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视神经萎缩配方
【原方配方组成】当归9克,生地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柴胡3克,甘草6克,桔梗5克,川芎5克,牛膝9克 。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
视神经萎缩是多种病因引起的视神经纤维退行性改变和传导功能障碍而致视力减退的眼病,是多种内障眼病的最终结局 。病变多因视网膜视神经的炎症、退变、缺血、外伤、遗传等因素,以及眶内或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压迫和其他原因所致的视乳头水肿、青光眼等各种原因引起 。临床依其病位分为上行性视神经萎缩和下行性视神经萎缩,病变由视乳头和视网膜发生者称为上行性视神经萎缩,病变开始于球后者称为下行性视神经萎缩 。依其病因分为原发性(或单纯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为眼底无其他视网膜病或视乳头水肿或视乳头炎等改变,继发性为视神经萎缩继发于其他眼内病变,尤其是炎症、变性及血管改变影响其营养,眼底除视神经萎缩外,尚有其他眼底改变 。临床以视力和视野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和色觉障碍为主,均表现为视力下降,由于原因不同,下降程度不同,严重者可致全盲;视野缺损也程度不一,视野缺损向心性缩小为多,中心暗点,鼻侧缺损,颞侧呈岛状视野或管状视野,双颞侧偏盲、象限盲等;瞳孔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眼底可见视乳头苍白或灰白或蜡黄 。为明确本病的诊断应做CT等检查,以除外颅内占位性病变 。
视神经萎缩属于中医学“视瞻昏渺”、“青盲”等范畴,其主要病机为肝血虚,气滞血瘀,肝目失养 。中医辨证分型为:肝气郁结型,肝肾阴虚型,脾气虚弱型,肝经风热型,心脾两虚型,脾肾阳虚型,心营亏损型,气滞血瘀型,血虚生风型,气虚血瘀型 。血府逐瘀汤主要用于气滞血瘀型的视神经萎缩 。
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12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生地10克,桔梗6克,柴胡6克,枳壳10克,山萸肉10克,川牛膝10克,甘草6克 。
若眼睑下垂者,加黄芪15克,党参15克;若病久不复明者,加枸杞子10克,女贞子10克,菟丝子10克;若头痛眼胀者,加荆芥9克,防风9克;若小儿热病后双目失明有抽搐者,加全蝎3克,钩藤3克;偏肝肾虚者,加枸杞子10克,桑椹10克,龟板10克;偏气血虚弱者,加黄芪15克,首乌10克,阿胶10克(烊化);偏脾肾阳虚者,加制附子10克,杜仲10克,肉桂10克 。
【血府逐瘀汤视神经萎缩配方】根据《中西医结合眼科》,1983,(2):37,张玉珩报道: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视神经萎缩8只眼,其中显效7只眼,好转1只眼 。处方:当归15克,生地15克,红花15克,牛膝15克,桃仁20克,枳壳10克,赤芍10克,甘草10克,桔梗7.5克,川芎7.5克,柴胡5克 。加减:气虚体弱者,加黄芪、党参;出血久不吸收者,加三棱、莪术、昆布、海藻 。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 。
推荐阅读
- 血府逐瘀汤失眠配方
- 血府逐瘀汤视神经炎配方
- 血府逐瘀汤眼挫伤配方
- 血府逐瘀汤眼肌麻痹配方
- 血府逐瘀汤神经性呕吐配方
- 血府逐瘀汤粘连性肠梗阻配方
- 血府逐瘀汤肝脾肿大配方
- 血府逐瘀汤便秘配方
- 一品鸡皮汤的做法(私家菜)
- 骨头薏米冬瓜汤的做法(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