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1937年的宁夏府城银川,老城门建筑古色古香,承天寺塔下汽车成排

【北京市|1937年的宁夏府城银川,老城门建筑古色古香,承天寺塔下汽车成排】北京市|1937年的宁夏府城银川,老城门建筑古色古香,承天寺塔下汽车成排

文章图片

北京市|1937年的宁夏府城银川,老城门建筑古色古香,承天寺塔下汽车成排

文章图片

北京市|1937年的宁夏府城银川,老城门建筑古色古香,承天寺塔下汽车成排

文章图片

北京市|1937年的宁夏府城银川,老城门建筑古色古香,承天寺塔下汽车成排

文章图片

北京市|1937年的宁夏府城银川,老城门建筑古色古香,承天寺塔下汽车成排

文章图片

北京市|1937年的宁夏府城银川,老城门建筑古色古香,承天寺塔下汽车成排

文章图片

北京市|1937年的宁夏府城银川,老城门建筑古色古香,承天寺塔下汽车成排

文章图片


银川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宁夏平原中部 , 辽金元时期 , 曾是西夏王朝的都城 , 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商贸重镇 。
这组照片是小编从哈里森·福尔曼摄影集中扒出来的 , 拍摄时间为1937年 , 原注上没有标明拍摄地 , 本人通过对标志性建筑的辨识 , 判断拍摄地点在当时的宁夏省城(今银川) 。 如果个别图片存在谬误 , 还请当地的朋友指出 。

府城外的马车
宁夏府城外 , 一名年轻人坐在马车上 , 扛着马鞭 , 意气风发地看着摄影师 , 身后是高大的城墙 。 老银川旧称宁夏府城 , 其建城史可追溯到汉成帝年间所建的北典农城(吕城、饮汗城) , 距今已有两千多年 。

银川城门
瓮城门前站有扛枪的士兵 , 一辆马车正在进入城内 。 旧时银川老城有六大城门 , 其中的清和门、镇远门、光化门、振武门都建有瓮城 。 这是其中一座 , 从瓮城门洞可见内侧的城门楼 。 门旁贴着的布告上清楚地写着“宁夏省”的字样 。

城门之内
装满干草的马车进入城内 , 年轻的车夫手持鞭子威风凛凛地站在车后 。 从身后的城门洞可以看见瓮城的城墙 。

马车背影
从后面看马车 , 装着大石块和干草 。 这种车子有着巨大的木头轮子 , 适合在西北地区各种复杂的地形上行驶 。

店铺门前
一群来自当地的男子站在店铺门前 , 面带笑容看着摄影师的镜头 , 显得非常友善 。 从门上写着“劝君更尽一杯酒”可知这是一家小酒馆 , 门楣上贴着“世界大同”的横批 , 表达出人们当时的美好愿望 。

穆斯林老人
一位典型的回族老人形象 , 戴着礼帽 , 留着花白的长胡须 , 面容慈祥 , 脸上的皱纹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

另一位老人
站在街边的回族男子 , 手里拿着一只瓷碗 , 头发很长 , 不知什么原因 , 天气已经很暖了还披着羊皮大衣 , 可能是一名乞讨者 。 他身后的店铺门上画满涂鸦 。

井口边
府城路边的一口水井 , 四方井口 , 带有井盖 , 旁边放着木桶和木盆 , 一名少年正蹲在井边洗衣服 。 旁边有两个玩耍的小女孩 。

鼓楼街道
鼓楼建筑是府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 它的建造可谓一波三折 , 高大的台基早在清道光元年(1821年)便已建成 , 1908年在台基上建起三层楼梁架 , 后因资金问题停工 , 直到1917年方才续建 , 并在台基四角增盖了券棚顶角坊 , 前后经历了近百年的时间 。 本图为当年鼓楼东街的景象 。

街头景象
一群背着箩筐的人正行走在鼓楼前的街道上 。 单从他们所戴的软檐帽看 , 仿佛是穿越了的 , 因为记忆中这种样式的遮阳帽是最近二三十年才出现的 , 而前面不远处维持秩序的警察又将时光拉回到八十四年前 。 注意街边店铺前摆着的写着“宁夏省府”字样的木桶 , 叫作太平桶 , 里面装满了水 , 以防万一发生火灾之用 。

劳动队伍
这是一群年轻的学生 , 有的扛着镐 , 有的拿着铁锨 , 大家排着队伍前往某处参加劳动 。 旁边点心店门前挂着几个小木牌, 上面写着“南式八件”、“芙蓉细点”、“什锦南糕”等等美食名称 。

母女俩
逛街的一对母女 。 女儿扎着小辫子 , 非常可爱 。 母亲戴着穆斯林头巾(希贾布) , 俩人穿着整洁 。 旁边的店铺门前有一块广告牌 , 上面写着“新鲜金色蛋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