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陕西杀人犯伪装潜逃17年,6次被捕均未被识破,却因不吃米饭暴露( 二 )



上海铁路公安处上海站公安段的民警 , 看着一脸焦急的男子 , 一边询问事情的详细经过 , 一边调取事发地点的监控 。
这名男子自称姓刘 , 是一个福建的服装商人 , 此次来上海是为了洽谈业务 。 7月2日晚间 , 在和客户喝了大半斤白酒后 , 怀揣6万元货款的他准备去宾馆过一夜 , 然后搭乘明天早上的火车回福建 。
在火车站附近的宾馆过一夜最少都要三四百元 , 在询问了多家宾馆后 , 精打细算的刘姓商人心疼这几百元的开销 , 便决定在火车站附近的广场上凑合一晚 , 何况这大夏天的晚上也不用担心着凉 。

一路踉踉跄跄地走到一处长凳前 ,不胜酒力的刘姓商人倒头便呼呼大睡 。 即使是在睡梦中 , 他的双手依然紧紧地捂着胸前的单肩背包 , 这包里不仅有刚收上来的6万元货款 , 还有公章、支票、银行卡等物品 。
作为一名精明的商人 , 为了省下几百块钱 , 他选择在广场上露天睡上一晚 , 却不知在人流量很大的火车站 , 有很多窃贼专门以熟睡的人作为下手目标 。
而穿着讲究 , 背着鼓鼓囊囊的背包的刘姓商人 , 在这些窃贼眼中自然是一个大肥羊 , 更别提他还是醉宿 , 非常好得手 。 综合上述情形 , 如果过了一夜 , 刘姓商人的背包还在他的身上 , 那还真是一件怪事 。

“警察同志 , 你们一定要帮我找到包包啊 , 里面有很重要的东西 。 ”商人操着一嘴蹩脚的普通话 , 不断地向正在调取监控的警察哀求着 。
刘姓商人睡觉的长椅在火车站南广场的一条小道上 , 周边几十米并没有摄像头 , 警方只能调取附近几个路口的监控 。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细心比对 , 警方终于发现了一个可疑人员 。
在事发地点100多米的一个摄像头上 , 警方看到了以下画面:凌晨1点半左右 , 一名身材瘦小 , 穿着短裤T恤衫的男子走向商人睡觉的那条小路 。 10分钟后 , 瘦小男子又回到了监控中 , 只见原本还两手空空的男子 , 此时身上已经背上了一个单肩背包 , 他的步伐明显加快 , 很快便消失在画面中 。

接着在下一个路口的监控中 , 三个看似正在闲聊的男子 , 不时在四周张望着什么 , 待看到背着单肩背包的瘦小男子快步走来时 , 几人迅速靠近 , 随即4人一起离开 。
通过放大图像 , 警方发现瘦小男子所背的单肩背包和刘姓商人描述的细节特征完全一样 , 至此可以基本确定这名瘦小男子就是盗窃者了 , 而显然他还有3名望风的同伙 。
警察经过观察这4名嫌疑人的作案手法 , 初步得出结论:这是一个手法老练的盗窃团伙 。 上海铁路警方随即抽调精锐 , 组成了“7.3”盗窃案专案组 , 全面展开侦破工作 。

在警方的大量走访调查下 , 很快确定了4名盗窃犯的身份 。 于7月17日将瘦小男子李大军抓获 , 7月20日其同伙贺佐国、洪厚裕、卫求也相继被逮捕归案 。 仅用时13天 , 上海铁路警方就将这个盗窃团伙一网打尽 。
警方本以为这只是一场普通的盗窃案 , 但在随后的案件审理过程中 , 却发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迹象 。
原来 , 李大军、贺佐国、洪厚裕3人的身份很快就被查清 , 唯独在卫求这里出了一点状况 。

这个自称卫求的中年男子 , 其相貌、信息在全国人口信息库中竟无法匹配 , 而他在公安部犯罪人口资料库中 , 却有着多次犯罪记录 。 自1999年以来 , 卫求因多次盗窃 , 被2次判刑、4次劳动教养 , 2012年的4月份才刚刚出狱 。
面对警方的盘问 , 卫求一脸镇静地自称他的籍贯是湖南省岳阳市文桥乡小桥村张家组 。 于是警方又根据卫求的叙述 , 向湖南省岳阳市警方核实卫求的身份 , 得到的回复是:查无此人 。
这离奇的一幕引发了上海铁路警方的怀疑与猜测 , 一个多次被判刑、劳教的惯犯 , 竟能凭借一个模糊的身份蒙蔽对他处理的司法机关 。 更为关键的是 , 他多次向警方、检察院、法院等隐瞒身份 , 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他身上还有其他重案?

发现端倪的上海铁路警方 , 绝不肯让卫求当着他们的面蒙蔽身份 , 誓要弄清这个“卫求”的本来面目 。
一个不爱吃米饭的湖南人审理大队大队长张建国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一个狡猾的对手 , 因为能多次在司法机关面前蒙混过关 , 在多次审理时还能继续伪装身份 , 这个“卫求”必然是有着极强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
张建国心知卫求是个硬骨头 , 继续在他身上硬“啃”也“啃”不出几道牙印子 , 倒极有可能让这个狡猾的狐狸产生警觉 , 到时候案件的审理也会产生僵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