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见的灵异怪事:史上盗墓者所遭受的八大报应( 二 )
一年多后,朱某的手又痒了,同伙劝他再占卜一卦看看 。
西湖水仙告诉朱某,在某塔下有一口石井,井的西边有一大富人定的坟冢,可掘得千金 。朱某一听便动心了,不顾岳王的警告,与同伙前去盗墓 。朱某找了半天,经神灵指点才找到 。掘开后发现,下面有一副石质大棺材,很沉重,六七个人根本扛不出来 。后请来附近庙里一位有秘招的和尚帮忙,却因此出事,和尚竟然被墓穴中的怪物一块一块撕吃了 。寺庙寻人不者,以为是朱某谋害的,便去官府告发 。结果朱某因为这个官司弄得家破人亡,悔恨之下,于狱中上吊自杀 。
“掘冢奇报”一事,从袁枚写书的角度分析,他觉得是报应 。报应里正好反映出中国古代官府对盗墓者两种传统的治裁手段:一是社会道德层面的惩罚,以借岳飞之口,警告盗墓者不得好死;二是官府例律的惩罚,被僧人告了官 。在这两种层面力量的重压下,朱某最后畏罪自杀 。袁枚的意思很明了——遭了报应 。
报应现象四:丢掉江山
楚汉相争刘邦胜有玄机
生病、死伤算什么的,最大的报应是当不上皇帝 。这种“报应”比较著名的是发生在楚霸王项羽身上的一起,最后导致江山都丢给了刘邦 。
《汉书·楚元王传》(卷36)透露,“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岂不哀哉” 。项羽是否真的盗掘了秦始皇陵,史学界一直有争议,真假难辩(详见本书《人物篇:最牛气的盗墓狂人项羽》) 。但这事确实害惨了项羽,让其战争对手刘邦抓住了机会 。
自古视盗墓为恶行,属“奸事”之列,颇不得人心 。所以,刘邦借此恶搞项羽,将其掘秦陵行为列为“十大罪状”之一:“怀王约入秦无暴掠,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收私其财,罪四也 。”大大抵损项羽的形象,笼络了人心 。
前期,刘邦并不是项羽的对手,但经过这刘邦一番误导,社会民众对项羽的看法改变了,项营内部也出现了裂变 。多场战役之后,当初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最终无颜面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 。
事实上,是刘邦及其一帮谋士善于利用人心,秦始皇的*再怎么遭人恨,但盗掘其陵在过去一般人心中都认为是大逆不道 。“不道”自然不得人心,即所谓失人心者失天下,刘邦占胜项羽的玄机大概在此 。
刘邦借项羽盗掘秦陵一事大做文章,捡得一个“天大”的便宜 。在当了皇帝后,他便很注意这方面,加强了对秦陵的保护,“发冢者诛,窃盗者刑”,又置“与秦始皇帝守冢二十家” 。不只秦陵得到保护,包括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在内的陵墓得都安排人看护,严禁盗掘 。
报应现象五:子孙不兴
曹氏魏国仅历46年即亡
曹操子孙不兴、魏国国运不济,过去迷信者也认为,是曹操盗的墓太多,得罪了鬼神,坏事做绝,遭到报应,让其子孙不兴 。
曹操所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很猖狂的盗墓时代,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从军人到百姓,多以盗墓为生存,“自丧乱以来,坟墓无不发掘 。”曹操在军中设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营盗墓的机构,梁孝王陵便是曹操盗掘的名陵之一 。梁孝王叫刘武,是汉文帝刘恒的小儿子、汉景帝刘启的同母弟弟 。其陵豪华、陪葬甚丰,据说在曹操盗掘之前,已被盗过一次,但曹操仍盗得了大量的财宝 。当时曹操亲临发掘现场,“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露尸,略取金宝 。”(详见本书《人物篇:最专业的盗墓狂人曹操》)
凭着盗墓掘来的不义之财,占着天时地利人和,曹操在三国鼎立时期出尽了风头 。后其儿子曹丕受禅称帝,始立魏国,终夺得刘家天下 。
但遗憾的是,从公元220年至265年,曹氏连头连尾仅行了46年的帝王运,就让司马懿的孙子、司马昭的大儿子司马炎钻了空子 。曹操的孙子曹奂,即历史上的魏末帝“元皇帝”,被废为陈留王,司马炎当上了西晋的第一任皇帝,曹氏完了 。
对于曹操的盗墓行径,当时即遭口诛笔伐 。时文人、“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替袁绍起草过一份檄文,声讨曹操的不仁不义:“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曹操)身处三公之官,而行虏之态,污国虐民,毒施人鬼”,“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 。
可见,曹操当年所为,与项羽盗掘秦陵一样,确实是不得人心的 。遭所谓子孙不兴、国运不济的“报应”,实际是历史的必然 。
报应现象六:官司缠身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