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小伙带29岁女子隐居深山50年,被发现后问:毛主席可好( 二 )



寡妇门前是非多 , 村里开始流言四起 , 刘国江的家人也怕夜长梦多 , 开始给他张罗相亲 , 可都被刘国江拒绝了 。
作为女性 , 徐朝清的压力要大于刘国江 , 当那些难听的话如潮水般向她袭来时 , 她有委屈也有难过 。
于是 , 刘国江做了最后决定 , 要带她们孤儿寡母远离是非之地 。 1956年8月的一天清晨 , 村里人发现徐朝清和四个孩子“失踪”了 , 一同消失的还有19岁的刘国江 。
二:隐居刘国江带着徐朝清和四个孩子来到了荒无人烟的大山里 , 早在砍柴时他曾来过这里 , 知道这里有两间茅草房 , 虽然简陋但足可以遮风挡雨 。
在深山 , 他们的日子虽然清贫 , 但没有闲言碎语 , 一家人过得舒心且快乐 。 很快带来了的粮食就吃光了 , 为了解决温饱问题 , 刘国江去捕鱼 , 徐朝清带着孩子挖野菜、摘野果子 。
除此外 , 刘国江开始自己开垦荒地种蔬菜和玉米等等 , 他还学会了养蜜蜂 , 自己酿蜂蜜 , 然后拿到山下去卖钱 , 再买回粮食等生活用品 。

但在山上生活 , 他们也面临很多考验 , 有一次山上的猴子将辛苦种的玉米都吃光了 , 还有一次他们听到了老虎声 , 一家人吓到不敢睡觉 。
1957年6月的一场暴风雨 , 直接将两间茅草屋吹倒了 , 刘国江将妻子和孩子送到山洞里 , 那成了他们暂时的家 。
倒了晚上 , 山洞里阴森森的 , 偶尔还会传来各种野兽的声音 , 徐朝清吓哭了 , 用颤抖的声音说:“好想住砖瓦房 。 ”
就因为这一句话 , 刘国江就开始搭建窑子 , 自己用泥巴烧瓦 , 忙活了两年终于盖上了妻子喜欢的砖瓦房 。

这之后的日子 , 夫妻二人又相继生养了四个孩子 , 因为徐朝清最小的孩子五岁时夭折 , 他们就剩下7个孩子 , 为了养活儿女 , 刘国江一年四季都在忙 , 种地、养家禽等等 。
到了丰收的季节 , 刘国江就带着徐朝清走四个多小时的山路 , 到长乐村的集镇上去卖 。 山路崎岖不平 , 赶上下雨天更难走 , 徐朝清走起来很吃力 。
于是 , 刘国江就萌生了一个想法 , 自己修石梯 , 他从来都是想到做到 。 到了农闲的时候 , 刘国江就带着洋芋和铁钎榔头开始外出修石梯 , 饿了就吃冰冷的洋芋 , 渴了就喝点山水 , 这一坚持就是半个世纪的光景 , 每一级台阶都承载着他对妻子的厚爱 。
最终 , 刘国江硬是凭借一双手 , 修了6208级天梯 。 为此 , 他的手磨出了血泡 , 后来都变成了厚厚的老茧 , 铁钎也用坏了几十个 。

看着丈夫从青丝修到白发 , 徐朝清很心疼 , 总是要他放弃 。 可刘国江却说:“等路修好了 , 你出山就方便了 。 ”
但其实 , 徐朝清很少出山 , 平日里去做买卖或者采购物品以及送孩子上学等等 , 都是刘国江自己的事情 。
但就为了妻子为数不多的出山时间 , 刘国江甘愿修路几十年 , 这份爱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 也足以感动世人 。
有一次 , 徐朝清摸着丈夫长满老茧的双手流泪了 , 她深知若不是为了自己 , 刘国江可以过更好的生活 , 他的一生就是为她而活 。

他们之间 , 并没有什么感天动地的誓言 , 但对彼此爱都藏在生活里 。 几十年来 , 因为担心徐朝清害怕 , 刘国江从不会让她一个人过夜 , 外出办事不管多晚、什么天都会赶回来 。
每次刘国江外出 , 徐朝清都会到二人约好的固定的大木桥那里等丈夫 。 桥那头就是繁华的人世间 , 桥这头就是他们隐居的二人世界 , 但他们对繁华并无向往 , 只要二人相守在一起就很知足了 。
他们的生活是安静的 , 也是清贫的 , 当外界有了电话、电视机时 , 他们的家里还用着煤油灯 , 家里一切用品也都是最原始的 , 但老两口很知足 。
孩子们都长大成家后 , 夫妻二人依然不愿意下山 , 守着他们清贫的小家 , 日复一日地过活 。 当他们的故事传播开后 , 有很多人都为了登上“爱情天梯”来到山顶看望老两口 。

每当有客人的时候 , 他们都非常热情 , 会主动留下客人住宿、吃饭 , 这也是他们和外界接触的通道 。
偶尔兴致浓了 , 老两口还会给客人唱几句山歌 , 感人的爱情 , 动听的歌声 , 都会让来客感动到落泪 , 用“神仙眷侣”来形容他们 , 也不为过 。
2006年 , 他们被评为首届感动重庆十大人物 , 同年又被评为“中国十大经典爱情故事” 。 之后 , 刘国江在儿子的带领下 , 坐飞机来到重庆领奖 , 原本徐朝清也要一同前往 , 但考虑到晕车 , 只能刘国江一个人前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