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事记|“垂帘听政者”贾跃亭
文章图片
图1/5
头图来源丨法拉第未来官微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贾跃亭在2019年FF重组的时候已经辞去CEO职务 , 但时至今日贾跃亭依然是FF的实际控制人 , 上演了一幕垂帘听政的好戏 。
文丨梦萧
来源:BT财经
【创事记|“垂帘听政者”贾跃亭】国内最会做PPT的贾跃亭在国内人设崩塌后 , 长期滞留美国 , 但这一次贾跃亭和他的FF(法拉第未来)又栽了 。 这一次他是栽在自己的公司手上 。
FF独立董事特别委员会完成了先前宣布的对不准确披露指控的调查 , 该调查发现 , 公司的1.4万辆订单中存在大量的欺诈行为 , 实际付款的订单只有几百辆 。
FF委员会的调查指出 , FF这一行为具有误导性 。 贾跃亭的“中国骗局”被戳穿后 , 其“美国骗局”也即将被戳穿 。
贾跃亭“垂帘听政”?
FF在调查结果的公布上也玩起了文字游戏 , “公司投资者声明中存在某些不一致之处以及公司控制和文化方面存在某些弱点 。 ”直到此时FF都没有承认他们的欺诈行为 , 只是承认其订单中存在不一致之处 , “1.4万份 FF 91 车辆的预订可能具有误导性 。 ”这是FF最接近承认欺诈行为的说法 。
有业内人士认为FF公布的“某些弱点”是直接指向贾跃亭 。 2017年乐视暴雷之后 , 贾跃亭赴美不归 , 留下一大堆债务 , 其本人也被法院列为老赖 。 但在美国的贾跃亭并未闲着 , 担任了FF的CEO , 但依靠FF CEO的职位那点工资根本无力偿还债务 , 唯一有价值的是贾跃亭手中的股份 , 一旦FF上市成功 , 这些股份将价值不菲 , 而如果上市失败 , 将几乎是废纸 。 贾跃亭为了早点上市成功推出了合伙人制度 , 并对法拉第未来进行重组 。
不可否认的是 ,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 FF都是一家打着贾跃亭个人烙印的公司 。 即便是乐视暴雷 , 贾跃亭早已经被贴上了“骗子”的标签 , 仍然有许多人相信他 , 相信FF能造出车来 。 甚至他还成功忽悠到了两个投资人——恒大许家印和九城的朱骏 。 这或许就是贾跃亭的神奇之处 。 但在和许家印合作破裂后 , 贾跃亭代表公司起到的效果逐渐负面 , 市面上越来越多FF要和他作切割的消息 。 公众对贾跃亭的任何事情都是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 , 这也给贾跃亭带来难以避免的困扰 。
此次声明中 , 虽然没有承认贾跃亭的行骗行为 , 却直言有“不一致之处”和公司存在某些弱点 , 而这个“某些弱点”很显然是指贾跃亭对FF的控制 , 按说贾跃亭在2019年FF重组的时候已经辞去CEO职务 , 只保留所谓首席产品&用户体验官之类的虚职 , 但时至今日贾跃亭依然是FF的实际控制人 , 贾跃亭上演了一幕垂帘听政的好戏 , 而台前就是他的外甥王佳伟 , 同时也是FF的全球资本市场副总裁 。
“贾跃亭的那次辞职 , 合理利用了合伙人制度的一些漏洞 。 他辞去CEO后 , 公司控制权并未完全交给继任者毕福康 , 而是交予“合伙人委员会” , 由合伙人委员会来进行决策 。 而其他委员会成员 , 现CEO很难控制 , 这就等于贾跃亭依然变相控制FF 。 ”投资人刘志刚也认为贾跃亭目前在FF是垂帘听政 。
文章图片
图2/5
但调查最终文件也强调了对于FF面临的其他指控 , 包括此前做空机构J Capital Research的做空报告 , 均没有得到支持 。 但对于1.4万辆订单只有几百辆付款一事 , 调查承认这可能具有误导性 , 几乎确认了贾跃亭又一次“行骗”成功 。
贾跃亭的信用影响融资
