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错误习惯 偏方秘方正威胁你的生命安全
生活中,但凡有点头疼,感冒,很多人都会自行买了药来服用 。很多人也许会很快康复,但也有极少数的一部分人,也许会越治越严重,这是为什么呢?你要知道,服药的方式,决定你的安全,有时候即使药没有问题,但是你吃药的方式不对,就会出问题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牢记相应的用药小常识 。下面和你去了解一下吧!

文章插图
用药误区
1、保健品,当药品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年轻人、老年人都会吃一些保健品保养身体 。更甚者,认为保健品能治疗疾病 。但要知道保健品不是药品,没有任何临床证明它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尤其是本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更应该谨遵医嘱,科学用药 。
2、追求疗效,多种药物叠加使用
很多人认为生病的时候,多吃几种药物,疗效会更好,病也会好的更快,有的人甚至一次吃三五种感冒药 。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要知道叠加用药种类越多,相互之间的作用就会越大,很多药物之间的成分都是一样的,如果重复使用,就很容易危及生命 。

文章插图
3、盲目相信非处方药物
非处方药物就是不需要医师的处方,可以直接从药店购买的药物,也是现在大多数人选择的就医方式 。相对于处方药而言,非处方药的安全性以及耐药性都是非常不错的 。但是只有在极少数人身上,会引起不良反应,所以对于非处方药一定要严格按照药品的使用说明服用 。
4、饭前服药还是饭后服药
一般除了说明书本身注明的服药时间和服药间隔外,有的还会注明“饭前服”,“饭后服”,“饭时吃” 。“饭前服”一般是饭前30-60分钟,“饭后服”是饭后30分钟左右服用,对胃肠道有刺激或者本身胃部不舒服的人群多建议饭后服药,可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一般大部分的药物都可在餐后服用 。

文章插图
5、用饮料、牛奶、咖啡送服药物
有些人呢为了图方便,喝药时身边有什么就用什么送服药品 。像什么咖啡、饮品、茶水、牛奶等,要知道茶叶含有鞣质,在体内可与多种药物产生不良作用,从而增加副作用;咖啡因、茶碱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抗抑郁药)造成过度兴奋、血压升高;牛奶中含有大量钙和镁,它们在肠胃中可以破坏抗生素,从而削弱药效 。
6、感冒、发烧就吃抗生素
90%的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是不起任何治疗作用的,只能抑制和杀灭细菌 。而且抗生素吃多了也会让身体失去免疫力 。所以如果你出现了感冒、发烧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选择适合自己症状的药物 。

文章插图
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看到,一些老年人非常热衷于搜集“偏方”、“秘方”,一些疑难杂症或慢性病患者也是“偏方”、“秘方”的拥趸,认为“偏方”能治大病,并盲目按“秘方”、“偏方”进行治疗,导致了一些不该发生的悲剧 。前不久有报道,一个5个月大的孩子被确诊为肾病,其父母不想让孩子接受激素治疗,却相信了偏方,结果短短5个月,孩子出现肾衰,不得不靠透析维持生命 。
“中药副作用少”这个“偏方”、“秘方”“偏方”、“秘方”观念是错误的 。许多江湖医生打着“偏方”、“验方”的旗号,滥用中草药治疗各种肾脏疾病,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导致尿毒症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屡屡发生 。
1、应遵从医嘱服药
慢性心脑血管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 。但在现实生活中,随意服药、随意停药现象非常普遍 。高血压患者需要天天服用降压药,但有些患者血压高时就吃,不高就不吃 。有些患者见别人吃某种药降压效果比较好,就照着别人的去吃,不管那种药是不是适合自己 。还有一些心脏病患者,一难受就含硝酸甘油 。但其实对于那些对硝酸甘油敏感或血压本来就很低的人来说,随便含硝酸甘油是有危险的!

文章插图
2、进口药和高价药并非药效更好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认为进口药和高价药治疗效果更好,也更安全,而国产药则是“便宜没好货” 。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解放军309医院普通外科负责人杨波举例说,治疗胃间质瘤的伊马替尼,进口药品药效比较稳定,仿制品就差些 。但对于一般抗感染性药物,国产药与进口药疗效差不多,国产药则相对便宜 。
推荐阅读
- 贫血喝咖啡好吗?
- 盘点最伤胃的饮食习惯 养胃的四大饮食原则
- 湿热体质喝凉茶好吗
- 怎样改变饮食习惯防癌
-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哪些
- 扁桃体手术后饮食习惯
- 空腹喝凉水会不会拉肚子
- 习惯便秘应该吃什么?
- 高血压药长期吃 高血压十大用药误区
- 阴虚内热怎么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