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报|快递物流企业出海争锋
本报采访人员 张孙明烁 张家振 上海报道
火热的跨境电商正在全球范围内串起更加细密的贸易网络 。 受此影响 , 国内快递企业也正加紧出海步伐 , 趁势分羹跨境电商红利 。
据了解 , 自2020年1月召开的全国邮政管理工作会议提出“实施快递出海工程”2年来 , 全国多地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跨境电商相关利好政策 , 为快递出海工程搭桥铺路 。
事实上 , 国内快递企业的出海雄心早在2006年就开始展露 。 10余年来 , 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大背景下 , 圆通、顺丰、申通、韵达、中通和百世等先后成立国际公司 , 通过收购等动作为出海计划谋篇布局 。 根据运联智库发布的《2021中国跨境电商物流企业TOP30》 , 国内快递企业占据五席 。
在快递出海的热闹声中 , 面对链路更长、情况也更加复杂的跨境物流业务 , 中通国际东南亚公司总裁助理李基平告诉《中国经营报》采访人员 , 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 但目前国内通关基础设施和监管规则方面与跨境电商的发展匹配度不高 。 此外 , 从中通国际出海东南亚的本土化经历来看 , 小语种人才和跨境物流专业人才的缺乏是目前快递企业亟须突破的主要难点之一 。
分羹跨境电商红利
物流无国界 , 跨境物流的发展离不开跨境电商快速增长的助推 。 2022年1月13日 , 商务部财务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 , 近年来 , 我国外贸新业态蓬勃发展 , “跨境电商5年增长近10倍” 。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 , 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98万亿元 , 增长15% 。 对此 ,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B2B与跨境电商部主任、高级分析师张周平向采访人员分析称 , 跨境物流作为跨境电商全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 扮演着跨境电商“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角色 。
“在跨境电商中 , 对跨境物流的需求也不一样 , 较传统贸易而言 , 对物流的时效性等要求更高 , 而相比于以大宗交易为主的传统外贸物流 , 跨境电商物流呈现出小件化、碎片化、多SKU和高频次等特点 。 ”张周平表示 , 在跨境电商高速发展中 , 国际快递的供给匹配并不完善 , 加上跨境物流链条长 , 也给很多物流企业带来机会 。
来自政策端的利好也在驱动跨境物流发展进入新阶段 。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物流综合服务行业研究报告》认为 , 2020年以来 , 为支持通过跨境电商渠道缓解疫情带来的市场成交压力 , 国家高频出台政策 , 为跨境物流产业增设多种运力渠道 , 为跨境电商提供广阔的上升空间 。
【中国经营报|快递物流企业出海争锋】采访人员梳理发现 , 自2020年1月国家邮政局开始实施快递出海工程后 , 多地陆续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 。 当年7月 , 沪浙粤新四省区邮政管理局提出“快递抱团出海发展路径和对策” 。
2022年1月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生效更为快递出海注入了新动力 。
“‘快递出海’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 需要分步完善境外网络 。 我们需要强化资源整合 , 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寄递企业 。 抓住开放程度更高、政策力度更大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机遇 , 加快建设区域网络 , 重点拓展东南亚等周边国家网络 , 逐步延伸至更多‘一带一路’国家 。 ”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曾表示 。
抢抓东南亚市场机遇
国内快递企业出海早在20年前已有布局 。 不过 , 近年来 , 随着“一带一路”倡仪的提出和RCEP的推进 , 快递企业出海抢滩东南亚市场逐渐成为一大亮点 。
采访人员梳理发现 , 自2006年起 , 圆通、顺丰、申通、韵达、百世、中通先后成立国际事业部或国际公司 , 多家快递物流企业通过大手笔收购动作快速拓展跨境物流业务 。 而近几年来 , 快递企业开始将更多目光投向前景广阔的东南亚市场 。
2019年 , 圆通国际开通越南快递业务 , 宣布深耕东南亚跨境包裹市场;同年 , 百世国际也启动了泰国和越南快递网络 。 据了解 , 目前 , 百世快递已在东南亚五国开展快递业务 。
百世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韶宁曾表示 , RPEC将极大推进地区间贸易发展、跨境电商及相关产业的增长 , 公司在东南亚地区的业务也能更好地参与到区域内的开放市场中来 。 据百世集团披露 , 百世越南2021年全年件量同比提升325% , 达到2700万件 。
