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天问一号”研制过程(资料图)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 供图
采访人员 郑莹莹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个成功软着陆于火星的国家 。 天问一号探测器于去年2月10日成功实施制动捕获 , 随后进入环绕火星轨道 , 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 , 就此踏上“火星职场” 。
转眼间 , “天问一号”到火星“上班”一年了 。 这一年 , 它在火星上练就了不少“职场技能” 。
“远看”“近瞧”同时运作 与其他国家模式不同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副总指挥褚英志在接受中新网采访人员采访时告知 , “天问一号”有个特点是:天上、地面可以实现同时探测;天上有环绕器 , 火星表面有祝融号火星车 , 二者同时工作 , 可以相互对比、相互参考 。
他说 , 其他国家的火星探测是在不同时段“换班” , “即便观测同一处 , 在不同时段可能会产生一些变化 。 ‘同时探测’模式有望获得更多科学发现 。 ”
据介绍 , 环绕器已完成了火星部分区域的拍摄 , 目前运行在一个椭圆轨道上 , 最近的地方大概距离火星表面400公里 , 最远的地方距离火星表面1万公里 。 祝融号火星车大概走了1.5公里 。
褚英志称 , 二者的“同时探测”模式指的是:比如 , 环绕器对火星全球进行拍摄后 , 感觉有一处发现 , 如果祝融号火星车离得不远 , 就可以开过去看看 , 一个“远看”、一个“近瞧” , 合作予以“双观测” 。
总体上 , “天问一号”到火星的探测任务有二:工程上 , 主要是要实现到达火星、着陆火星以及火星表面巡视探测的技术能力;科学上 , 中国要获取一手的火星科学数据 , 包括给火星全球拍照 , 对火星表面物质成分、火星地形地貌、周边空间环境进行探测等等 。
资深“变轨达人” 换轨道环“拍”火星
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 , 其中 , 着陆巡视器又包括祝融号火星车及进入舱 。
环绕器已是一名资深“变轨达人” , 历经多次轨道调整 。 褚英志说 , 着陆火星后 , 环绕器要与祝融号火星车之间保持通信 , 环绕器跟祝融号火星车之间有个“大天线” , 通过“中继方式”将“祝融号”所获取的科学数据“曲线”传回地球 。
但环绕器也不是一直待在“中继轨道” , 在完成阶段任务之后 , 它“升职”了 , 变换轨道来到“遥感轨道” 。
褚英志说 , 目前环绕器大概是8小时绕火星一圈 。 在遥感轨道 , 天问一号环绕器不仅可以适当兼顾对“祝融号”的“中继任务” , 还可以对火星全球进行覆盖性探测 , 也就是把整个火星拍下来 。
他说 , 这个“全球拍照” , 与大众可能理解的“转一圈、拍拍全景”不同 , 天问一号环绕器拍的图是一条一条拍的 , 然后逐条拼接在一起 , 还要检查有没有哪些地方没拍到 , 如果碰到图与图之间有“缝” , 还得进行补拍 。
【职场|“火星职场初体验”:“天问一号”一年练就了什么“绝活”?】他表示 , 环绕器上有两种分辨率的相机 , 中分辨率的相机负责对火星全球进行拍照 , 高分辨率的相机在前者的基础上 , 深入拍摄一些科学家们感兴趣的区域 , 获取更详实、更清晰的画面 。 (完)
推荐阅读
- 创事记|B站用命发电
- 澎湃新闻|“谷爱凌”商标被注册引网友热议,律师:商标申请人或受处罚
- 市场资讯|麦当劳为元宇宙“虚拟餐厅”提交商标申请
- 中国基金报|凌晨重磅!两大央行发声:欧美股市集体“嗨了”!芯片巨头一夜暴涨2500亿…
- 新浪科技|瑞幸走出“生死局”,借谷爱凌重塑形象? | 冬奥·品牌
- 市场资讯|被指责“Safari是最糟糕的,它就是新IE”,苹果浏览器团队征求反馈意见
- 虎嗅APP|喜茶“裁员”背后,新国货命悬一线
- 新浪数码|特斯拉设计总监谈苹果产品:“没什么可期待的”
- 中国青年报|数字雪花也温暖,在“另一个宇宙”讲述冬奥的故事
- 环球时报|韩媒:电池产业迎来“中国之年” 表现出压倒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