FF对于贾跃亭来说 , 像是自己的“孩子”更是他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 , 辞去CEO的职务 , 是迫不得已 。
一位FF公司内部人士曾向媒体表示:“贾跃亭的信用影响到融资 。 他辞去CEO , 是为了公司能够生存下去 。 ”造车个很烧钱的项目 , 尤其是新能源汽车 , 蔚来4年烧掉了280亿元 , 而FF目前显然没有这么强的融资能力 , 因为贾跃亭的信用污点 , 很多投资者对他没有信心 , 这直接影响到FF的融资能力 , 也影响和制约了FF的发展 , 如果贾跃亭不辞职 , FF将举步维艰 , 最后只能死路一条 。
据了解 , 自乐视2016年11月暴雷至今 , 五年左右的时间 , 贾跃亭为洗去身上信用污点已通过变卖资产以及抛售股权等多种方式偿还了部分债务 , 根据FF发布的公告 , 偿还的债务已达30亿美元 , 这和人民币200亿元左右 , 而乐视暴雷的总金额超过350亿元 , 也就是说 , 贾跃亭目前仍负债超过150亿元 。
在国内成为失信人之后 , 贾跃亭还是获得一些企业家的支持 , 比如他的山西老乡孙宏斌 , 在贾跃亭落难之时 , 援手了150亿元 。 还有在他信誉降至低点的时候 , 恒大老板许家印带着造车梦也和他一拍即合 , 并不惜砸入重金 。 当时如果贾跃亭能够把握机会 , 或许现在早将FF量产交付 , 而恒大或许也不会惨到近日窘境 。 一旦成功 , 贾跃亭不仅能将其负面彻底洗刷干净 , 甚至可能上演“王者归来” 。
但贾跃亭未能把握住机会 , 其根本原因还是出现在钱上 。 2018年6月 , 许家印曾耗资67亿元成为FF第一大股东 , 持股高达45% 。 按照约定 , 许家印还需在2018年底前向FF支付8亿美元 , 2019年支付6亿美元 , 2020年支付6亿美元 。 这些钱对当时意气风发 , 风光无限的许家印来说并不是太大数字 , 完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 而从当时乐视的债务状况来看 , 这分三笔支付的20亿美元已经足够贾跃亭偿还剩余债务 。
这对看起来是天作之合的合作 , 却很快出现了裂痕 。 许家印在2018年5月25日提前支付了第一笔本应该是年底前支付的8亿美元 。 但7月贾跃亭又提出8亿美元已基本用完 , 要求再提前支付7亿美元 。 此时距许家印的第一笔8亿美元的支付 , 还不满两个月 。 许家印同意支付7亿美元 , 但补充了附加条件 , 这些条件被贾跃亭认为是许家印为谋求FF的控制权 , 此时FF是贾跃亭唯一的救命稻草 , 他不愿失去更不愿意放弃 , 就这样 , 该年10月 , 两人彻底决裂 , 甚至不惜对簿公堂 , 此时的贾跃亭个人信用降至低点 。
文章图片
图3/5
目前四处受限的贾跃亭 , 将还债的希望都寄托在FF身上 , 他还债的前提是FF能正常运行 , 而他如果继续担任CEO , 则很难实现他的造车梦和还债的可能 。 在贾跃亭辞去CEO后 , 将有利于他建立债务偿还信托基金 , 才有可能彻底解决其个人余下的担保债务问题 , 拿掉“老赖”的身份 。 如此看来 , 辞去CEO的职务 , 是贾跃亭深思熟虑后的双赢 , 既能保留他还债的希望 , 也不至于让FF遭遇融资难而破产 。
2021年10月7日 , 美国做空机构J Capital Researc发布报告称 , 从FF的研发投入、产能、资本运作等考量 , 结合贾跃亭本身的信誉问题 , 他们认为FF一辆车也卖不出去 。 根据该公司对美国加州汉福德工厂和其他厂区的调查 , 他们认为FF91距离量产交付还需14亿美元 , 而J Capital Researc坚称 , 不会有任何投资机构会给FF提供资金和贷款支持 。 虽然贾跃亭在做空报告发布的第二天就回应称其为“冷饭热炒 , 无稽之谈” , 但还是将其和FF推上了风口浪尖 。
文章图片
图4/5
FF梦想破灭?
