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储位乱局 刘邦更希望刘如意继承其皇位( 二 )


赵尧告诉他,你应当给赵王选派一个强硬的人,去做赵国的国相,这个人必须具备几个条件:第一,为人要正直,刚正不阿,他敢于抗上;第二,他还要被朝臣、被太子、被皇后所畏惧,大家都怕他 。刘邦说,我也想到了,但是我找不到这么一个合适的人 。赵尧说,现在你身边就有一个现成的人,这个人就是御史大夫周昌 。周昌是御史大夫,就是副宰相,赵尧是周昌手下的符玺御史,赵尧就是推荐他的顶头上司 。刘邦一想,周昌这个人的确合适,因为周昌第一,是他的老乡;第二,他是一个非常耿直的人,他能够期期不奉诏;第三,这个人还有恩于吕后,吕后不会为难周昌 。
刘邦就把周昌叫过来,说我想托付你一件大事情 。周昌说,陛下有什么事情就交代吧 。刘邦说我想叫你到赵国去担任国相 。周昌一听就流泪了,他说,是不是你不想要我了?从你起兵开始,我一直跟着你没有离开一天,我现在是身居御史大夫的高官,是副国家级干部,你现在要我到一个诸侯国去做国相,这个国相顶多是一个副省级干部,从一个副国级贬到副省级,你要是真不想叫我干了,我就辞职,你别这么寒碜我 。刘邦说,你理解错了,我确实需要你这样做,他就把这个事情的原委给周昌讲了一遍 。周昌一听明白了,欣然允诺,答应了 。这是刘邦在废立之事失败以后,采取的第一个行动 。
还有一件大事情 。刘邦在最后病危时已经进入汉12年,这时候,突然听到别人告诉他一个消息,说樊哙现在带了几十万军队在边疆,樊哙已经扬言了,一旦陛下万岁之后,他就要带着军队杀向京城,把戚夫人和赵王刘如意全杀了 。樊哙的妻子是吕后的亲妹妹,因此他跟吕后的关系走得很近 。这个报告是谁打的暂且不谈,刘邦这个时候已处在弥留之际,他一听报告是勃然大怒,立即召见陈平,并且下诏,叫周勃跪在他的床前接受诏命,叫陈平带着周勃,立即乘车到樊哙的军中,刘邦交代了八个字:平至军中,即斩哙头 。
说你陈平一到樊哙的军中,什么也不管,立即把樊哙的头给我砍下来再说 。陈平带着周勃星夜兼程,赶往樊哙大营,两人一边走一边嘀咕着 。陈平说,这樊哙的头,敢轻易地砍吗?樊哙是大将,是功臣,手握重兵,再说他是吕后的亲妹夫啊 。这皇上眼看着不行了,大权马上就落到吕后的手里,咱俩可好,把她妹夫的头带回来了,咱倒是执行了皇帝的命令,等咱们交了差,恐怕自己的头给谁砍了都难说 。咱俩不如办得聪明一点,到那儿把樊哙抓起来,弄个囚车给他押回京城得了,皇上说咋发落咋发落,把他带回来就行了 。周勃说,好,还是你想得周到 。
两人到了那儿,没有直接去军营,就传了个话,樊哙很识相,自己来投案自首了,说你们不是要来抓我吗?我自己来了 。于是弄了个囚车押着就走,还没有走到函谷关就得到消息,说皇上驾崩了 。这下子,陈平把樊哙往那儿一放,马不停蹄地赶回了京城 。这个事情虽然搁置下来,但这是个大事情,从中可见刘邦即使到了最后的弥留之际,也不忘要想办法保护赵王刘如意,只要听说有人要杀这个儿子,他立即就要把那个人杀了,哪怕是他亲妹夫也不行 。他已经知道自己造的孽,埋下的祸根,他必须保护赵王刘如意 。
刘邦为了保全自己的爱妃和爱子,派出忠臣周昌出任赵王刘如意的相国,以便保护刘如意,并且还要斩杀樊哙 。可以说能想到的办法刘邦都想到了,能办到的事情刘邦也都办了 。那么这能不能说戚夫人和刘如意就安全了呢?公元前195年,刘邦一切都安排停当之后离开了人世,太子刘盈顺利继位,是为汉惠帝,吕后由皇后升为皇太后 。那么刘邦去世以后,戚夫人和刘如意真的如刘邦安排的那样保险吗?
【刘邦的储位乱局 刘邦更希望刘如意继承其皇位】刘邦一死,惠帝一继位,吕后一掌权,吕后马上翻脸 。吕后的政治强人的本色即刻表现出来,她下令把戚夫人囚禁在永巷,就是宫廷中的一个监狱里 。刘邦死的时候是62岁,当时戚夫人的年龄刚刚30岁左右,她的一头秀发全部被剃掉,然后给她脖子上系了一个铁圈,这是囚犯的标志;身上穿着赭衣,就是囚犯的衣服,让她在后宫整天舂米 。戚夫人一边舂着米,一边唱着她流传至今的一首名诗,叫《舂歌》:“子为王,母为孥,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说儿子做王,母亲做囚犯,穿着囚犯的衣服,整天在那儿舂米,随时都有亡命的危险,母子两个人相距这么远,谁能替我捎个信,告诉我那个做赵王的儿子呢?戚夫人这个歌唱得很悲痛,也很凄惨;戚夫人这个歌,又是唱得极不理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