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太阳光照到地球会变热,但日地之间的太空,却冷到不行?( 三 )



可见 , 大气对于地球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 地球之所以能够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温度 , 是因为它的“保暖作用”非常到位 。 值得一提的是 , 地球上广袤的海洋对于“保温”这件事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 因为水的比热容是很大的 , 所以吸热时升温不会像陆地这么显著 , 同理散热时也不会迅速降温 , 因此它就像是一个“恒温热源” 。

太阳辐射变化对地球的影响
通过上文的介绍 , 我们已经知道了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之后会变热的原因 。 也理解了 , 温度的产生实际上是与太阳辐射息息相关的 。 不过 , 太阳辐射也是会发生变化的 , 并且其变化也会使地球发生变化 。

我们常说“民以食为天” , 粮食对于人类的生存而言尤为重要 。 在古代时 , 智慧的劳动人民就通过实践推算出了播种和收获的节令 。 一般来说 , 都是春耕秋收 。 可见 , 季节的确定对于农民来说是很重要的 。

地球的公转和自转 , 使得地球各处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不同 , 一年四季由此才能产生 。 以我国为例 , 各个纬度地区的四季变化和气温差异都是不同的 。 像现在 , 东北地区都能够“泼水成冰” , 而南方的部分地区还只穿着一件长袖体恤 。

此外 , 太阳高度角也影响接受的太阳辐射量 。 以及每个国家不同的地理地形条件 , 相信大家学习地理时都听过我国有着显著的“大陆性气候” 。 而前文中提到海洋比热容时 , 就有提到陆地的升温和降温都会更加迅速 , 正因如此 , 才使我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 , 并且温差也很大 。

当科学家们研究地球演化历史时就发现 , 太阳辐射变化还会使地球步入“冰河期”或者说是间冰期 。 据悉 , 地球公转轨道的参数如果有了细微的变化 , 都会是高纬度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发生变化 , 最终再通过地球系统的推动最终影响环境 。

由大洋中深海沉积岩芯的氧同位素比值反演得到的70万年以来6次冰河期 , 与地球轨道参数变化引起的北纬60度太阳辐射量减弱时段 , 有着相当好的对应关系 。
火星表面热辐射
火星是人类现在最关注的一颗行星 , 因为我们打算在未来时移居到这里生活 。 与金星不同 , 火星上并没有浓厚的大气 , 因此温度还是非常低的 。 其地表的平均温度大约在零下65℃左右 , 虽然和我们的理想均温相比还差得多 , 不过与其他星球相比还算是比较“温和”的了 。

科学家们一直在对火星表面的热辐射环境进行模拟研究 , 以备在未来辅助完成火星探测以及火星移居等活动 。 要知道 , 火星距离太阳并不像地球这么近 , 而是在更外一围的位置 , 可以吸收到的太阳热辐射也不会像地球这么多 。

通过代入NASA一维辐射程序可以得出以下结果:火星上的太阳辐射量也收到季节、纬度的变化影响 , 而尘埃光学厚度的变化对于可见光辐射和红外辐射的影响不同 。 总之 , 火星表面的热辐射和其特殊的地理性质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