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厂苏州员工疑似染疫 当地8吋晶圆厂停工
2月14日,全球晶圆代工厂联电发布公告称,位于苏州8吋晶圆厂和舰芯片制造公司(以下简称“和舰芯片”)因有一名员工疑似染疫,目前正配合当地主管机关进行全员检测,生产活动因而逐步暂停,待检测后配合主管机关核准即全面复工 。
当天中午,苏州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至14日11时,当地新增7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 。
【cnBeta|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厂苏州员工疑似染疫 当地8吋晶圆厂停工】对于目前工厂的情况,联电相关发言人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目前)仍将持续与相关单位配合进行后续处置 。
文章图片
联电过去和台积电被并称为“晶圆双雄”,从市场份额来看是目前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厂 。作为旗下公司,和舰芯片位于苏州工业园,根据官网信息显示,和舰2003年5月正式投产,目前月产量约8万片,员工超过2000人 。
根据上述公告,和舰芯片月产值占联电整体合并营收约5% 。但联电重申第一季业绩展望维持不变 。根据此前联电的业绩预期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产品平均售价上扬5%,毛利率约四成 。
但由于和舰的业务类型较广以及苏州工业园区的集成电路公司较多,业内人士展现出了对当地芯片生产秩序的担忧 。
一半导体从业人员对采访人员表示,和舰的停工,在目前成熟制程芯片供应本就紧张的背景之下,将会进一步加剧芯片紧缺问题 。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显示,随着晶圆代工厂新增产能逐步放量,以及平均售价持续拉涨带动,2021年第三季晶圆代工产值高达272.8亿美元,季增11.8%,已连续九个季度创下历史新高 。尽管如此,现有产能依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尤其是作为头部代工厂,产能满载几乎是常态 。
从业务上看,和舰芯片目前提供从0.5微米至110纳米主流逻辑、混合信号、嵌入式非挥发性记忆体、高压及影像传感器工艺以及晶圆生产到封装测试等专生产服务,代工产品以消费与汽车、工业电子为主,涵盖液晶驱动、微处理器、电源管理、指纹辨识、智能卡、身份识别等安全类产品为主 。
而据此前公布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和舰芯片的前五大客户分别为联发科、紫光集团、联咏、矽力杰和联电 。
对于苏州疫情带来的影响,展锐方面对采访人员表示,“(公司)在苏州有部分研发人员,目前工作正常进行,暂未受到影响 。公司总部会密切关注苏州疫情进展,如需配合当地政府的防控措施,接到通知后会积极进行配合 。”
此外,据公开资料显示,苏州工业园的外贸产业主要有集成电路半导体、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零部件等,以集成电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在园区总进出口中占比70%左右 。2020年,该园区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突破440亿元,占苏州全市集成电路产值近七成、全国近5%,较2019年同比增长21.6%,集成电路产品进出口达441.21亿美元,同比增长26.1% 。
文章图片
根据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官方微信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园区共有28家半导体设备、材料企业,其中设备企业9家、材料企业15家、设备配件企业3家以及设备加工企业1家 。同时,全球前十大封测企业有6家进驻该园区,9家企业位列我国封测行业30强,目前该园区已有各类IC设计企业共计110余家,其中营收过亿企业9家,覆盖MEMS、光通信、化合物半导体等细分领域 。
从园区公布的企业名单中,包括了思瑞浦微电子科技、苏州国芯科技、盛科网络、通富超威半导体、日月新半导体、晶方半导体、芯动科技、纳芯微等公司,不乏上市公司的身影 。
当天,根据wind数据显示,芯片指数跌0.19%,芯片公司下跌数量达到42家 。
推荐阅读
- 标准|维信诺:公司主导制定的第5项国际标准成功立项
- 第一财经|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厂苏州员工疑似染疫 当地8吋晶圆厂停工
- Azure|Teradata天睿公司宣布与微软建立全球合作伙伴关系
- 信息|开工第一周,白龙江畔春光“赋能”数字科技
- 用户|工信部:我国5G基站总量占全球60%以上
- 全球,发射,中国,航天|可视化|2021中国航天发射55次,全球第一
- 创事记|冬奥会的氢能源大巴,背后有个“氢燃料电池第一股”
- 硬件|韩媒:由于全球芯片短缺,现代汽车考虑采购家用电器IC控制器
- 系统公司|“世界第一个!”以色列允许无人机与民航飞机共用航线
- 八仙|开学第一天,豪贤路小学的学生头戴自制“老虎帽”走秀