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新能源车“开进”商场,新消费业态悄然催生?
文/王文嫣 仇子兴
虎年春节假期已至 , 看贺岁电影、逛街购物估计将是大多数人的过节选择 。 今天我们就讲讲逛街的新变化 。
热闹的商圈、豪华商场的一楼 , 无疑是客流量最高的区域 。 商场一楼柜台卖什么 , 某种程度可以反映出当下的潮流趋势 。
上海证券报采访人员走访上海多个热门商圈发现 , 特斯拉、蔚来、小鹏、比亚迪、广汽埃安、极星、天际等一众新能源车品牌已经占据了各大热门商场的一楼展厅 。 有的商场甚至为此开辟了新能源车街或专区 。 新能源车已经稳稳地站上了潮头 。
新能源车行业人士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随着“双碳”目标推进、电动化提速 , 新能源车渗透率远超预期 , 叠加充换电配套越来越完善 , 未来数年新能源车都将持续热卖 。
新能源车成为商场“门面担当”
“以前买燃油车跑4S店 , 门店位置偏远而且分散 。 现在新能源车买车看车可方便了 , 门店基本都在热门商圈 , 而且不同品牌的柜台也离得很近 。 ”司机李先生对上海证券报采访人员表示 。
以南京西路商圈为例 , 小鹏、特斯拉、蔚来三家品牌的门店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足200米 。
采访人员随后又走访了上海中山公园、虹桥、张江等商圈看到 , 上述的新能源车品牌门店布局已成常态 。 龙之梦购物公园、长泰广场甚至开辟新能源车专区 , 吸纳众多品牌入驻 。

文章图片
图1/3

文章图片
图2/3
新能源车为何悄然改变商场业态?对此 , 新能源车行业人士和百货业人士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 , 分别给出了答案 。
“新能源车企进入商场 , 可以让更多的潜在消费者了解并试驾体验 , 引流效果是很好的 。 对于消费者来讲 , 相比于去郊区的4S店时间成本会更低 , 透明的价格和直营的模式让购车更便捷 。 ”蔚来上海多家门店销售负责人李相春对采访人员表示 。
李相春向采访人员透露 , 蔚来布局线下体验店时 , 除了要考虑商场规模、客流量、交通便利之外 , 还要考虑周边车主保有量 , 会在保有量达到一定规模的区域建设NIO House , 在城市各个区域添加一个会客厅 , 让车主和朋友们坐一坐喝杯咖啡 , 提升用户体验 。
长泰广场、百联集团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透露 , 疫情期间 , 部分其他业态的商家经营惨淡被迫退出 。 这时 , 新能源车体验店抢位入驻 , 正好填补了空位 , 而且能够给出的租金符合商场的心理预期 。 同时 , 增加新能源车柜台也丰富了商场的业态 , 提高了男性消费者逛街的兴趣 。
新能源车有望连续数年成为热卖品
“在商场开设品牌体验店 , 不像4S店动辄需要上千平米的面积 。 虽然商场租金单价高 , 总租金其实还是可以接受的 。 ”李相春说 , 目前 , 蔚来单店单月销售额最高时能够超过亿元 , 平均销售额也在几千万元 。
事实上 , 品牌觉得一线商圈店面的租金可以承受的原因背后 , 是对新能源车销量持续大增充满信心 。

文章图片
图3/3
【上海证券报|新能源车“开进”商场,新消费业态悄然催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分析显示 , 2021年12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19.1% , 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0.6% 。 2021年 ,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 , 同比均增长1.6倍 , 市场占有率达到13.4% , 高于上年8个百分点 。
“以蔚来为例 , 2021年上海用户的占有率在很多细分市场已经超过了传统的高端品牌BBA(宝马、奔驰、奥迪) 。 ”李相春表示 , 2022年新能源车产销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 。
中信建投电新行业报告认为 , 2022年 , 中国、美国以及欧洲三大新能源车市场对于新能源车的支持政策还将延续 。 从车企来看 , 大众、奔驰、宝马等传统车企的纯电平台开始上量 。 纯电动车品牌里 , 特斯拉产能扩张 , 蔚来、小鹏、理想新车集中上市 , 另有部分新品牌开启量产元年 。 政策面加上行业端的共振 , 预计2022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在550万辆以上 , 全球需求预计落在960万辆左右 , 2021年至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在36% 。
“电区房”概念将助品牌取得差异化优势
目前进入新能源车赛道的品牌数量庞大 , 但与众多行业一样 , 少数头部企业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
后续补能是否便利和快捷 , 成为消费者选择新能源车的重要因素 。
“我平时租房居住 , 按照正常流程很难申请安装个人充电桩 。 ”王女士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1年半前购买特斯拉汽车时 , 只要满足居住范围6公里内有特斯拉超充网络的条件 , 就可以顺利申请新能源车拍照 , 因此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特斯拉品牌 。
新能源车销售人士告诉上海证券报采访人员 , 随着上海地区新能源车保有量迅速增加 , 申请新能源车牌照过程中 , 对于安装个人充电桩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 但车辆采用换电模式的车主可以把个人充电桩挂靠在附近的换电站 , 从而符合申请新能源牌照的要求 。 进而延伸出“电区房”的概念 。
蔚来上海能源业务拓展负责人戚泉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蔚来在换电领域属于先行者 , 换电网络已初具规模 。 下阶段蔚来将进一步优化网络布局 , 丰富城市内站点选址、加强城际高速联动 , 让补能变得更加方便 。
根据蔚来NIO DAY提出的目标 , 今年将在全国范围内计划拥有超过1300座换电站 , 6000根超充桩 , 10000根目的地充电桩 , 并打通丝绸之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超过30条目的地充电路线 。 戚泉认为 , 随着补能网点不断完善 , 越来越多区域成为“电区房” , 那么潜在车主选择蔚来品牌的动力也将相应增大 。
另外 , 今年1月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也宣布入局换电领域 , 这是行业积极发展的重要标识 , 表明更多企业认可了换电模式 , 并愿意参与其中 。
推荐阅读
- 相关|吉利李书福要造手机,消息称将在武汉、上海等设置办公地
- 手机|上海微电子:中国首台2.5D/3D先进封装光刻机正式交付客户
- IT|一块动力电池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 交易|上海:新年里的“元宇宙” 商业氛围仍不浓
- 电源|四川长虹:独家配套冰雪五环特种新能源电源系统
- IT|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单:特斯拉居首 比亚迪第二
- China|中国电信宣布世界上海拔最高公路实现手机信号全覆盖
- IT|新能源车迎春节销售小热潮 券商认为2022仍处高速增长期
- 风光|风光之外,谁是新能源的未来?
- 财联社|比亚迪:1月新能源车销量93168辆 同比增36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