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挤人”现象不再,金价跌了却没人买?当年抢购的大妈去哪了?


“人挤人”现象不再,金价跌了却没人买?当年抢购的大妈去哪了?


文章图片


“人挤人”现象不再,金价跌了却没人买?当年抢购的大妈去哪了?


文章图片


“人挤人”现象不再,金价跌了却没人买?当年抢购的大妈去哪了?


文章图片


文:三三
在刚过去的春节里 ,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 , 那就是金店人变少了 。 许多人都喜欢佩戴黄金首饰 , 因为黄金象征着富有高贵 , 可以带来好运 , 因此 , 往年春节是金店盈利的大好时机 , 有人为自己或家人选购一件黄金饰品可以为接下来的一年带来幸运 , 还有人用新发的年终奖或压岁钱买一件黄金制品收藏起来 。 而近几天 , 人们却发现 , 以前“人挤人”的金店在这个时候竟然冷冷清清 , 而且近段时间以来 , 国际金价出现了下跌趋势 , 为什么国内金店却没有出现“人挤人” , 这是为什么?

一直以来 , 黄金无论是作为首饰还是收藏 , 其价值是非常高的 , 且作为全球公认的“硬通货” , 许多投资者会低价时购入黄金高价时再转出 , 最终得到一笔可观的利润 , 因此长期以来 , 黄金市场是非常火爆的 。 从此前国际市场来看 , 黄金在去年的价格出现了跌势 , 国际金价跌到了1750美元至1800美元/盎司 , 但火爆的情景却没有出现 。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 中国人爱购买黄金 , 特别是在2014年5月份那段时间 , 国际金价一度跌到了每盎司1450-1550美元 , 中国大妈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黄金市场 , 不到十天就花费1000多亿美元买下了300吨黄金 , 这也让中国大妈扬名四海 。 其实 , 黄金作为商品 , 是必定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的 , 市场越好商品自然会卖的好 , 如果市场不好 , 自然消费就减少了 。

首先 , 虽然现在的国际金价跌到了每盎司1750美元左右 , 但曾经的金价最高能达到每盎司2080美元 , 很多人担心 , 如果现在入手黄金 , 万一被高位套牢了怎么办?毕竟2014年中国大妈抢购黄金就是前车之鉴 , 当年国际金价大跌 , 中国大妈们以为到了黄金的最低价 , 谁知后来国际金价继续下跌 , 当年的中国大妈们纷纷被套牢 。
心理承受能力强的还好 , 他们忍住没出手 , 拿在手里等了好几年才等到出手的机会 , 而一部分等不住的大妈 , 也因此损失了不少 。 因此 , 现在一些投资者即使看到金价有下跌趋势 , 也不会轻易出手 , 毕竟现在这仅仅是跌到了1770美元/盎司 , 购买后被套在高位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

一直以来 , 国内金价是跟着国际金价走势变化的 , 但在调整幅度上又不完全一样 , 虽然国际金价涨了国内的价格也会涨 , 但是国际金价跌的时候 , 国内却显得跟不上了 , 这就是“涨快跌慢” 。 因为国内金店如果过早的下调黄金价格 , 万一国际金价再出现大反弹 , 那么对金店来说损失可就大了 。 也就是说 , 国际金价下跌时 , 即使调价 , 国内金店也只会低于国际的下降幅度 , 稍微作出调整 , 但这种微降对国内消费者来说 , 吸引力并不大 , 因此也就不会出现抢购的局面了 。
【“人挤人”现象不再,金价跌了却没人买?当年抢购的大妈去哪了?】2020年以来 , 受各种因素影响 , 有人停工在家 , 有人失去了工作 , 对大部分人来说 , 现在的经济压力比较大 , 生活支出就占了一大部分 , 再加上由于疫情影响了收入 , 原本可以毫无压力的还房贷、车贷 , 如今光是生活支出就占了一大部分 , 更不要说去购买黄金了 。 除了普通消费者减少 , 黄金投资者也在减少 , 毕竟在这种特殊时期 , 人们的消费欲望也会大大下降 。

除此之外 , 黄金回收不方便也是购买人数减少的原因之一 。 首先 , 如果想要把手里的黄金变现 , 大多数人会去金店卖 , 但算下来的折旧费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 最后到手的也没有多少钱 , 因此很多顾客会觉得很吃亏;此外 , 还有人会在银行购买投资金条 , 一般来说 , 这种金条银行是不会回收的 , 如果拿去金店卖 , 价值也会大打折扣;即使有银行回收 , 也是只回收本行之前发行的金条 , 再加上鉴定费、手续费算下来最后顾客能到手的钱或许会比买金条时的钱还低 。

曾经就有一个人花100万买进了银行的投资金条 , 过了一段时间金条升值到了150万 , 于是这个人想变卖赚钱 , 他到银行银行拒收 , 最后不得已以90万卖给了金店 。 因此 , 许多人一想到投资金子后期再转卖起来很麻烦 , 就打消了这个想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