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兽胚胎杂交实验”是创新还是灾难?实验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


“人兽胚胎杂交实验”是创新还是灾难?实验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


文章图片


“人兽胚胎杂交实验”是创新还是灾难?实验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


文章图片


“人兽胚胎杂交实验”是创新还是灾难?实验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


文章图片


“人兽胚胎杂交实验”是创新还是灾难?实验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


文章图片


“人兽胚胎杂交实验”是创新还是灾难?实验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


文章图片


“人兽胚胎杂交实验”是创新还是灾难?实验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



上图为日本研究者打算往如图的大鼠胚胎当中引入人类细胞
2019年7月 , 据《自然》杂志报道 , 日本国内的“人兽杂交胚胎”实验正式获得政府有关部门批准 。 对于这类试验 , 有人认为是科技进步 , 必将为人类解决众多医疗难题;有人则认为这违背伦理 , 将给地球物种基因带来巨大的灾难 。 “人兽杂交”到底是为了什么?能培育出“兽人”这一新物种吗?对人类又有哪些意义或者危害呢?

“杂交”这一概念在生活中并不鲜见 , 植物界最知名的例子就是袁隆平院士多年研究的杂交水稻;动物界也有“杂交”的物种 , 譬如新闻中曾经报道过的狮虎兽或者虎狮兽(狮子和老虎交配生下的后代) , 还有以前农村中常见的骡子(马和驴交配生下的后代)等等 。 而今天我们要说的“人兽胚胎杂交”和这些现成的例子是有区别的 , 并不是通过相互交配来产生后代 , 而是利用先进的基因科技将人类细胞和动物胚胎相融合 , 从而制造出所需的器官等 , 当然更不是为了培养出人们想象中的“兽人” 。

就目前来说 , “人兽胚胎杂交”在器官移植方面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 。 我们平时看新闻就会发现 , 生活中有很多急需器官移植的人 , 但捐赠器官的人却非常少 , 并且人体器官不同于普通商品 , 根本不存在随意交易的可能 , 这就导致很多病人只能在等待器官移植的过程中死去 。 而日本批准的杂交实验就能轻松解决这个问题 。

这个实验就是在老鼠受精卵中植入人体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 然后通过基因编辑的方式 , 让人类细胞随着受精卵一起发育 , 进而形成人类所需的器官 , 最后从动物幼体中提取器官移植给病人 。 这样做的优势在于实验室可以精准制造人体移植所需要的器官 , 减少病人等待时间;也避免了人类器官交易的伦理道德约束;更可以有效避免生细胞抗原配型的影响 , 确保配型成功率 , 大幅提升病人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

这样的试验并非空穴来风 ,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1年7月报道 , 英国多家实验室就在过去三年中 , 秘密进行了多次人兽胚胎杂交实验 , 成功制造出150多个包含人类和动物基因的杂交胚胎 。 与前文提到的注入干细胞试验不同的是 , 英国的这些实验中是用人类的精子给某种动物的卵子受精 , 从而培育出具有更多人类特征的生物用于科学研究 。 参与试验的科学家表示 , 这项技术可以用来寻找治疗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症等顽固疾病的方法、或是用于器官移植等 , 前景可谓一片光明 。
【“人兽胚胎杂交实验”是创新还是灾难?实验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
其实 , 类似的试验并不只是国外才有 。 早在1950年代 , 我国的科学家童第周就进行过类似的胚胎杂交试验 , 当时他在研究鱼胚胎发育的科学实验中 , 就在实验室里把金鱼卵的细胞核去掉 , 然后把提取出的鲫鱼DNA植入金鱼卵子中 , 两种鱼类之间的试验最终获得成功 , 但当他用人的DNA加入这项试验的时候 , 却受到了伦理道德方面的巨大压力 , 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

直到1996年 , 我国的医学博士曹谊林在美国Vacanti实验室 , 主导并完成了“人耳鼠”的研究实验 , 通过类似的杂交技术 , 成功让老鼠身上长出了人的耳朵 。 虽然有一段时间曹博士被同行举报造假 , 但后来他对外公开了几只“人耳鼠”样本和业内专家的鉴定报告 , 证明自己并未造假 , 而是在人兽胚胎杂交研究方面真正成功过 , 这也是截至目前我国比较成功的胚胎杂交试验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