对于做空指控 , 如果只是贾跃亭回应的那样 , 此时的FF应该已经量产交付 。 FF在2021年7月22日已经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方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 发行价为13.78美元 , 但开盘报于16.8美元 , 上涨超过了20% 。 以当时的股价 , FF的总市值高达54亿美元 。 当时贾跃亭曾公开表示“FF上市是解决了最大的资金问题 , 12个月将量产交车 。 ”但时至今日 , 时间已经过去将近7月 , 量产仍然遥遥无期 。
贾跃亭本以为上市能解决他们的资金问题 ,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FF上市的起点也是他的最高点 , 从那天起FF的股价就一直跌个不停 。 股价的起点几乎就是它目前在股市上的最高点 。 截止到2022年2月12日 , FF已经从上市当天的14.42美元/股一路下跌到了4.680美元 , 它的总市值也随之跌到了15.18亿美元 。 总市值蒸发了72% 。
这次调查报告的出台直接证实了此前做空报告的真实性 。 在做空报告中 , 明确对FF的订单提出了之一 , 对FF在2021年1月公布的大笔订单量 。 做空公司认为这些订单量是虚假的 , 他们通过调查发现这些订单中有78%来自于同一家公司 , 这不仅不合常理 , 也不符合市场规律 , 他们怀疑而这家公司可能是FF旗下的子公司 。 而FF也无法证明那家公司和他们无关 。 几乎是默认了做空公司的指控 , 一旦指控是真实的 , 那么FF这些大订单 , 都是是自己和自己玩的“刷单” , 左手倒右手 , 根本不是真实订单 , 更不是真实消费者 。
FF的调查结果一经公布 , 贾跃亭再次遭遇信用危机 , 而这次比前几次更为猛烈 , 有业内人士称 , 此次几乎葬送了贾跃亭的造车梦 。 原先走在造车前列的FF如今已被国内三家造车新势力远远甩开 。 新车量产遥遥无期 , 而蔚来、理想和小鹏 , 已经稳居国内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前三 。 2022年1月 , 小鹏的月销售为12922辆 , 理想月销售为12268辆 , 稍微偏高端的蔚来同样达到9652辆 , FF91至今一辆都没有卖出去 。 资本市场现在也表达了对蔚来、理想和小鹏的信任 , 和FF股价不断下跌不同 。 截至2月12日 , 蔚来股价24.69美元 , 总市值392.9亿美元;理想股价为28.42美元 , 总市值为293.5亿美元;小鹏股价为37.92美元 , 总市值为324.7亿美元 。
文章图片
图5/5
而蔚来上市当日估计为6.6美元 , 总市值为62亿美元;理想上市当日股价为16.46美元 , 总市值为97.24亿美元 , 小鹏上市当日股价21.22美元 , 总市值为155.9亿美元 , 截至2022年2月12日 , 蔚来股价暴涨274% , 理想股价上涨73% , 小鹏股价上涨79% 。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均被看好的情况下 , FF的股价反而暴跌68% 。 资本市场的看衰 , 或许和贾跃亭的信用破产就一定关系 。
“因为FF是假美国上市企业 , 必然要遵守美国法律 , 像这样存在欺诈性的数据造假 , 必然损害股东利益 , 甚至会违法美国当地法律 , 贾跃亭的麻烦并不小 。 很有可能会遭遇牢狱之灾 。 ”一位法律人士这样表示 。
贾跃亭在2007年至2016年 , 有过长达10年的财务造假且被处罚2.41亿元的前科 , 这次不管FF的订单最终是否造假 , 都会给投资者留下贾跃亭本性难改的印象 , 不管贾跃亭是否是FF的实控人 , FF都很难再从资本市场融资 , 贾跃亭王者归来的造车梦几乎宣告破碎 。
(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 , 如有疑问及任何意见反馈 , 可直接在评论区留言或发送邮件到 btimescaijing@163.com)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
- 质量|“一孕傻三年”“0蔗糖”就是无糖…… 这些都登上了科学辟谣榜
- 吸附|我国科研团队揭示了为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反应“提速”的关键
- 产品|啫喱App否认侵犯用户隐私 “元宇宙社交”是虚火吗?
- 创事记|冬奥会的氢能源大巴,背后有个“氢燃料电池第一股”
- IT|“刹不住”争议将消失 新车强制安装黑匣子:实时记录行车数据
- 新浪科技|孙正义针对ARM的两个赌注全部失败:被迫回归“A计划”
- 硬件|吉林惊现“汤圆湖”自然奇观:如同煮了一湖的冰汤圆
- IT|日产牌“宏光MINI EV”曝光:续航300公里、卖11万多
- 评论|“我看冬奥”系列评论?|科技让竞技更快更高更强,还要更公平更安全
- 游泳|科学家用干细胞造出自主游泳的“半械鱼” 探索人造心脏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