,夯实现代流通体系的基础。县域商业体系及其中包含的农村商贸市场,是国家整个流通体系的基础。相比中心城市,县域、农村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较低,短板明显。农村电商升级,要加快补齐这一短板,促进线上线下、增量存量的融合,畅通上行下行,为整个流通体系现代化建设夯实基础。
三是从“农”“商”两方面,引领和赋能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农村电商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标配、先导、基础和“助推器”,通过不断加深融入乡村实体产业,倒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和赋能“农”“商”产业存量数字化、现代化,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四是提高发展质量,促进农民收入、农村消费“双提升”。针对前期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通过电商升级,使其更好地融入当地实体经济,形成市场有效运作的系统性、可持续的内生活力,提升农民收入和县域、农村的消费水平。
推荐阅读
- 战略|甲骨文披露在华最新战略:数据中台+服务跨境电商
- 电商|实体店一件衣服500元,电商却只卖几十块?内幕被揭开,你还买?
- 老年人|快递,菜鸟驿站,直播购物:老年人的电商之墙
- 直播电商|直播电商进入下半场,店播或将成为商家的分水岭
- 电商虚假宣传被罚:邀网络博主下单并“好评”,后全额返现
- 线下|线下实体:对不起,“电商将缴税”给了我机会,但终究还是输了
- OTO|武夷山跨境电商OTO体验中心揭牌
- 小红书|小红书回应社区与电商业务合并:为组织自然迭代
- 外贸企业|无棣:2021年度跨境电商总额达1.28亿元人民币
- 电商|小红书:搅局电商不成,反被淘宝抖音围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