2021年 , 顺丰宣布收购东南亚市场最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嘉里物流 , 瞄向东南亚市场的意图明显 。
而除老牌快递巨头抢食东南亚市场外 , 采访人员留意到 , 起家于东南亚的极兔速递母公司J&T Express集团在进军中国国内快递业务前已经在中国国内布局跨境物流业务 , 并希望以此打通中国到东南亚的跨境物流一体化服务 。
2018年1月 , J&T Express集团在国内成立子公司云路供应链 , 即目前J&T集团旗下国际业务板块品牌“极兔国际”的前身 。 而极兔国际在东南亚地区抢先布局的末端配送网络成为其领先于东南亚市场后来者的优势之一 。
此外 , 采访人员从中通国际方面了解到 , 目前其东南亚自营运输网络已覆盖7个国家 , 其中印度尼西亚地区的服务正在筹备中 。 李基平告诉采访人员 , 中通国际在泰国起网近两年 , 目前的服务覆盖率达到80% 。
在谈及中通国际在东南亚市场的布局和打法时 , 李基平表示 , 中通国际主要强调全链路的系统化运作 , 国内跟国外的系统是联通的 。 关于中通国际在东南亚市场的中长期发展战略 , 李基平告诉采访人员 , 未来希望联合上下游企业和同行企业一起抱团出海 , 共同克服经营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 。
根据运联智库发布的《2021中国跨境电商物流企业TOP 30》 , 国内快递企业占据五席 。 其中 , 顺丰国际、中通国际、圆通国际、百世国际和德邦跨境分别位居第5位、第13位、第16位、第22位和第27位 , 营收规模分别为53亿元、16.1亿元、14亿元、11.5亿元和9亿元 。
广发证券研报认为 , 中国快递出海正面临三大重要机遇:第一 , 包括东南亚国家在内的新兴市场的本土快递业务;第二 , 跨境电商;第三 , 中国制造业出海 。
张周平向采访人员表示 , 东南亚地区电商市场也是很多企业近年来出海的首选 , 该地区电商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网购人群规模大、市场前景广阔 。 随着更多的企业布局东南亚地区市场 , 势必将对该市场的跨境物流业务带来影响 。 在东南亚地区跨境物流中 , 传统老牌物流企业不断押注也是对该市场前景的认可 。
标准化运作短板待补
据了解 , 跨境物流分为直邮和海外仓两种模式 。 其中 , 直邮包括国际快递服务、跨境专线、邮政小包 。 具体来看 , 目前国内快递企业两种模式均有涉足 。
不过 , 在张周平看来 , 当前跨境电商物流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物流费用高、服务稳定性差、服务标准化缺乏、个性化程度不足等 。 “挑战也是机遇 , 解决好问题就诞生了机会 。 纵观跨境电商物流市场 , 头部企业相对集中度不高 , 市场相对长尾 , 前景广阔 。 ”
“国内快递企业出海布局也是一个趋势 , 再加上国家政策大力扶持跨境电商发展 , 也给跨境物流也带来了新的机遇点 。 挑战则在于传统快递企业能否提供更为专业性的跨境物流服务 。 ”张周平向采访人员说道 。
李基平也指出 , 与国际快递巨头相比 , 标准化运作是国内快递企业目前面临的短板之一 。 “我们现在也感受到整个行业最大的竞争 , 其实是精细化管理的竞争 , 比谁的精细化程度高 , 谁的成本会更低 , 谁的竞争力会更强 。 ”
艾瑞咨询研究认为 , 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由于其涉及国内揽收、集运、国内仓处理、国际运输、尾程配送等物流运输环节 , 以及国内报关和目的国清关等专业的海关服务能力 。 这涉及到国内物流服务商、航空公司等多个市场参与主体的共同能力 , 协调整合优化物流资源的能力尤为关键 。
此外 , 由于跨境物流整体链条相较国内物流链条较长 , 且涵盖了报关清关等业务环节 , 这使得综合物流服务商很难对跨境物流链条实现全流程自营 。
谈及国内快递企业在国外的本土化过程 , 李基平告诉采访人员 , 中通国际在泰国分为直营和加盟两个板块 , 自营快递网络干线 , 支线和网点实行加盟制 。 在国外进行加盟制模式时需要考虑如何与当地文化融合 , 包括经营理念和管理的融合 , 以及如何适应当地的环境 。
李基平还表示 , 目前跨境物流被炒得很热 , 但仍有很多需要改善和提升的地方 , 例如 , 目前国内通关基础设施和监管规则方面与跨境电商的发展匹配度不高 。 此外 , 从中通国际出海东南亚的经历来看 , 小语种人才和跨境物流专业人才的缺乏也是目前国内快递企业亟须突破的主要难点之一 。
推荐阅读
- 中国经营报|互联网加班“变异史”:人力投入、营收、KPI的艰难抉择
- 中国经营报|iPhone SE价格或再下探苹果直入国产手机腹地
- 中国经营报|电信运营商强势搅动中国公有云市场
- 中国经营报|元宇宙的房子按平方米卖吗?
- IT|欧洲药管局调查关于注射mRNA COVID-19后女性月经异常的报告
- 21世纪经济报道|扎克伯格的至暗时刻
- 序列|运动员怎么记住动作步骤?中国科学家在大脑“序列记忆”上有新发现
- 智飞龙|V观财报|智飞生物:冻干重组结核疫苗进入Ⅱa期临床试验
- 硬件|传铠侠通知客户4月起3D NAND闪存短缺 停止现货报价
- 导弹|中国两支国家队取得冬奥突破,离不开“导弹助推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